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六百六十二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2頁)
“這一塊上面寫的是什麼?放屁?有趣,有趣。”
這是專門為朱翊鏐量身打造的,‘放屁’、‘胡說’、‘你讀過書嗎?’、‘以後不要再寫了’、‘蠢貨’、‘聖賢書都餵了狗’這一類都是罵人的話,也刻好了印章,方便朱翊鏐使用。
朱翊鈞是皇帝,他不能說這些髒話,為了提高朱翊鏐處理庶務的積極性,朱翊鈞也是想盡了辦法。
“看一會兒,看一會兒,嘿嘿。”朱翊鏐也不都是使用印章,陛下還是太斯文了,朱翊鏐在一些他不喜歡的奏疏裡,直接痛罵,類似於‘腦子被驢踢了、豬都比你聰明、你父母知道你這樣嗎?’這類的話,攻擊力極強。
朱翊鏐今天又做了一惡,在批奏疏的時候罵人,主打一個隨心所欲,一點委屈不受。
大明言官甚至要陷入親爹親媽保衛戰之中。
“我滴個天奶奶喲,這特孃的是人乾的活兒?”朱翊鏐看了一會兒就乏了,連罵人的力氣都沒了,就拿著桌上的印章,蓋了幾份,徹底癱在了椅子上。
朱翊鏐都不知道自己皇兄,到底是怎麼看得下去的這些狗屁不通的文章,這根本就是精神折磨。
“殿下慎言。”李佑恭趕忙說道,可不能腹誹君上。
朱翊鏐才不會慎言,他大大咧咧的說道:“皇兄跟我說,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陛下真的不是凡人,這活兒給我,我直接讓司禮監批紅得了。”
“李大璫,你說皇兄知道我如此胡作非為,會不會直接不南巡,回北衙了啊。”
“陛下來了封信。”李佑恭拿出了一封南巡隊伍送來的書信,陛下剛走了一天,書信來往自然很快。
“快快拿來!”朱翊鏐拿過了書信,拆開一看,上面就寫著兩個字:就這?
“就這?就這兩個字嗎?沒有別的叮囑了嗎?我這麼胡鬧不訓誡也就罷了,還嘲諷我?!”朱翊鏐看著書信,臉色肉眼可見的變得紅潤了一些,顯然是有點破防。
就這,雖然只有兩個字,但透露著皇兄的一點點失望,這封建專制的鐵拳力度,不過如此。
朱翊鏐忽然想起了皇兄手刃賤儒陳友仁,陳友仁美化倭寇,汙衊戚繼光東征平倭,皇兄直接將其當街手刃。
皇兄一直在帶著鐐銬起舞,在帶著面具生活,那個殺人不眨眼的皇兄,才是真的皇兄。
“不對,皇兄這意思是驕縱啊,就是說,繼續幹就行了,問題不大。”朱翊鏐收起了書信說道:“吃罷飯沒事幹,到那街上轉一轉,找到幾個倒黴蛋,抓進大牢裡。”
朱翊鏐美滋滋的用了午膳,真的帶著人上街了,這次抓人,抓的是坐寇。
京師也有坐寇,但得益於王一鶚、沈一貫、王希元的強力整治,‘京師十里之外,大盜十百為群,貪風不止,民怨日深’的景象已經消失,但是這不代表京城已經成了地上神國,事實上,坐寇依舊遍佈整個京城。
而這次朱翊鏐主要打擊的就是城中的水窩子,以甜水井為中心的許多井口,都會盤踞一群挑水夫,挑水夫最是辛苦,挑水往來於坊市之間,穿行不止,寒暑不休,但辛苦錢,往往都被這水霸們給拿去了。
這一次,朱翊鏐帶著趙貞元招搖過市,抓的就是這幫水霸。
朱翊鏐在京師肆無忌憚的胡鬧,大明皇帝朱翊鈞已經走到了天津州,得益於馳道的修建,大明皇帝如此龐大的南巡隊伍,抵達天津州行宮,只用了一天。
