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第 63 章 【我今天要向你求...(第2頁)

 馮大成和黎婷婷先去第3五金社商量轉廠了,葉滿枝一邊研究其他合作社的情況,一邊準備基層幹部進修班的結業考試。

 由於前一天晚上熬夜學習到十點,是的,十點睡覺對葉滿枝來說已經算是熬夜了,第二天早上被常月娥喊起來的時候,她還迷迷瞪瞪的。

 “今天休息,不用上班。”

 “再不起來,麵條就陀了。”常月娥把她從床上拽起來,“吃了長壽麵再睡,我給你煮了兩個雞蛋!”

 今兒是二月二龍抬頭,除了要吃豬耳朵,葉滿枝一般還要吃碗麵條。

 她是二月二的生日。

 葉家孩子多,從來不給某個孩子單獨過生日,一碗麵條兩個雞蛋,是每個孩子的標配。

 哪怕是葉滿枝這個雙親唯一的親生崽也沒有例外。

 葉滿枝慢騰騰地從床上爬起來,慢騰騰地吃了自己那碗壽麵,分給麥多一個雞蛋,得到了大侄子一句“小姑長命百歲”的祝福。

 吃過早飯以後,她正在睡回籠覺,還是看書複習之間猶豫不決時,吳崢嶸突然登門了。

 “你怎麼來了?”

 還打扮得那麼精神。

 吳崢嶸挑眉,“不是你要求去逛街的嗎?給你那個朋友買禮物。”

 “哦哦,對了。”

 葉滿枝的腦子總算是清醒了,她和青梅的生日只相差四天,她倆都不過生日,但每年都會相互準備點小玩意。

 她今年給青梅織了一雙露手指的手套。

 不過,青梅前天送給她的禮物,也是一副自己織的手套,而且還是十根手指很全乎的那種。

 她總覺得自己再送一副手套,青梅收到禮物的時候可能會沒什麼驚喜,所以有了工資和壓歲錢的小葉同志,決定給好朋友花點小錢,再買一份禮物。

 難得能找個由頭跟吳崢嶸一起逛街,葉滿枝回屋打扮了一下,而後興沖沖地問:“咱們去石道街還是中國大街?”

 “聽你的吧。”

 “那就去中國大街,買完禮物以後,還可以帶你去我的新房參觀一下!”

 葉滿枝毫不猶豫,直接就替兩人做了決定。

 軍代表同志一看就是不經常逛街的人,讓他拿主意等於白費功夫。

 吳崢嶸果然表現得很無所謂,跟在她身後上了鐺鐺車。

 中國大街是濱江最繁華的一條商業街,解放前,整條街上都是外國銀行和洋行,道路兩側全是風格獨特的歐式建築。

 它之於濱江,相當於王府井之於北京。

 除了離光明街太遠,沒有其他毛病!

 葉滿枝到了中國大街上,跟老鼠掉進米缸沒區別,凡是開門的店鋪都要往裡鑽。

 半條街逛下來,還沒選好給青梅的禮物。

 吳崢嶸跟著她走進最近的一家寄賣商店,提議道:“已經是中午了,逛完這家店,咱們就找地方吃午飯吧。”

 葉滿枝心不在焉地頷首,心思已經被寄賣商店貨架上的一個小玩意吸引了。

 “同志,那個會唱歌的盒子是什麼啊?”

 “八音盒。”售貨員將原木色的八音盒取下來,放在玻璃櫃臺上,“這個是全新的。”

 寄賣商店裡的大部分商品是老物件,有二手貨,甚至也有三四手貨。

 所以,貨架和櫃檯裡的全新商品,可以得到被售貨員特別強調的待遇。

 葉滿枝剛剛進門時,尚未見到八音盒的全貌,就被叮叮噹噹的音樂吸引了。

 儘管曲調有些拖沓,但她能聽得出,那是民樂經典曲目《鮮花調》。[1]

 他們音樂會演出的時候,經常演奏這支曲子。

 葉滿枝並沒伸手去碰這個可能價格不菲的八音盒,只是稍稍俯下身子,仔細觀察了起來。

 八音盒是木質的,原木色的盒子,盒蓋打開,有個木質小人會隨著音樂轉動。

 她又湊近了一些觀察,木頭人好像是個抱著琵琶的姑娘,不過雕刻工藝一般,她覺得那琵琶似乎少了兩根琴絃。

 音樂停止後,小人也停止了轉動。

 被售貨員擰著發條上了幾次弦,琵琶女又重新演奏了起來。

 “這個真好玩啊!”葉滿枝感嘆。

 “嗯,跟你還挺搭的,”吳崢嶸建議,“買一個吧?”

