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


  王崇古一直在留心此事,只要有心總能查到一些千絲萬縷的消息,很快他發現了的確有人提前囤煤炭,是提前大量囤煤,不是在煤市口大火之後,才開始囤煤,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說是在大火之後囤煤可以理解看好煤炭的短期漲幅,但是在大火之前忽然大量買進,就顯得格外古怪了,當然可能是因為大雪,已經路徑依賴的商賈,依舊選擇過往的經驗進行囤煤。

  王崇古決定再看看,他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證京畿煤炭供應,這是首要的任務。

  所以王謙的主意就是再好,王崇古也會視情況而定,如果煤價太高導致化雪天凍死人,王崇古這個聚斂興利之臣,又要被彈劾一輪。

  朱翊鈞委派了趙夢祐配合大司寇督辦此事,朱翊鈞始終不相信是天災,煤市口已經存在了將近二百多年,雖然也曾失火,但是從來沒有如此蹊蹺過,趙夢祐帶著緹騎、火夫在火場清理,希望能夠發現一些線索,而駱思恭開始明察暗訪。

  陛下曾經說過,查案,百姓手裡全都是線索。

  駱思恭年齡很小,他的走訪取得很多的進展,很少會把這個孩子,當成朝廷的爪牙,多數都以為是哪家貴公子在好奇大火後,能不能賺錢。

  朱翊鈞也不求駱思恭能辦成事兒,就是積累一些辦案的經驗。

  多線進行的時候,定國公徐文壁,再次請求覲見,朱翊鈞在文華殿偏殿接見了徐文壁,徐文壁舉辦了罪魁禍首。

  作為頂級權豪,這一次他聽到了風聲,將範圍鎖定在了一個很小的範圍身上,大明的駙馬都尉。

  大明的駙馬都尉是世襲罔替的勳爵,這個集體向來不給皇親國戚爭氣。

  洪武年間太祖高皇帝曾經親自下旨,殺掉了一個駙馬都尉歐陽倫,歐陽倫一直在作死,朱元璋訓誡了好幾次,歐陽倫頑習不改,被斬首示眾,永樂年間駙馬都尉王寧因為擅自造船出海前往倭國買賣被坐罪,到了宣德、正統、景泰年間,駙馬都尉趙輝,更是仗著自己輩分大,為非作歹,屢次被彈劾。

  徐文壁之所以特別入宮說這件事,主要是因為按照皇明祖訓,皇親國戚有犯,在嗣君自決,惟謀逆不赦,餘犯輕者與在京諸親會議,重者與在外諸王及在京諸親會議,皆取自上裁。

  皇親國戚要議貴。

  按照朱元璋圈定的範圍,皇親國戚和國公府,外廷是無權稽查拿辦,這件事只有皇帝親自出面處置。

  “駙馬都尉不是在嘉靖九年被爺爺劃出了超品之列,為正五品嗎?”朱翊鈞讀世宗肅皇帝實錄,清楚的見到了明文,因為駙馬都尉多有不法,道爺也不慣著他們,不僅嚴懲,還直接把伯爵之上的駙馬都尉給砍到了正五品的地位。

  徐文壁頗為確切的說道:“可駙馬都尉還是皇親國戚,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都無權過問其事。”

  因為靖難之役和漢王謀反的歷史教訓,在宣德之後,駙馬都尉和後宮一律不得是權豪縉紳之家。

  有很多外戚甚至都不識字,為了教育外戚,宣宗朝的時候,明宣宗專門讓人寫了一本《御製外戚事鑑》。

  這本書,收錄歷代外戚,善可為法者43人,包括衛青、霍去病等雖立下大功卻能謙和守成而名垂後世的模範;也有惡可為戒者36人,包括王莽、梁冀以及韓侂冑等因干政亂政而不得善終的反面典型。

