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3頁)
董狐狸聽聞土蠻汗如此說法之後,只是不屑一顧的說:懦夫總是會給自己的膽怯,找到合適的理由。
董狐狸棄土蠻汗而去,前往了板升,投靠了俺答汗,到了土蠻汗這個年紀,對與錯,是與非,早就沒有了標準,這人間事,無外乎選擇二字。
土蠻汗是大明皇帝冊封的懷義王,是虜王,他入京自然有自己的一條流程,本來土蠻汗該走朝陽門入京,那才是王爵要走的路,禮部因此爆發了一輪討論,皇帝最終硃批,走兵道德勝門。
萬士和主張走德勝門,因為虜王本身並不是宗親,不是大明的親王郡王,這些虜王的跟腳,是大明軍事羈縻的一部分,類似於大明冊封的指揮同知、指揮使,既然是軍事羈縻,自然要走兵道。
如果土蠻汗能走朝陽門,則代表著修文德以柔遠人的勝利,走德勝門則代表著夷狄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的勝利,萬士和竭盡全力的說服了大明皇帝他的主張,並且壓制了禮部內部的修德派,最終取得了這個結果。
類似的鬥爭還有很多,一部分激進派,則認為此時土蠻汗在路上理應出點意外,意外去世,而後大明更好的統治新開闢之地,即壩上草原,這部分激進派則以譚綸-->>
為代表,這種激進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認同。
土蠻汗在隆慶元年入寇,導致譚綸連續七日未曾好生休息,差點就直接當場離世,而土蠻入寇更是導致京畿震盪無比,他在塞外找他不容易,但是他走進了關內,那他的命就由不得他了。
激進派的主張得到了相當多的認同,而保守派則以王崇古為代表,主張和解,也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認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方面主張報仇,自然是天公地義,另一方面則認為輕啟兵釁,大明的戰略重心,就不可抑制的向內地轉移,皇帝需要把更多的目光注視向草原。
航海時代來臨,技術流通渠道和貿易路線從陸地轉移到了海上,大明正在從傳統陸權大國向海陸並重轉移,大明也在從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轉型,將更多的目光看向北虜,有些撿了芝麻丟西瓜,不分輕重。
在彼此爭執不下的時候,王崇古拿出了佛頭樂的辦法。
這個辦法如何去評價,王謙已經給出了他的觀點,拿出這個辦法來的人,真的合該斷子絕孫,但佛頭樂的辦法,讓人眼前一亮,征伐需要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殺了土蠻汗一時爽快,卻是無窮無盡的後患。
但王崇古的辦法,連激進派的激進頭子譚綸都直呼,王崇古不愧是大明的讀書人!
若不是王崇古拿出了佛頭樂辦法,激進派怕是要跟保守派拍桌子,但有了佛頭樂辦法,就連激進派也覺得保守派過於陰險了,這個辦法,也獲得了一部分激進派的認同,最終土蠻汗順利的走到了德勝門外。
而負責接待土蠻汗的大明官員,是鴻臚寺卿陳學會。
在經過了繁瑣的禮儀之後,土蠻汗心驚膽戰的走進了德勝門內,向著皇宮走去,陛下將會在文華殿接見,而不是在皇極殿,土蠻汗這次入朝,並沒有得到皇帝的尊重,連皇極殿大朝會都未曾舉辦。
忠順夫人三娘子第一次進京,皇帝召見的時候,就在皇極殿!雖然那時候大殿只有一個地基。
顯然,敗犬是不會被人尊重的,土蠻汗不是在他最強盛時候,有數萬騎兵十數萬的協從,如果那時候土蠻汗就打定了主意跟大明和解,大明沒有進攻大寧、全寧、應昌、開平,朱翊鈞當然會開皇極殿召見。
但土蠻汗敗了,敗了就是敗了,就要有個俘虜的覺悟。
“臣懷義王包圖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土蠻汗沒有自稱孛兒只斤圖們,而是自稱包圖,包是陛下的賜姓。
“朕聽聞,傳國玉璽在懷義王手中,可確有此事?”朱翊鈞好奇的問道。
土蠻汗的重孫子林丹汗不相信大臣,把各個萬戶手中的軍權全都收攏到了自己的手裡,這不意外,但林丹汗將好不容易收來的兵權交給了自己五個妻妾們,到了努爾哈赤、黃臺吉打過去的時候,林丹汗完全沒有辦法,只能西進逃跑。
林丹汗的妻妾們爭先恐後的帶著部眾投降了黃臺吉,其中三福晉蘇泰與其子額哲投降黃臺吉,獻上了傳國玉璽。
等到韃清坐穩了江山,林丹汗很快就絕嗣了。
朱翊鈞比較好奇,真的有這塊傳國玉璽嗎?
“回陛下的話,臣沒有傳國玉璽,元末時宰相脫脫十分喜歡收集各種印綬,把所有的印綬磨平了換成自己的名號,臣實在是不知道陛下要哪個,如果有需要的話,臣可以親手刻一個。”土蠻汗硬著頭皮回答道,他是不敢欺君的,只能實話實說。
“臣這裡倒是有把金刀,世代相傳,是元太祖所留。”土蠻汗跪在地上俯首帖耳的說道。
“金刀啊!”朱翊鈞沉默了下,哪怕是把普通的鐵刀,朱翊鈞都笑納了,實在是這個金刀之讖,大明也是非常重視的,也不知道成吉思汗怎麼想的,打這麼一把金刀。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呈上來看看。”
-->>
的確是個老物件,朱翊鈞一看上面的包漿就很清楚。
這金刀只有一個巴掌大小,更像是個匕首,他沒有抽出來,思索再三,他對著馮保說道:“遣英國公持此刀前往長陵祭成祖文皇帝,而後將此刀封存吧。”
朱翊鈞最終沒有選擇把這個文物毀掉,這代表著北虜宗主大汗的臣服,這把刀在朱翊鈞的手裡,北元算是正式宣告滅亡了。
“朕給懷義王準備了王府,潛心修學,認真禮佛。”朱翊鈞看著土蠻汗,平靜的說道。
“禮佛?”土蠻汗身體情不自禁的顫抖了一下,他在入京前,上了一道奏疏,陳述了北虜現在遇到的諸多困境,草原皮鍋、晉人的高利貸、大同遊妓、以及佛寺之事,但看起來,陛下並不打算解決這些問題,至少短期內不打算解決,甚至要變本加厲,也讓他信佛。
朱翊鈞眉頭一皺問道:“不肯禮佛?”
朱翊鈞不信佛,這懷義王府就是朱翊鈞打造的一個牌坊,他信佛,那北虜也都會覺得信佛也沒什麼不對的地方,方便佛頭樂政策的展開。
“臣不信佛。”土蠻汗還是想要堅持一下。
朱翊鈞擺了擺手說道:“不信佛就算了,本來每年還有額外的五千兩禮佛銀,不要便算了。”
懷義王府每年只有五千銀的度支,因為他是戰敗的俘虜,連續吃了敗仗,不得不入京來,所以懷義王府的度支並不充足。
“如果是這樣的話,未嘗不可以禮佛。”土蠻汗思索了片刻,一咬牙答應了下來。
“嗯,懷義王有恭順之心。”朱翊鈞頗為滿意的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