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五百八十四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2頁)

    這也證明,的確有全篇,就是不告訴他張居正。

    朱翊鈞不能抄,抄了,張居正就得問誰寫的,《沁園春·雪》的氣勢,那可不是一般的磅礴,縱觀大明也就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有這份氣度,但是文采上,卻差了一些。

    “妙手偶得。”朱翊鈞將奏疏遞了過去,就不該找人把張居正抬上來,氣喘吁吁的他,哪還有功夫關注這個?

    就該讓倔強且嘴硬的張先生,脫脫毒。

    張居正打開了奏疏,看了兩句,就是眉頭緊蹙,看完之後,攥緊了手中的奏疏,厲聲說道:“簡直是無法無天!混賬東西!臣請旨,立刻將其查辦!但凡有此舉者,格殺勿論!”

    此時此刻的張居正,一如當初執意要變法時那般的激進,直接喊出有此舉者格殺勿論,一點活路不給。

    因為事關糧食安全。

    大明在進行清丈、普查丁口,這兩件事已經做完了,只有廢除賤奴籍還在收尾,年底之前,各地都能完成,行政上廢除了對賣身契的法律支持,徹底改變賤奴籍的存在,需要漫長的生產關係的轉變。

    而這個過程中,生產關係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地方的鄉賢縉紳,再不能借著朝廷的名義,大肆兼併,並且以土地欺壓百姓了。

    糧食的生產包括了四個環節,種植生產、收儲、加工、銷售,種植生產的主要矛盾是土地所有權的歸屬,收儲的主要矛盾是各府州縣的肉食者們通過層層撲買、製造不存在的債務損公肥私;

    而戶部尚書王國光上的這本奏疏,內容是關於加工和銷售的。

    沒處理過的糧食一般不會直接食用,需要把稻穀脫殼成米、麥子磨面製成麵粉、豆子榨油豆粕製作飼料等等。

    而問題就出在了這個加工和銷售這兩個環節,糧食作為歷來極為重要的商品,這個加工和銷售的過程,出現了壟斷。

    小農經濟的特點,就是自產自銷,自給自足,但城裡人不種地,自然會有商品糧的存在,南衙走在了小農經濟蛻變的最前沿,問題也是最先出現。

    蘇州府崑山一農戶不種棉種稻,往年都是拉到磨坊裡將多餘的糧,直接賣掉,這年頭的磨坊也充當著商品糧集散的功能。

    而萬曆十一年,則賣不掉了,用當地磨坊主的原話是:你自留種糧種稻谷,我便不收,理由也是各種各樣,不好吃、水分大、賣相不好等等,不過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你自己留了種糧,那你就自己吃吧!

    南衙松江府磨坊集中在了十七望姓之家,他們控制著南衙十四府超過了87%的磨坊,現在這麼一折騰,一方面是農戶的糧賣不到磨坊里加工,而城裡開始缺糧,糧價飛漲。

    “這十七望姓,當真是不長記性!不給他們點教訓瞧瞧,恐怕這種辦法,就會在一兩年之內,傳遍大明!”張居正咬牙切齒的說道:“殺!”

    “先生氣性不要那麼大,動不動就喊打喊殺的,你看把王次輔嚇得。”朱翊鈞樂呵呵的說道。

    “王次輔家裡也有這種生意?!”張居正猛地看向了王崇古。

    “沒有!你不要汙人清白!這麼缺德的事兒,我為什麼要幹,我是徐階嗎!”王崇古臉色漲紅厲聲說道:“我就是覺得後果太嚴重了,他們膽子實在是太大了!”

    徐階是這樣的。

    海瑞在做應天巡撫的時候,曾經也做出過類似於均田役的舉動,整個政策是‘廢排甲輪役制,以概縣之田,承當概縣之役,按畝徵銀,差役官自僱募’,嘉靖朝兵部尚書唐龍想搞均田役,沒做成,海瑞在應天府也想這麼搞,也沒做成。

    到現在王崇古舊事重提,以官廠團造和工兵團營為基礎,也想搞均田役,但皇帝始終慎重無比。

    海瑞和徐階之間的鬥爭,看似是徐階兼併過重,是徐階個人品德的問題,其實海瑞在與世界逆行。

    奈何不了海瑞,只能給他升官,逼他致仕了。

    于慎行曾經批評徐階:華亭在位時,松江賦皆入裡第,吏以空牒入都,取金於相邸,相公召工傾金,以七銖為一兩,司農不能辨也。

    徐階在朝中當首輔的時候,松江府的賦稅錢糧都進了徐階的家門,收稅的官員就拿著空的牒文,去找京中的徐府兌換錢就行了,這是匯兌不假,但徐階以七銖抵一兩兌付,有司官吏叫苦連天,而不能抗辯。

    徐階是當朝首輔,有人告狀抗辯,就是堂下何人,膽敢狀告本官?

    一兩二十四銖,七銖抵一兩,就是松江府的稅,他徐階一家就吃了七成,給朝廷留了三成。

    得虧徐階退的早,這要是徐階和嚴嵩一樣幹二十年,那天下稅賦他徐家怕是要吃去七成去!

    嚴嵩當了二十年首輔,都不敢吃朝廷七成的稅賦,分賬的時候,也是內帑、國帑、嚴黨,都想辦法面面俱到。

    王崇古不用像徐階那樣,他只要把銀子交給皇帝陛下,陛下去投資,他們老王家,光是分紅就拿到手軟,拿到怕被皇帝當豬殺。

    貪?貪哪有分紅拿得多?

    王崇古貪了十幾年,就攢了兩百多萬兩白銀,給陛下鞍前馬後,不停的往外散財,一年都一百多萬銀的分紅。

    王崇古嘴角抽搐了下說道:“他們的目的不是賣種糧,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糧食的價格,本來一石糧能賣三錢銀,他們這麼一折騰,恐怕只能賣十分之一,三分銀了,而另外一頭,送到城裡商品糧,應聲漲價,這裡拐外拐,最少就是三四倍的差價。”

    “當真是無法無天!我都沒這麼大的膽子!”

    “朕深知王次輔經邦濟國,先生也是憤怒之下,才以為王次輔面色變了,是參與其中。”朱翊鈞寬慰了王崇古一句,也算是替張居正道了個歉。

    畢竟王崇古真的當過反賊,所以張居正一看王崇古的臉色不對,就立刻變得憤怒了起來,悔不該當初留他一命了,當初宣府大同長城鼎建大案,張居正真的追殺,王崇古逃脫不了一個斬首示眾的下場。

    “先生,殺人解決不了問題。”朱翊鈞看著張居正,這已經變得保守的張先生,在這種事上,格外的激進。

    王崇古低聲說道:“陛下,有的時候殺人解決不了問題,是殺的人不夠多。”

    朱翊鈞愣了下,自己反倒成了保守派了?!

    張居正有這個態度,很正常,張居正因為天下困於兼併這六個字回朝,行事行政,就是素疾大戶兼併,力摧豪強,撫窮弱之民以固國本。

    王崇古也是喊打喊殺,是朱翊鈞沒想到的,王崇古可是天下勢要豪右的代表人物,他這麼對同階級同陣營的勢要豪右喊打喊殺,真的合適嗎?

    朱翊鈞面色凝重的說道:“我們不能什麼事都訴諸於暴力,而是應該下詔訓誡規勸,而後利用好常平倉和巡撫等多種工具,來抑制糧價,進行制度設計,一味的喊打…”

    “算了,先殺人吧。”

    朱翊鈞說了個半截,最終放棄了,不是嫌麻煩,他發現得先殺人,因為他們得罪的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