規模越大,行軍的速度越慢,即便是徐達這樣的名將,帶著大軍前進,一日只能走三十里罷了,但馳道、鐵馬的出現,讓大明軍隊的行軍效率,從一日三十里提升到了一日九十里。
如果不是這麼多隨從、日夜兼程的話,從南衙到北衙,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快時間為十五天,由大明宣宗皇帝親身實踐證明。
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暴病去世,而此時身在南衙巡視的朱瞻基只能日夜兼程趕到北衙繼位,從收到訃告,到趕回北衙,正好用了十五天的時間。
朱翊鈞自然不需要那麼趕,三月抵達揚州府,渡江後至南衙,四月到蘇州,五月至松江府,之後的行程未定。
南巡是喊了數年,籌備了近一年的時間,所以行程是完全確定的,臨行前也是曉諭四方。
皇帝出巡,絕沒有微服私訪之說。
朱翊鈞下榻之處,仍然是上次閱艦式的燕正樓,因為隨從人員眾多,需要這樣的場地,安排住宿等事。
“此番巡歷,即便是朕一再下旨,告訴地方官吏,應沿途供用,皆令在京所司儲備,絲毫不取之民間。巡歷乃是撫卹編民,問俗觀風,凡經行之地,絕不可大肆操辦,百姓需各安營生,照常寧處,反滋擾累萬民,朕這麼下旨,但看起來地方官吏並沒有好好遵從。”朱翊鈞頗為感慨的對著張居正說著。
這其實就是官僚完全對上負責制的具現。
大明皇帝三令五申,不得鋪張浪費的搞接待,所有南巡供應,都已經令在京所司籌備得當,但大明皇帝到了天津州,河間府知府張又新和滄州知州焦利國雖然沒有搞出萬民空巷的動靜來,但還是敲鑼打鼓的安排了一場盛大的歡迎禮來。
天津城內,顯然經過了一番大掃除,皇帝經行之處,連磚縫都被清理過一遍。
“張知府也是為難,這不辦,言官自然一頂藐視王廷的大帽子就扣上了,這辦的大,一頂不知節儉的帽子就扣上了,怎麼做都是錯,今日之場面,已經是極盡所能的縮減了。”張居正為張又新分辨了兩句。
張又新已經絞盡腦汁的去尋找其中的平衡了,既讓陛下覺得隆重,又不讓言官抓著痛腳,大肆彈劾,還要得陛下的心意,要不然這接待本來是拍馬屁的事兒,拍到馬蹄子上,就顯得有些愚蠢了。
張又新真的很想進步,他專門安排了天津州織造局的官廠匠人、織娘們,到車站迎駕,效果出奇的好,陛下和匠人、織娘們聊了很久,主要詢問天津官廠的勞動報酬、官舍、三級學堂、惠民藥局這四件事。
勞動報酬是對下分配,官舍、三級學堂、惠民藥局,則是福利。
林輔成批評大明朝廷的官廠團造必然失敗,就說大明官廠團造,過於著眼於勞動市場的公允、生產資料的歸屬這兩個戰場,還要看向另外一個戰場,作為人必須要擁有和取得的權利,即人權,只有把匠人真正納入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官廠團造才有可能真的綿延下去。
這是當年鄭和下西洋,住坐工匠制的教訓,當初大明造船業如日中天,等到太宗文皇帝一走,這住坐工匠只能四散逃亡,自謀生路,就是因為匠人階級不是統治階級的一部分。
在大明,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教育。
“河間府今歲共有秀才八百三十二人,而出身住坐工匠為八十六人,大約一成,已經很不錯了。”朱翊鈞帶著一些笑容,說起了今年河間府的院試。
