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我今天要向你求...
第63章【我今天要向你求
牛壯志從市裡回來時,收到了辦事員小劉轉交的一個信封。
“誰送來的信?”
“社長,不是信,是挑戰書!”
牛壯志“嘿”了一聲,拆開信封快速瀏覽了起來。
原稿紙上的字跡尚算清秀,可見是出自女同志之手。
信中措辭比較禮貌,但內容卻並不客氣。
對方聲稱要響應市委號召,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生產任務,特此邀請“第3五金社”與“國營光明煤爐廠”,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生產勞動競賽!
牛壯志將挑戰書又重新看了一遍,納悶道:“這光明煤爐廠你聽說過嗎?之前與咱們社裡打過交道嗎?”
他怎麼沒印象呢?
“這個廠就在咱們這條街上,是一家地方國營工廠,規模不是很大,可能有二三十個工人吧。他們廠的供銷人員還來咱們社裡推銷過蜂窩煤爐子呢。”
牛壯志皺眉說:“他們是地方國營廠,咱們是集體合作社,規模不同,生產的產品也不一樣,怎麼搞生產勞動競賽啊?這不是扯淡嗎?”
五金社是集體企業,拉到多少訂單,就生產多少訂單,哪有什麼生產任務!
這生產競賽搞得起來嗎?
他將挑戰書摺好,重新放回信封裡,不打算理會這莫名其妙的挑戰。
“社長,咱們應不應戰啊?”
“應什麼戰?”
牛壯志現在哪有心情應戰!
他上午去市裡的時候,聽說市領導要對合作社開刀,將集體的變成國營的。
牛壯志剛開始覺得這次改革跟自家沒關係。
他們合作社的經營狀況良好,這兩年的股息分紅一直很可觀,生產的產品甚至能銷往外地!
除了個別社員覺得工資低,再沒有什麼不和諧的聲音。
他覺得自家在生產經營上沒問題,市領導不可能沒事找事。
可是,他們這個合作社的規模不小,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小劉輕聲提醒:“社長,咱們是不是得給煤爐廠的廠長寫個回信啊?要是不聲不響的,顯得咱們好像怯戰似的!”
牛壯志將信封遞給他說:“你去寫回信吧,我整天忙得團團轉,哪有時間搞這種競賽?”
五金社要是真的轉成國營工廠了,市裡八成會派專門的幹部來收編,到時候他這個社長該何去何從還未可知。
誰還有心思搞競賽?
小劉接過挑戰書,展開瀏覽了一遍,看到最後一段時,急忙喊住正要離開的社長。
“煤爐廠的廠長說,如果咱們因為生產計劃的原因,無法與他們廠進行生產競賽,可以改為讓雙方工人交流切磋技藝。煤爐廠畢竟是國營廠,要不咱們切磋一下吧?”
五金社是兩百人規模的集體社,煤爐廠是二十人規模的國營廠,兩個單位確實沒什麼可比性。
但煤爐廠是國營單位,聽說市商業局和供銷社都是直接給他們下訂單的,在效益上應該是不錯的。
小劉對自家五金社很有信心,他們這個效益放到全市的合作社裡也算拿得出手的。
哪怕不應戰,也可以跟國營單位切磋交流一下啊!
牛壯志擺擺手說:“那你就去安排安排,最近社裡工作多,別搞太大陣仗,讓老張出面招待一下就行。”
*
葉滿枝收到五金社的回信以後,將到合作社參觀交流的時間定在了老葉休班的那天。
在參加生產競賽這方面,葉守信的經驗相當豐富。
656廠幾乎全年搞競賽,不但車間內部要搞,車間與車間要搞,廠際競賽也要搞。
老葉跟閨女吹牛時的原話是,“我們的競賽對手遍佈五湖四海,最遠的一個在廣東!我老葉從來沒輸過!”
那個什麼五金社,他根本就不放在眼裡。
不過,上門交流的那天,葉守信又喊上了自己的兩個徒弟和一個六級車工老羅。
美其名曰壯壯聲勢。
葉滿枝帶人來到五金社時,直接亮明瞭身份,她是街道幹部兼煤爐廠廠長,這次帶來了一名七級焊工,一名六級車工,兩名二級焊工,與五金社切磋交流。
張副社長沒想到這種小廠里居然還有七級工和六級工,當即便熱情地與兩位師傅握了手。
“這有什麼呀!”葉守信客氣道,“聽說你們五金社也是臥虎藏龍的,光是四級工就有四五十人,六級焊工和五級車工也是有的,一會兒咱們好好切磋切磋!”