 葉滿枝知道寄賣商店裡的東西都不便宜,踟躕了好一陣,才小心地問:“同志,這個八音盒多少錢啊?”

 “五毛。”

 葉滿枝:“多少?”

 “五毛啊。”售貨員樂呵呵道,“外國八音盒值錢,這個是國產的,有人做好以後,放在我們這裡寄賣的,叫不上價。”

 “啊啊啊,那我要了!”葉滿枝沒有絲毫遲疑,連忙從口袋裡掏錢開票。

 五毛錢的八音盒!

 她今天好幸運,撿到大便宜啦!

 國產的怎麼啦?國產的跟外國貨一樣好!

 她就喜歡國貨!

 葉滿枝交了錢,終於敢去碰那個八音盒了。

 “看!”她把八音盒捧在手上,讓吳崢嶸一起看,“做工是不是很不錯?”

 吳崢嶸笑著附和:“挺好的,瞧著跟外國貨差不多。”

 葉滿枝將手套摘掉,手上提著的袋子也全都交給吳崢嶸。

 她自己則雙手捧著八音盒出門,整個人都開心得直冒泡。

 她這是什麼運氣!

 五毛錢居然能買到這種高級貨!

 她走在前面,以防買到殘次品,又趕忙將八音盒各部位的零件全都檢查了一遍。

 檢查到側面時,發現八音盒的側面居然是活動的。

 她輕輕拉了一下側板,拽出一個鋪著紅色絨布的小抽屜。

 抽屜裡還被塞了一張紙條。

 葉滿枝以為是寄賣商店的發.票,或是上一任主人留下的什麼字據。

 然而,當她將字條緩緩展開時,卻迎面對上了一筆熟悉的字跡。

 【葉滿枝同志,生日快樂,願你每一歲都能勇敢無畏、自成山海。】

 【李郢創作《為妻作生日寄意》時,寫出了“鴛鴦交頸期千歲,琴瑟諧和願百年”。】

 【這兩句寄語令我羨慕許久。】

 【我同樣想把這首詩送給你,可惜目前尚無資格。】

 【故此,十九歲的葉滿枝同志,我今天要向你求婚了。】

 作者有話要說

 [1]《茉莉花》改編自民歌《鮮花調》。

 一百個紅包,明天見~

 鹿子草向你推薦他的其他小說:

 :,

 :,

 希望你也喜歡

 第63章【我今天要向你求

 牛壯志從市裡回來時,收到了辦事員小劉轉交的一個信封。

 “誰送來的信?”

 “社長()?(),

 不是信()?(),

 是挑戰書!”

 牛壯志“嘿”了一聲,拆開信封快速瀏覽了起來。

 原稿紙上的字跡尚算清秀?()???#?#??()?(),

 可見是出自女同志之手。

 信中措辭比較禮貌,但內容卻並不客氣。

 對方聲稱要響應市委號召,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生產任務,特此邀請“第3五金社”與“國營光明煤爐廠”()?(),

 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生產勞動競賽!

 牛壯志將挑戰書又重新看了一遍,納悶道:“這光明煤爐廠你聽說過嗎?之前與咱們社裡打過交道嗎?”

 他怎麼沒印象呢?

 “這個廠就在咱們這條街上,是一家地方國營工廠,規模不是很大,可能有二三十個工人吧。他們廠的供銷人員還來咱們社裡推銷過蜂窩煤爐子呢。”

 牛壯志皺眉說:“他們是地方國營廠,咱們是集體合作社,規模不同,生產的產品也不一樣,怎麼搞生產勞動競賽啊?這不是扯淡嗎?”

 五金社是集體企業,拉到多少訂單,就生產多少訂單,哪有什麼生產任務!

 這生產競賽搞得起來嗎?

 他將挑戰書摺好,重新放回信封裡,不打算理會這莫名其妙的挑戰。

 “社長,咱們應不應戰啊?”

 “應什麼戰?”

 牛壯志現在哪有心情應戰!

 他上午去市裡的時候,聽說市領導要對合作社開刀,將集體的變成國營的。

 牛壯志剛開始覺得這次改革跟自家沒關係。

 他們合作社的經營狀況良好,這兩年的股息分紅一直很可觀,生產的產品甚至能銷往外地!

 除了個別社員覺得工資低,再沒有什麼不和諧的聲音。

 他覺得自家在生產經營上沒問題,市領導不可能沒事找事。

 可是,他們這個合作社的規模不小,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小劉輕聲提醒:“社長,咱們是不是得給煤爐廠的廠長寫個回信啊?要是不聲不響的,顯得咱們好像怯戰似的!”

