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合作社轉廠改革辦...
第62章合作社轉廠改革辦
葉滿枝精挑細選了三輛半新不舊的自行車,等她拿著餐票和車鑰匙返回辦公室時,改革辦的所有成員都到齊了。
區裡對這次改革工作很重視,區長將親自掛帥,擔任改革辦主任。
而剛剛給大家安排工作的大姐梁秋燕,原本是區人委辦公室的副主任,這次將兼任改革辦的副主任,負責新部門的日常工作。
除了主任副主任,另外十位成員都是從政策研究室、工業局、財政局、街道辦等單位借調來的。
葉滿枝負責給大家發餐票,發到最後一位黎婷婷時,對方拉住她問:“葉滿枝,你是光明街的?”
“對啊,光明街道辦的。”
“那你認識董城嗎?”
葉滿枝搖搖頭,一條街上將近兩萬居民,她不可能人人都認識啊。
“羅小靜呢?”
葉滿枝再次遺憾搖頭。
“林青梅呢?”
正要搖晃的腦袋陡然改為點頭,“認識認識,青梅是我好朋友!”
“那咱們可太有緣了!”黎婷婷高興道,“我跟林青梅是區委理論學習班的同學,還一起參加過好幾次市裡舉辦的交誼舞會呢。”
葉滿枝笑道:“青梅的交誼舞跳得特別好,我的交誼舞就是跟她學的!”
在陌生的環境裡,通過七拐八繞的關係,結識了一個“熟人”。
這讓她略有些忐忑的心情,突然就安定了。
黎婷婷顯然也為找到熟人做伴而欣喜,親熱地拉著她問:“小葉,一會兒分組的時候,你要不要跟我一組?”
“咱們辦公室裡還要分組嗎?”葉滿枝疑惑臉。
“當然要分啊!你沒發現這裡只,“我們財政局也來了三個同志!我剛才問過樑主任了,你們這三個街道是手工業合作社最多的街道,先拿你們這三個街道當試點,每個試點組成一個改革小組。”
葉滿枝笑著說:“那行啊,如果梁主任沒有其他安排,咱們正好可以組成一組!對了,你會騎自行車嗎?領導給咱們配了三輛公車,要是真像你說的這樣分組,也許每個小組能配一輛自行車。”
乍然聽到這種好消息,黎婷婷面上難以抑制地露出了驚喜,“會倒是會,就是沒怎麼騎過。”
葉滿枝心想,看明改革辦的待遇確實很高。
梁主任為新部門申請的三輛自行車,算是迅速將同志們的心思攏住了。
大家收拾好辦公室,又在食堂用過午餐後,梁秋燕組織改革辦的同志們開了一個動員會。
正如黎婷婷所說,梁主任先給所有人進行了分組。
每個小組裡有一位街道聯絡員,一位工業局的同志,再配一個財政局的同志。
葉滿枝和黎婷婷的平均年齡才二十出頭,梁主任給她們這組分配的第三位成員是老成持重的馮
大成。
不同於辦公室裡的另外幾名中年男幹部()?(),
馮大成的頭髮特別茂密()?(),
白胖圓臉()?(),
笑的時候還會眯眯眼。
要是在幹部服外面系一條圍裙◇()_[(.)]◇?◇&?&?◇()?(),
說他是食堂大師傅,也有人信。
然而,老成持重眯眯眼的馮大成同志,卻在完成分組以後,率先向所有人開了一炮。
“梁主任,咱們改革辦已經成立了,我現在說這種話也許有潑冷水和馬後炮的嫌疑,但是我接到局領導分配的任務以後,其實對這次改革工作是心存疑惑的。”
梁秋燕並不意外地點點頭,“既然是試點,說明大家都是第一次參與這項工作,有的同志心有疑慮是正常的,有問題就趁早提出來,咱們可以一起討論討論嘛。”
“那行,我就先說說我的想法。”馮大成直言道,“手工業合作社是集體性質的,也就是說,在這些合作社成立之初,社員們是出錢參股的。據我瞭解,合作社裡幾乎所有人都參股了,要麼出錢,要麼出設備。咱們現在要把集體的合作社,變成全民所有制企業,是否有理論依據?這在實踐上完全……”
葉滿枝聽他斟酌著措辭,講了十來分鐘。
總結下來非常簡單,把集體財產變成全民的,這樣操作是否合法?