  就是希望外戚們,擇善而從,心體力行,共享富貴於無窮。

  可是,最終這個願望還是落空了,大明的外戚不添亂就好了,根本做不了皇帝的幫襯。

  “只有錦衣衛的緹騎和東廠的番子能約束他們是吧。”朱翊鈞明白了徐文壁的意思,外廷沒有約束外戚的權力,朝中的大臣,根本沒辦法查辦外戚,王崇古就是找到了罪魁禍首,也只能奏稟,請皇帝聖裁。

  “嗯。”徐文壁見自己想說的已經說明白了,俯首離開了文華殿偏殿。

  他就是來提醒陛下,小心自己的幫襯。

  大明的武勳早就開始擺爛了,徐文壁也就是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事告訴陛下,防止小皇帝吃虧。

  朱翊鈞拿出了一卷大明會典來,會典,修完一卷就送一卷到皇帝這裡。

  大明會典,就是張居正寫給小皇帝的治國工具書,遇到不懂的內容,就可以去裡面翻閱,從洪武年間到隆慶年間的種種政令,進行梳理條陳,告訴小皇帝,當初為何要這樣做。

  而他手裡這一卷,主要內容就是大明外戚的生活。

  嘉靖九年,道爺下旨,讓外戚通商賈,但是不得魚肉小民。

  外戚逐末業通商,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第一是經營店庫鋪行,店,主要供來往客商居住;庫就是庫房,是供客商堆積貨物的地方;鋪即商鋪,經營銷售各類商品;行為牙行,實為商品交易的中介機構,不是人牙行的牙行。

  這是從宣宗開始的,在宣德二年,宣宗皇帝,將隸屬於戶部的原滕府黃順店一區賜給他的舅舅彭城伯張永。

  景泰二年,景泰帝的元配汪皇后的父親汪瑛索要寶源店以供日用之需,景泰帝不從,而且還點檢了所有官店庫鋪行,勘實登記,官收其利,以資軍餉。

  天順年間,明英宗對孫太后的家眷屢加恩賞,到了明武宗的時候,孫太后的親眷,會昌侯府,被立皇帝劉瑾統統沒收成為了皇莊。

  弘治年間,明孝宗賜給張皇后母親金氏的店庫鋪行,就超過了143處,而張皇后的父親和弟弟,更是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河源店、寶源店等等,超過了五百餘處,到了嘉靖年間,全被道爺給沒收充公,做了自己的小金庫。

  嘉靖九年,道爺直接整了個大的,內閣上了道奏疏:乞將京師內外,權豪勢要田園店房,不當得而得者,皆數罰沒,當時的內閣輔臣張璁也說了這件事,窒礙難行。

  道爺硬生生的把這件事給辦成了。

  讓嘉靖皇帝如此下定決心整飭外戚的原因,就是這幫傢伙做的太過分了。

  張璁奏聞,這外戚們把著五城兵馬司,不讓土木石方入京,誰家的房子店面塌了就不能修,就只能把地契賣給外戚,店塌房的生意,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嘉靖皇帝大怒,開始清查此事。

  下詔:皇親列肆以漁民利,在法所當革。詔,國親臣,固宜讀書遵禮,奉公家典憲。

  道爺在被宮女刺殺之前,一直在努力振奮,絕對稱得上是明君,就連挑剔的趙貞吉,也沒有罵道爺崇道,只是希望道爺不要過於沉湎。

  萬曆年間,李太后在乾清宮握著批閱奏疏的權力,六年時間裡,沒有給武清伯一家,一處一間店庫鋪行,這讓武清伯李偉時常抱怨,女兒已經貴為太后,卻無親親之誼。

  第二種盈利手段,主要是長途販運,比如彭城伯張瑾、慶雲伯周壽等等,世代以違例使用官署的水馬驛站、漕運通道以及馬和快船等運輸工具,謀取私利。/

  第三種盈利手段,則是放印子錢,鬧得最大的就是明英宗的外祖父會昌伯孫忠,命自己家人韓興,四處放高利貸青稻錢,朝中言官交相彈劾,結果明英宗以念忠國戚,特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