“哈哈哈,好說好說。”
第3五金社是第一批成立的合作社,當時社裡籠絡了很多技術能手,張副社長對社裡的技術實力還是有信心的。
他將幾人帶去了生產車間參觀,介紹了本社最暢銷的產品,“我們生產的這種門鎖,已經賣到天津去了!”
葉守信拿起一個樣品瞅了瞅,客觀點評道:“你們廠這製作工藝還不錯,師傅們應該是有些手藝的,不過門鎖這種產品嘛,簡單得很,給把銼刀,弄個手搖鑽,再用車床搞幾個小零件,隨便找個學徒工就能做了。”
他把門鎖往桌子上一扔,語氣裡帶著明顯輕蔑,“張社長,甭管你們這門鎖賣得多好,從技術上來看,那都是蹩腳貨,沒啥意思。咱們社裡還有沒有更高級的產品啊?”
葉滿枝:“……”
好怕老葉捱打啊!
張副社長和另外幾個技工都被老葉這囂張的嘴臉震驚了!
不是來社裡切磋交流的嗎?
瞧著怎麼像是找碴的?
六級焊工姚師傅皺眉問:“葉師傅,你們煤爐廠也不過是生產煤爐子的,你們的產品就高級了?”
“哈哈,煤爐廠的產品還湊合吧,最近搞了兩個新產品,也算是升級換代了。我只是煤爐廠的顧問,幫他們解決一些技術難題,平時在656廠上班,我們是生產汽車的!”
葉滿枝適時補充說:“葉師傅是七級焊工,656廠去年國慶獻禮的產品,就是由葉師傅帶領工組完成焊接任務的。”
五金社的師傅們:“……”
那確實挺高級的。
葉守信再次露出那副討人嫌的嘴臉說:“聽說你們五金社效益很高,我特意帶了徒弟過來,想跟你們交流交流,哎,一看你們生產的產品,我就知道沒啥必要了。”
技工是靠手藝吃飯的,姚師傅雖然敬重他的技藝,但對他這副目中無人的態度實在是看不慣。
“葉師傅,能生產汽車的工廠畢竟是少數的,各廠有各廠的任務,只要能生產出好產品,為社會主義服務,那就沒白費咱的手藝!”
葉守信揹著手點點頭,“你說得有道理,不過,我看你這焊接水平未必能有六級,頂多四五級吧。”
眼見姚師傅沉了臉,葉滿枝真的好怕親爹被打,連忙插話提醒:“葉師傅,咱們是來交流學習的……”
“就是交流學習,我才要說真話呢!”葉守信一臉可惜道,“老姚,我這話雖然難聽,卻是大實話。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們焊接汽車,很多時候要躺在地上‘仰焊’,而且一道焊縫必須一氣呵成不能中途停留,這對體力和臂力都是極大的考驗。這玩意就跟唱戲似的,必須天天練習,一天不練,再拿焊槍的時候手就抖了。”
“你們五金社整天生產門鎖,對你這樣的大師傅技術進步吧,不倒退就不錯了!”
姚師傅被他戳中要害,臉色漲紅。
他在社裡主要負責指導年輕工人,自從入社以後,他本身在技術上確實沒什麼太大的進步。
不過,大家上班是為了養家餬口,五金社的產品銷路好,年底分紅也能按時發放,比他單幹的時候省心多了,這就沒什麼可挑剔的了。
“算了算了,人各有志,既然今天是來交流技術的,那咱們就亮亮絕活!陽子……”葉守信喊來自己的三徒弟,“你代表咱們煤爐廠展示一下你的手藝!”
聞言,郭陽出列,走到工作臺前,問清了門鎖的製作流程以後,拿起焊槍為一件半成品門鎖完成了焊接工作。
不過,與其他焊工不同的是,郭陽是通過鏡子反光焊接法完成任務的。
這種方法適用於操作空間狹窄,或無法直接目視的焊接任務,看似操作簡單,但內行如姚師傅卻知道,不對著鏡子練習個一年半載,絕對練不出這樣的功夫。
他們社裡,哪怕是他自己,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完成這種操作。
五金社派出的幾個工人也確實如他所料,技術操作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即使他和老陳親自上陣,給五金社找回了一些面子,也改變不了五金社技不如人的事實。
晚飯是在五金社食堂吃的,葉守信跟幾個大師傅碰了杯,當著張副社長的面說:“老姚,老陳,你們在這個合作社上班,真是浪費技術,埋沒了人才!你倆一個月能有多少工資啊?”