河間府自然不比順天府,秀才額員其實只有四百二十人,洪武年間定一個縣秀才二十人,一州三十,一府四十,但因為種種原因,進行了數次擴錄,已經從國初四百二十人,增加到了八百三十人。
這是專門為朱翊鏐量身打造的,‘放屁’、‘胡說’、‘你讀過書嗎?’、‘以後不要再寫了’、‘蠢貨’、‘聖賢書都餵了狗’這一類都是罵人的話,也刻好了印章,方便朱翊鏐使用。
朱翊鈞是皇帝,他不能說這些髒話,為了提高朱翊鏐處理庶務的積極性,朱翊鈞也是想盡了辦法。
“看一會兒,看一會兒,嘿嘿。”朱翊鏐也不都是使用印章,陛下還是太斯文了,朱翊鏐在一些他不喜歡的奏疏裡,直接痛罵,類似於‘腦子被驢踢了、豬都比你聰明、你父母知道你這樣嗎?’這類的話,攻擊力極強。
朱翊鏐今天又做了一惡,在批奏疏的時候罵人,主打一個隨心所欲,一點委屈不受。
大明言官甚至要陷入親爹親媽保衛戰之中。
“我滴個天奶奶喲,這特孃的是人乾的活兒?”朱翊鏐看了一會兒就乏了,連罵人的力氣都沒了,就拿著桌上的印章,蓋了幾份,徹底癱在了椅子上。
朱翊鏐都不知道自己皇兄,到底是怎麼看得下去的這些狗屁不通的文章,這根本就是精神折磨。
“殿下慎言。”李佑恭趕忙說道,可不能腹誹君上。
朱翊鏐才不會慎言,他大大咧咧的說道:“皇兄跟我說,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陛下真的不是凡人,這活兒給我,我直接讓司禮監批紅得了。”
“李大璫,你說皇兄知道我如此胡作非為,會不會直接不南巡,回北衙了啊。”
“陛下來了封信。”李佑恭拿出了一封南巡隊伍送來的書信,陛下剛走了一天,書信來往自然很快。
“快快拿來!”朱翊鏐拿過了書信,拆開一看,上面就寫著兩個字:就這?
“就這?就這兩個字嗎?沒有別的叮囑了嗎?我這麼胡鬧不訓誡也就罷了,還嘲諷我?!”朱翊鏐看著書信,臉色肉眼可見的變得紅潤了一些,顯然是有點破防。
就這,雖然只有兩個字,但透露著皇兄的一點點失望,這封建專制的鐵拳力度,不過如此。
朱翊鏐忽然想起了皇兄手刃賤儒陳友仁,陳友仁美化倭寇,汙衊戚繼光東征平倭,皇兄直接將其當街手刃。
皇兄一直在帶著鐐銬起舞,在帶著面具生活,那個殺人不眨眼的皇兄,才是真的皇兄。
“不對,皇兄這意思是驕縱啊,就是說,繼續幹就行了,問題不大。”朱翊鏐收起了書信說道:“吃罷飯沒事幹,到那街上轉一轉,找到幾個倒黴蛋,抓進大牢裡。”
朱翊鏐美滋滋的用了午膳,真的帶著人上街了,這次抓人,抓的是坐寇。
京師也有坐寇,但得益於王一鶚、沈一貫、王希元的強力整治,‘京師十里之外,大盜十百為群,貪風不止,民怨日深’的景象已經消失,但是這不代表京城已經成了地上神國,事實上,坐寇依舊遍佈整個京城。
而這次朱翊鏐主要打擊的就是城中的水窩子,以甜水井為中心的許多井口,都會盤踞一群挑水夫,挑水夫最是辛苦,挑水往來於坊市之間,穿行不止,寒暑不休,但辛苦錢,往往都被這水霸們給拿去了。
這一次,朱翊鏐帶著趙貞元招搖過市,抓的就是這幫水霸。
朱翊鏐在京師肆無忌憚的胡鬧,大明皇帝朱翊鈞已經走到了天津州,得益於馳道的修建,大明皇帝如此龐大的南巡隊伍,抵達天津州行宮,只用了一天。
規模越大,行軍的速度越慢,即便是徐達這樣的名將,帶著大軍前進,一日只能走三十里罷了,但馳道、鐵馬的出現,讓大明軍隊的行軍效率,從一日三十里提升到了一日九十里。
