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一點討論(第2頁)
當然要根據我們自己的形勢和特點去進行修正。
單以消費品來說,衣食住行,這等基礎生存所需的消費內容是人一輩子都離不開的,而這樣的人口大國,消費品的需求是海量的。
目前我們的工業基礎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有著非常大的差距,提升工業能力包括國防工業能力,是我們首先要做的。
但滿足了基本的防禦性需求之後,民生條件的改善則是由內而外的需求,這個階段上可能面臨的就是光從強力干預、調控以及計劃經濟的角度無法滿足所需。
畢竟,從居住條件上來看,分配的筒子樓不可能分配給所有人,以征服的財力、無法滿足所有人。
階級是消滅不完的,從分配和未分配的情況看,不覺間就產生了階級,憑什麼你住樓房,我們住窩棚,是因為讀書少、勞動創造價值低或是身份不同嗎?
當然我們換一種說法,不是階級,而是階層,那也勢必會有上下分層,甚至一二三四五六層。那麼同樣的,階層是誰來定義,根據什麼定義也都存在著一定的客觀性。
在咱們經濟人眼中,則是可以量化的。
薪資、居住條件、出行工具、家庭存款等等都可以作為指標去衡量,當出現明顯斷層的時候,那自然就能區分了。
《通論》中闡述了,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擴大開支,實行赤字,刺激經濟、維持繁榮,這樣才能快速的覆蓋到大多數群體。
就像潮水一樣,被波及到的,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會向前挪動一下。
消費傾向遞減、邊際效應遞減、流動性陷阱等等模型所需要的因素都可以在經濟增長之後去套用,而不是保持一貫的低成本維護。
沒有競爭、沒有外部刺激、沒有威脅,社會就會在沉默、平庸中止步不前,就如同我們的邱小姐,沒人刺激可能永遠也不會問世。”
“你快閉嘴!這些話出了這個門再不要說。君子不立危牆,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就像你說的,先生存為要。
這不是妥協和背叛,抗爭的年代已經結束了,我們也許不會一成不變,但突兀的理論沒有土壤也無法生存,你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