“不一定,我們發基本工資加計件工資,做得多工資就多。技術評級高的技工,基本工資也會高一些。”
葉滿枝問:“您這樣的六級工,每月能拿到60塊嗎?”
“差不多吧。”
“那要是同樣做一百件產品,您的工資要比二級三級工的工資高很多呀?”
“嗯。”
葉滿枝心說,那低級技工對這種工資制度未必滿意吧?大家做一樣的產品,六級工在這種產品上能發揮的空間有限,憑什麼比人家多拿那麼多工資?
葉守信與五金社的幾個師傅紛紛碰杯,呵呵笑道:“要我說,你們還不如找個國營廠上班呢!國營廠六級工的工資,差不多也是這些,生產點高級貨,不比生產門鎖痛快?”
張副社長:“……”
當著他的面,攛掇大師傅跳槽,這樣合適嗎?
“葉師傅,我們在合作社裡都是有股金的,每年年底可以得到勞動分紅!”
這是合作社社員們最驕傲的事情了!
“呵呵,我知道你們那個分紅。”
葉守信回憶著閨女給自己介紹的合作社情況,將她那些話又在心裡背了一遍,這才撇撇嘴說:
“合作社剛成立的時候,你們那股金佔比確實挺高的,但這都多少年了?五金社公共積累越積越多,你們那些股份早就被稀釋了,現在還能佔多少啊?我聽說市裡還規定,你們合作社的股息分紅不能超過一個月的工資。”
陪他一起:“那麼點分紅有啥意思?你們現在乾的是跟工人一樣的活,就因為領了分紅,身份還是小私有者。那還不如進工廠當工人呢!工人階級多光榮啊!咱工人階級可是主人翁,說話比別人都硬氣!”
眼見自家這邊被攛掇得人心浮動了,張副社長連忙打岔說:“在哪工作不是工作?五金社裡有大家的股份,大家都是以社為家的,能拿分紅又能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這不是兩全其美嘛!”
葉守信並不是真的想當壞蛋,接收到自家閨女的眼神後,敬了那張副社長一杯酒,笑道:“我就是比較惜才,多囉嗦了幾句,你們社裡要是能生產點高級貨,讓大家練練手,那不是更好嘛。畢竟那國營工廠招人也是有門檻的,現在想進廠工作也不容易了。”
……
葉滿枝帶著親爹在五金社裡攪和了一趟,她自我感覺還是有些效果的。
所以,當馮大成和黎婷婷再次詢問工作進展的時候,葉滿枝跟他們交了底。
“在管理層那邊可能還有些阻礙,但社員那邊,尤其是幾個大師傅那裡應該已經鬆動了。”她不放心地問,“婷婷,如果給社員退股,能保證儘快一次性付清股金嗎?”
“那我得回去問問領導,之前有人提過,股金金額太多的,可能會分幾期付清。”
“咱們最好能承諾一次性付清,”葉滿枝小聲說,“我感覺社員們還是比較在乎經濟利益的,如果看不到現金,這事恐怕不好辦!”
馮大成問:“以目前的情況,去第3五金社談轉廠的事情,有幾成把握能成功?”
“五六成吧,你跟婷婷先去五金社提一提轉廠的事。”葉滿枝透露,“這合作社裡,有個比較特殊的組織叫‘理監事會’,類似於工會又比工會有話語權。這樣的大事肯定要通過‘理監事會’討論的,我那天見到的幾個社員裡就有人是‘理監事會’的。那幾個大師傅的心思已經活絡了,要是咱們趁熱打鐵,拋出一個就地轉廠的機會,興許他們能在這件事上幫上忙。”
她剛以煤爐廠廠長的身份去人家合作社挑釁過,要是緊接著就去搞轉廠工作,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是怎麼回事。
所以,她打算暫時眯幾天,等到五金社開全體社員大會的時候,她再作為街道派出的代表,以街道幹部的身份去做個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