如果不是這麼多隨從、日夜兼程的話,從南衙到北衙,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快時間為十五天,由大明宣宗皇帝親身實踐證明。
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暴病去世,而此時身在南衙巡視的朱瞻基只能日夜兼程趕到北衙繼位,從收到訃告,到趕回北衙,正好用了十五天的時間。
朱翊鈞自然不需要那麼趕,三月抵達揚州府,渡江後至南衙,四月到蘇州,五月至松江府,之後的行程未定。
南巡是喊了數年,籌備了近一年的時間,所以行程是完全確定的,臨行前也是曉諭四方。
皇帝出巡,絕沒有微服私訪之說。
朱翊鈞下榻之處,仍然是上次閱艦式的燕正樓,因為隨從人員眾多,需要這樣的場地,安排住宿等事。
“此番巡歷,即便是朕一再下旨,告訴地方官吏,應沿途供用,皆令在京所司儲備,絲毫不取之民間。巡歷乃是撫卹編民,問俗觀風,凡經行之地,絕不可大肆操辦,百姓需各安營生,照常寧處,反滋擾累萬民,朕這麼下旨,但看起來地方官吏並沒有好好遵從。”朱翊鈞頗為感慨的對著張居正說著。
這其實就是官僚完全對上負責制的具現。
大明皇帝三令五申,不得鋪張浪費的搞接待,所有南巡供應,都已經令在京所司籌備得當,但大明皇帝到了天津州,河間府知府張又新和滄州知州焦利國雖然沒有搞出萬民空巷的動靜來,但還是敲鑼打鼓的安排了一場盛大的歡迎禮來。
天津城內,顯然經過了一番大掃除,皇帝經行之處,連磚縫都被清理過一遍。
“張知府也是為難,這不辦,言官自然一頂藐視王廷的大帽子就扣上了,這辦的大,一頂不知節儉的帽子就扣上了,怎麼做都是錯,今日之場面,已經是極盡所能的縮減了。”張居正為張又新分辨了兩句。
張又新已經絞盡腦汁的去尋找其中的平衡了,既讓陛下覺得隆重,又不讓言官抓著痛腳,大肆彈劾,還要得陛下的心意,要不然這接待本來是拍馬屁的事兒,拍到馬蹄子上,就顯得有些愚蠢了。
張又新真的很想進步,他專門安排了天津州織造局的官廠匠人、織娘們,到車站迎駕,效果出奇的好,陛下和匠人、織娘們聊了很久,主要詢問天津官廠的勞動報酬、官舍、三級學堂、惠民藥局這四件事。
勞動報酬是對下分配,官舍、三級學堂、惠民藥局,則是福利。
林輔成批評大明朝廷的官廠團造必然失敗,就說大明官廠團造,過於著眼於勞動市場的公允、生產資料的歸屬這兩個戰場,還要看向另外一個戰場,作為人必須要擁有和取得的權利,即人權,只有把匠人真正納入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官廠團造才有可能真的綿延下去。
這是當年鄭和下西洋,住坐工匠制的教訓,當初大明造船業如日中天,等到太宗文皇帝一走,這住坐工匠只能四散逃亡,自謀生路,就是因為匠人階級不是統治階級的一部分。
在大明,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教育。
“河間府今歲共有秀才八百三十二人,而出身住坐工匠為八十六人,大約一成,已經很不錯了。”朱翊鈞帶著一些笑容,說起了今年河間府的院試。
河間府自然不比順天府,秀才額員其實只有四百二十人,洪武年間定一個縣秀才二十人,一州三十,一府四十,但因為種種原因,進行了數次擴錄,已經從國初四百二十人,增加到了八百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