 牛壯志將信封遞給他說:“你去寫回信吧,我整天忙得團團轉,哪有時間搞這種競賽?”

 五金社要是真的轉成國營工廠了,市裡八成會派專門的幹部來收編,到時候他這個社長該何去何從還未可知。

 誰還有心思搞競賽?

 小劉接過挑戰書,展開瀏覽了一遍,看到最後一段時,急忙喊住正要離開的社長。

 “煤爐廠的廠長說,如果咱們因為生產計劃的原因,無法與他們廠進行生產競賽,可以改為讓雙方工人交流切磋技藝。煤爐廠畢竟是國營廠,要不咱們切磋一下吧?”

 五金社是兩百人規模的集體社,煤爐廠是二十人規模的國營廠,兩個單位確實沒什麼可比性。

 但煤爐廠是國營單位,聽說市商業局和供銷社都是直接給他們下訂單的,在效益上應該是不錯的。

 小劉對自家五金社很有信心,他們這個效益放到全市的合作社裡也算拿得出手的。

 哪怕不應戰,也可以跟國營單位切磋交流一下啊!

 牛壯志擺擺手說:“那你就去安排安排,最近社裡工作多,別搞太大陣仗,讓老張出面招待一下就行。”

 *

 葉滿枝收到五金社的回信以後,將到合作社參觀交流的時間定在了老葉休班的那天。

 在參加生產競賽這方面,葉守信的經驗相當豐富。

 656廠幾乎全年搞競賽,不但車間內部要搞,車間與車間要搞,廠際競賽也要搞。

 老葉跟閨女吹牛時的原話是,“我們的競賽對手遍佈五湖四海,最遠的一個在廣東!我老葉從來沒輸過!”

 那個什麼五金社,他根本就不放在眼裡。

 不過,上門交流的那天,葉守信又喊上了自己的兩個徒弟和一個六級車工老羅。

 美其名曰壯壯聲勢。

 葉滿枝帶人來到五金社時,直接亮明瞭身份,她是街道幹部兼煤爐廠廠長,這次帶來了一名七級焊工,一名六級車工,兩名二級焊工,與五金社切磋交流。

 張副社長沒想到這種小廠里居然還有七級工和六級工,當即便熱情地與兩位師傅握了手。

 “這有什麼呀!”葉守信客氣道,“聽說你們五金社也是臥虎藏龍的,光是四級工就有四五十人,六級焊工和五級車工也是有的,一會兒咱們好好切磋切磋!”

 “哈哈哈,好說好說。”

 第3五金社是第一批成立的合作社,當時社裡籠絡了很多技術能手,張副社長對社裡的技術實力還是有信心的。

 他將幾人帶去了生產車間參觀,介紹了本社最暢銷的產品,“我們生產的這種門鎖,已經賣到天津去了!”

 葉守信拿起一個樣品瞅了瞅,客觀點評道:“你們廠這製作工藝還不錯,師傅們應該是有些手藝的,不過門鎖這種產品嘛,簡單得很,給把銼刀,弄個手搖鑽,再用車床搞幾個小零件,隨便找個學徒工就能做了。”

 他把門鎖往桌子上一扔,語氣裡帶著明顯輕蔑,“張社長,甭管你們這門鎖賣得多好,從技術上來看,那都是蹩腳貨,沒啥意思。咱們社裡還有沒有更高級的產品啊?”

 葉滿枝:“……”

 好怕老葉捱打啊!

 張副社長和另外幾個技工都被老葉這囂張的嘴臉震驚了!

 不是來社裡切磋交流的嗎?

 瞧著怎麼像是找碴的?

 六級焊工姚師傅皺眉問:“葉師傅,你們煤爐廠也不過是生產煤爐子的,你們的產品就高級了?”

 “哈哈,煤爐廠的產品還湊合吧,最近搞了兩個新產品,也算是升級換代了。我只是煤爐廠的顧問,幫他們解決一些技術難題,平時在656廠上班,我們是生產汽車的!”

 葉滿枝適時補充說:“葉師傅是七級焊工,656廠去年國慶獻禮的產品,就是由葉師傅帶領工組完成焊接任務的。”

 五金社的師傅們:“……”

 那確實挺高級的。

 葉守信再次露出那副討人嫌的嘴臉說:“聽說你們五金社效益很高,我特意帶了徒弟過來,想跟你們交流交流,哎,一看你們生產的產品,我就知道沒啥必要了。”

 技工是靠手藝吃飯的,姚師傅雖然敬重他的技藝,但對他這副目中無人的態度實在是看不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