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五百八十三章 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第2頁)

    “這幾本賀表,有意思。”朱翊鈞將幾本賀表一字排開,又要過年了,來自各地的官員,都要寫這麼一份賀表,祝賀新年,算是給皇帝拜年了,理論上講,天下百官都是天子門生,所以門生給老師寫賀表拜年是禮法的一部分。

    而朱翊鈞手裡這幾本賀表,全都是來自山東。

    山東的勢要豪右們終於步了兩廣勢要豪右們的後塵,這些賀表就一個意思:回來吧,我的凌大總督。

    論折磨人,王家屏是真的有一手,或者說讀書人有一手,因為現在山東地面的豪民們,也在通過各種渠道,請求凌雲翼回山東去,那個王一鶚,實在太不是個人了。

    王一鶚學習了王家屏的成功經驗,開始打起了啞謎,習慣了凌雲翼這種雷厲風行說一不二的做事風格,王一鶚這些讀書人的軟釘子,真的是很難接受了。

    來還是不來?如來;納還是不納,如納;

    還不如凌雲翼直接張榜告知所有人,要多少,各家根據田畝數攤派多少來的直接。

    朱翊鈞很快就發現了,為什麼凌雲翼這麼愛殺人,這些個勢要豪右還要請凌部堂回去,因為公平。

    比如這個攤派,凌雲翼是根據清丈的田畝數去攤派,比如某縣興修水利,需要銀糧等物,各家各戶拿多少,都是張榜公告,你家田多,你多拿,他家田少他少拿,這麼做,大家也沒那麼大的怨氣,畢竟這個規則是非常明確的。

    而且每次修好了水渠橋樑等,還把認捐各家進行排名,刻成石碑,放在了橋頭或者溝渠旁,這些豪奢戶也算是捏著鼻子認了,左右算是美名、清譽、功德。

    就像大明京師到山海關的馳道,名為崇古馳道,朱翊鈞還親筆題寫,弄了老大一塊石頭,放在了馳道的起點,王崇古恨不得抱著那塊碑睡覺!

    地方也是如此,我家富,為了修橋補路、興修水利這種積功德的事兒,拿錢糧出來,有塊石碑,也不算差了。

    王一鶚不是這樣的,天津到密州的馳道在修建,整段需要白銀1237萬銀,大明皇帝給了700萬銀,資出內帑,而剩下的銀兩則是國帑和地方出錢,山東地面要負擔大約三百萬銀,工期三年,每年大約一百萬銀。

    本來是勢要豪右都等著張榜,山東那麼大,真的攤派下去,每家門戶多則兩三千兩,少則幾百兩,對於能夠被定性為勢要豪右之家而言,這點銀子,不至於傷筋動骨,而且馳道貫通後的好處,那是一目瞭然的。

    左等右等,山東的豪族們沒等到張榜,王一鶚給的政令是自由認捐,你出多出少,全看心意。

    不出行嗎?當然可以,只要你承擔得起後果就行。

    “朕要是山東豪族,朕也罵娘啊,這王一鶚確實不是個東西。”朱翊鈞設身處地的想了想,自己出錢還不行,出多出少都沒個準數,萬一被王一鶚樹了石碑,那還不如直接下地獄來的輕鬆,出的少了被人罵,出的多了連個好名聲都留不下。

    最怕的就是,有人偷偷捐的更多,以獲得巡撫青睞,獲得競爭優勢。

    “凌部堂這法子,是很公平的,但那是因為所有人都怕凌部堂手裡的刀,所以能實現,王一鶚若是如此做,恐怕半兩銀子都收不到,因為別人不怕他,所以只能這麼做,讓他們內訌起來。”馮保則看的非常明白。

    凌雲翼能這麼幹,因為他手下有客兵,王家屏和王一鶚做不到,他們手下沒有客兵。

    朱翊鈞深以為然的點頭,凌大總督不會回去了,山東勢要豪右只能繼續被讀書人折磨了。

    公平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一種十分罕見的公共資源,享用的時候,常常不以為然,以為理所當然,等到失去的時候,追悔莫及。

    “陛下,正衙鐘鼓樓明日竣工,王次輔和萬閣老請陛下前往觀禮。”馮保挑出了一份十分重要的奏疏放在了陛下的面前,正衙鐘鼓樓是皇帝陛下敕造的鼓樓,負責京師的報時。

    這玩意兒理論上不屬於大工鼎建,而是屬於奇觀,最開始的時候,王崇古提議給太后祝壽用,可是李太后堅決不準,說破天了,外廷可勁兒的熱鬧就是,不要打著她的名義建就行了,一個佛塔已經足夠遭人戳著脊樑骨罵了,一個鐘鼓樓作價120萬銀,那可是整整一年的金花銀!

    最終成為了皇帝敕造,主要職能是報時。

    “下章內閣,明日朕準時前往。”朱翊鈞看看時間,廷議之後前往正好,從文化殿到東華門外,只用幾步路的事兒。

    次日的廷議時間並不長,已經進入了十二月份,廷議主要內容就是各種年底的盤賬,這些賬目有些瑣碎,會在十二月底進行一次全面的彙總,供皇帝瞭解大明的現狀。

    京師下了一場大雪,在煤炭價格穩定的時候,所有人都感謝這場雪的及時,因為瑞雪兆豐年,明年就不會是一個大災年,不下雪,來年就會有蝗蟲,土地會幹旱,糧食就會歉收,糧價就會上漲,生活成本就會增加,尖銳的人地矛盾就會從水面下水落石出,激烈的矛盾衝突會造成動亂,在加上人禍,這就是大明內外,都盼著下雪的緣故。

    “不是,萬閣老這讀史書,都讀到遼史和金史了嗎?”朱翊鈞看著萬士和奏疏,就是一樂,這個大宗伯,這麼偏門的史料都去研究。

    “比較有趣,臣本來是好奇,宋太宗皇帝為何保留他在高粱河的戰敗的經歷,臣查宋史,未能查到,原來兩宋對這個問題,統統避而不談,臣只好查閱了遼史,才找到了具體的出處。”萬士和說起了自己看遼史和金史的緣故。

    高粱河戰神的典故,廣為流傳,那一天驢車揚起的風沙,一直被人孜孜不倦的談論著,直到永遠。

    宋史無載此事,這就是為尊者諱,類似的,大明保留了明堡宗朱祁鎮被俘和在北狩期間的所有經歷,因為大明進行了對等報復,景泰五年,也先被殺,人頭被送到了大明領賞。

    春秋之後無大義,唯記事耳,自朱熹如此主張後,大明的讀書人只讀春秋,不讀史書,完全是為了法三代之上的虛構彼岸。

    但自從梁夢龍為皇帝陛下讀史編纂了《史要編》以後,這個惡風終於止住了,現在大明讀書人都讀史書了,畢竟皇帝都知道的事兒,臣子們不知道,就顯得極為尷尬。

    “如果宋太宗能把遼國給滅了,那這高粱河股中兩箭,恐怕會和臥薪嚐膽一樣成為一樁美談,但宋太宗沒做到,兩宋三百載,未曾復燕雲。”萬士和頗為感慨的說道。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睡在柴房吃苦膽,換來的是三千越甲可吞吳,最終報了仇,談起越王勾踐,大家沒人會嗤笑勾踐這些不光彩的過往。

    趙光義後來如果能把遼國給滅了,他這段經歷就不是笑話,而是成功路上的些許風霜。

    趙光義沒做到,他的子孫後代們也沒做到。

    “挺好,登邸報就是。”朱翊鈞再次肯定了萬士和對這段歷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