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五百六十九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3頁)

    新的一卷修的是安南,將安南的歷史進行了極為詳盡的描述,朱翊鈞翻看了一下,笑著說道:“大宗伯費心了。”

    大明會典、海外番國志書,都是修一卷呈送一卷,修訂完成後,放入文華殿偏殿的七個櫥窗之中。

    對於每一卷,朱翊鈞都認真的翻閱,甚至親自做了批註。

    朱翊鈞沒有立刻研讀,因為現在還是奏對時間,等到萬士和奏對結束,細心閱讀為宜。

    “陛下,臣修海外番國志書,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部分番夷不通禮數,武力,可能是他們唯一能聽得懂的溝通方式。”萬士和呈送了新的番國志書後,說起了他對修書的心得。

    萬士和說起了東籲的莽應裡,大明就是對東籲實在是太客氣了,讓東籲產生了一種和大明平起平坐的錯覺,莽應裡才膽敢挑釁大明,覺得大明不會拿他怎樣,所以才想出攻伐大明,獲得凝聚力、威信的做法。

    踩著大明的臉刷聲望,真的是那麼好刷的嗎?

    這種挑釁行為,一定要用重拳,以武力溝通的方式,讓莽應裡在天牢裡清醒一下,一如當初鄭和擒錫蘭國王。

    朱翊鈞對此極為認可,萬士和說的態度,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的確是最適合當下的方法。

    萬士和離開後,朱翊鈞拿起了手中的番國志書,這一卷修的是安南國,眼下的安南,最大的主要矛盾,就是南北對立兵戎相見,這是安南民不聊生的最大原因,而萬士和從矛盾說的角度去看,其實這種對峙,本質是對中原向心力和離心力之間的矛盾。

    就是安南這個名字,也是大唐在那裡設立了安南都護府,才有了安南這個名字。

    從先秦攻伐安南開始,1700年的時間裡,安南都是作為中原王朝屬地、藩屬國之間橫跳,直到宣德年間,才算是獨立,但依舊作為藩屬國的存在。

    安南成為大明藩屬國的時間也不過156年的時間,向心力和離心力,就是南北對峙這個矛盾的本質矛盾。

    “萬士和認為,無論是莫氏、阮氏、還是鄭氏、後黎僭主,都是離心力的代表人物,真正向心力在於鄉野之間,對於安定生活極為嚮往的普通百姓。”朱翊鈞看著手中的番國志書,認真思考了半天,才確信,萬士和大概是對的。

    安南這局面,打了五十六年了,恐怕還得打一百多年,還不如直接大火收汁,直接讓他們打出一個結果更好。

    朱翊鈞之前已經下章給了兩廣巡撫王家屏,讓王家屏領會精神,靈活執行。

    一旦讓王家屏靈活執行,王家屏真的會非常的靈活。

    織田信長的回信很慢,大明到長崎總督府的通訊距離在渤海灣不結冰的時候,是七天,結冰的時候是十天,但是長崎到安土城的通信距離是一個月甚至更久。

    在王崇古帶領煤鋼聯營的西山煤局正式介入了液壓軋印機的生產之後,大明的鑄造銀幣的速度終於得到了快速提升,在工部的奏聞中,萬曆十一年年底,白銀鑄幣的速度將會提升到四百萬銀,在萬曆十二年規模將達到六百五十萬銀。

    萬曆十五年後,大明軋印銀幣的數量將會達到兩千萬這一恐怖的數字,萬曆十五年以後,大明就不必再擔心白銀因為鑄幣能力不足產生的堰塞在內帑的問題了。

    當然還是會在大都會堰塞,銀幣向鄉野之間疏浚,還需要生產關係的轉變。

    也就是說,再過兩年,萬曆十三年起,大明皇帝就又可以放手去投資了,在此之前,內帑的投資,仍然需要謹慎,讓白銀在內帑堆積一下,堰塞是暫時的,生產力的提高需要時間。

    到時候,大明就陷入了過去的困境之中,對白銀的無限需求。

    朱翊鈞在八月十五這天,收到了來自織田信長的回函,織田信長願意付出更多的報酬,而不是割讓海關、都餉、銀山等,織田信長的回覆,是極為卑微的,願意每年朝貢一百萬銀,而不是海權和銀山。

    大明禮部快速反應,打算驅逐倭使回國。

    大明肯交流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居然還要討價還價?!

    大明禮部根本不慣著倭國使臣,選擇了驅逐。

    織田市百般哀求,最終拿出了兄長寫好的國書,表示倭國可以答應大明的要求,在織田市離開之前,織田信長給了織田市一些便宜行事的權力,一旦大明態度強硬,而且無法再討價還價的情況下,答應大明的要求。

    織田市這個使者也不是一點權力沒有,她負責兜底,一旦大明不肯降價,就負責答應。

    織田信長已經判斷過了大明索要的籌碼,海權和銀礦都在他的預料範圍之內,所以是可以答應的。

    朱翊鈞在八月十七日,召見了倭國的使臣,織田信長的親妹妹,織田市,眉毛長出來、沒有奇怪的妝容、也沒有染黑牙的織田市,看起來終於正常了起來,對於這個號稱戰國第一美人的女人,朱翊鈞並沒有覺得驚豔,大明不缺美人,大明皇帝就更不缺了。

    朱翊鈞看完了織田信長寫的國書,就字跡而言,織田信長比韃靼宗主大汗的土蠻汗寫的要周正多了。

    “織田信長請求朕,讓朕允許你常駐大明為倭國使臣。”朱翊鈞看著織田市,搖頭說道:“這是一個很很無禮的請求,按照祖制,倭國十年可以朝貢一次,每次貢船最多三條。”

    “兄長只是希望給臣妾找一個安身立命之地。”織田市選擇了實話實說,禮部官員千叮嚀萬囑咐,告訴織田市,不要耍小聰明,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千萬不要誆騙陛下。

    說是倭國常駐大明的使者,其實是織田信長擔憂局面進一步敗壞,他這個妹妹和兩個女兒的生命安全。

    當初讓妹妹嫁給淺井家是織田信長的決定,攻伐淺井家,逼迫淺井長政自殺,也是織田信長的決定,織田信長怕局面進一步敗壞,他對不起的妹妹,真的無處安身了。

    與世無爭,無特殊的才能,更無任何罪過的平凡女人,在織田信長戰敗或者身死後,她和她的女兒因為超乎尋常的美貌,會引起什麼樣的窺視,可想而知。

    朱翊鈞思索了一下說道:“不能以倭國使臣的身份留在大明。”

    “懇請陛下憐憫。”織田市再次俯首帖耳的乞求著說道。

    “就以倭國遊女的身份留在大明吧。”朱翊鈞看織田市沒聽明白話裡的意思,選擇了直截了當的說明,大明有很多的倭國遊女,在大明的語境之中,遊女已經不再指娼妓,而是遊民的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