馮大成是機關老油子了,他心有疑慮,但有些話又不能說得太直白,只好拐彎抹角地輸出觀點。
其實,葉滿枝剛接到任務的時候,腦子裡也閃現過類似的想法。
她雖然參加工作半年了,但平時接觸的都是群眾工作,思想上更接近普通群眾。
把合作社轉成地方國營工廠,只從字面上看,很容易被人解讀為私有的轉成公有的,個人的變成國家的。
這事好說不好聽啊!
改革工作尚未啟動,她已經能想象到即將遇到的阻力了。
馮大成說得隱晦,但是連葉滿枝這樣的小年輕都能領會他的意思,其他人就更能理解了。
梁秋燕很嚴肅地強調:“我要聲明一點!市裡主導將合作社變成國營工廠,不是為了侵佔個人或集體財產!轉廠以後,社員的股金會以現金形式退回,生產工具或廠房也會給予一定的折舊費,咱們從財政局抽調的三位同志,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給社員退股。”
至於這次改革的理論依據,她請市委政策研究室派來的研究員,替大家解惑了。
研究員叫餘振芳,也是位中年女幹部,笑呵呵地說:“大家不要太緊張,市領導既然想搞試點,前期肯定是做過調研的。”
她舉了一個很通俗的例子。
“從區人委大門走出去,右轉有個維修合作社。這也算是手工業合作社吧?”
大家點點頭。
“我早上去看過了,這合作社裡有八個師傅,以前都是單打獨鬥搞維修的,屬於個體私有制。然後八個人合作,組成一個合作社,有錢的出錢,有工具的出工具,合作社就變成集體所有制了。這麼說,大家都理解吧?”
能被派來改革辦的人,都是各單位的精兵強將。
對這些
最基本的情況不可能不懂。()?()
於是繼續點頭。()?()
餘振芳是搞理論研究的,但是解釋起理論問題,卻特別接地氣。
?鹿子草提醒您《五十年代軍工大院》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
“通過這個小小的維修社就能看出來了,集體所有的合作社,是從以前的個體私有制過度而來的,而將集體所有制,過度到更高級的全民所有制,又為什麼不可以呢?合作社經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個問題在《大公報》上已經有人探討過了,有興趣的同志可以看一看。”()?()
葉滿枝將具體日期記下來,打算回去找出《大公報》看看。
她平時只閱覽本地報紙和《人民日報》,其他報紙還真沒怎麼看過。
餘振芳繼續道:“至於是否有必要,將合作社轉成國營工廠,我覺得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先跟大家分享幾個真實案例。”
“咱們市裡的第五鐵器社,規模不算小,去年五金公司為了支援外省賑災,給這個鐵器社下了一筆2000把斧頭的訂單。賑災工作嘛,利潤肯定不會太高的,結果就因為利潤低,這個社生產的2000把斧頭中有1400把因質量不合格被退回了!”
“還有一個東風棉織社,原本想要擴大生產規模,結果年底給社員分紅以後,買機器的錢不夠用了。市第二棉織廠有十多臺閒置的電力鐵木機,其實是可以給東風棉織社使用的。但是他倆一個國營工廠,一個集體合作社,市裡想把設備調劑過去都沒有辦法……”
“……”
葉滿枝快速記錄著筆記,然後在心裡替她總結了一下。
集體企業有股金和分紅,社員在思想意識上更注重自身利益,看中經濟效益,不願意接受帶有重大政治意義的任務。
而且合作社的設備歸集體所有,社與社,社與廠之間都不能調撥,國家也無權支配。
這已經無法滿足社會主義建設高速發展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