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

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

 

永樂大典,包羅萬象,是大明最大的百科全書,這就是大明具體的、現實的認知邊界。

 

永樂大典這類型的書,在歷朝歷代都有修撰,這種書叫做‘類書’,就是分門別類,對過往的資料進行整理編纂,同時訂正之前的認知錯誤,最終修撰而成。

 

類書這一種資料性的大型書卷,不是說修出來就是永例,世世代代都照此遵行,是需要時時增補的,比如永樂大典,在嘉靖年間曾經重新訂正過一次,南京國子監祭酒陸可教,在訂正之後,請求朝廷刊刻。

 

沒錢,是大明沒辦法將其大規模刊刻的原因。

 

張四維拿到這個活兒之後,就一直不怎麼認真幹,光想著朝堂狗鬥,對刊刻之事並不熱衷,張四維標本化後,張居正接受了這份工作成為了總裁,用了十年時間將其付梓刊刻。

 

張四維哪怕是認真做點事兒,也不至於標本化了。

 

“陛下,臣進訂正勘誤諸詳之處,還請陛下過目。”張居正俯首說道。

 

“準。”朱翊鈞點頭說道。

 

小黃門端上來一個盤子,盤子上放著十六卷書,朱翊鈞伸手拿過了這些書卷,躍躍欲試的問道:“就訂正了這麼多嗎?”

 

“這是目錄。”張居正低聲回答道。

 

“啊?訂正勘誤的目錄啊。”朱翊鈞笑了笑,打開看了看,訂正勘誤的內容很多很多。

 

第一大方面,主要集中在了算學和格物,比如水的自然循環,比如大氣壓,比如壓強壓力和麵積之間的關係、液壓原理、蒸汽機等等,這是大明皇家格物院的輝煌戰果。

 

第二大方面,主要集中在農學,在這一部分出現了大量拍馬屁的話,因為農學方面對過往農書的整理、編纂註釋,都是年輕的帝王和寶岐司諸官夜以繼日,用十餘年的時間完成的。

 

《萬曆農書》那是皇帝親手寫出來的,記載了許多種新的農作物。

 

對永樂大典農學訂正勘誤過程中,諸學士對毛呢進行了濃墨重彩的勾勒,畜牧在現在還包括在農學的範疇之內,並沒有單獨劃分科目。

 

“這一部分是不是拍馬屁的話太多了些?”朱翊鈞看著那些個肉麻的阿諛奉承,就是一臉的嫌棄,這麼不要臉的話,他這個皇帝看了都害臊,也不知道這些個讀書人是怎麼寫出來的。

 

“陛下,有沒有可能這不是讒言媚上?臣看過了,都是信實而已。”張居正眨了眨眼說道:“陛下在農學上的貢獻,大家都是非常認可的,連海總憲都認為說的並不過分,評價非常保守了。”

 

張居正還是把擅長罵皇帝的海瑞拉了出來,海瑞罵皇帝,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句嘉靖嘉靖,家家皆淨,道爺以名長生,生生世世都翻不了身。

 

在海瑞看來,參與訂正者,對陛下的評價是保守,非常剋制,沒有誇大其詞,沒有溢美之詞,甚至不是中肯的評價。

 

“從萬曆初年的番薯,到玉米,再到安東尼奧獻上了新世界海量的種子,甘蔗、橡膠、棕櫚等等,寶岐司育種,農書編纂訂正,再到牧草,以及水肥的出現,這一件一件的事兒,都是臣親眼目睹,臣以為不是讒言。”張居正直接舉例。

 

親事農桑、而且擅長種地的皇帝,也就只有太祖高皇帝了。

 

這也是大明皇帝對安東尼奧頗為青睞的緣故,安東尼奧帶來了許多的種子,這的確是投其所好的獻媚,是為了皇帝的投資。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現在安東尼奧收穫了葡王王位。

 

“也就是嘴上說得好聽,心裡指不定怎麼罵朕不務正業、喜怒無常呢。”朱翊鈞擺了擺手,繼續看著手裡的訂正詳情。

 

朱翊鈞對文官的警惕之心從未有片刻的鬆懈,這就是個永遠也不可能解開的死結,都搞到刺王殺駕、大火焚宮的地步了,還要朱翊鈞如何去相信?

 

用鮮花錦簇歌功頌德編織信息繭房,可是清流名儒們的拿手好戲。

 

朱翊鈞才不上當。

 

對永樂大典的訂正,第三個主要方面則是集中在了醫學,解刳學的迅猛發展,讓醫學變得規範了起來,許多事情都有了眉目,在這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年代裡,解刳院這種異類,的確給醫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於這方面,大明的士林那是一邊罵一邊又要到惠民藥局去看病,很典型的放下碗罵娘,口嫌體直。

 

第四個方面則是關於軍事方面的記錄,主要是對各種火炮火銃進行了詳細的記錄,比如主流的鳥銃、平夷銃、燧發火銃、騎銃、碗口銃、虎蹲炮、子母炮、大將軍炮、六斤九斤十五斤三十斤各型艦炮、戰座船、三桅馬船、五桅過洋船、快速帆船等等,都在度數旁通之下,進行了詳盡的記載。

 

大明對火器的器重前所未有的高,這是大明從西洋販售了大量的硝石入明,可以大規模量產火藥的結果,也是大明對火器列裝孜孜不倦追求的最大底氣。

 

最後一大類就是海洋相關,永樂大典是永樂五年修成,鄭和是永樂六年下的西洋,所以永樂大典上沒有過多深入的航海技術,嘉靖三十年,鄭和出使水程舊案並未找到,也沒有增補。

 

而萬曆年間的付梓刊刻,算是補足了這方面的缺陷,航海技術裡包含了大明的天文知識,比如歲差進動等等,晦澀難懂,所以增補內容,尤其是技術相關,都是用俗文俗字,就是為了儘量表述清楚和明白,不發生歧義。

 

“矛盾說、公私論、生產圖說、階級論、天擇人擇優勝劣汰論呢?”朱翊鈞翻看著奏疏,還有缺失,政經大思辨的產物,居然都不在永樂會典的訂正目錄之中。

 

蒸汽機這類的工學的機械是保密的,所以永樂大典不詳載,這是朱翊鈞要求的。

 

專利技術要逐步的放開,眼下單匹的價格還是太貴了,處於大力出奇跡的階段,還沒有到商用的地步。

 

張居正趕忙說道:“額,陛下,這些已經刊行天下了,而且,這些放入《大明會典》更加合適。”

 

“朕以為額外補入永樂大典為宜。”朱翊鈞還是有些執拗,一心要把這些政經類的放到永樂大典之中。

 

其實這類的政經思辨更適合載入大明會典之中,大明會典是法典,永樂大典是類書。

 

“臣愚鈍。”張居正不理解為何陛下如此堅持。

 

“因為它叫《永樂大典》,先生,永樂,祖宗成法。”朱翊鈞給出了關鍵字。

 

其實目的很簡單,請祖宗幫忙背書,至於朱棣同不同意這個問題,等到年終太廟祭祀的時候,朱翊鈞再問問就是,朱棣答應沒答應,解釋權在大明皇帝的手裡。不說話就當是默認了。

 

張居正思索了片刻說道:“臣遵旨。”

 

是遵旨不是贊同,修書是一件很嚴肅的事兒,張居正覺得把政經類的書籍放入永樂大典內,多少有點不倫不類,但是思前想後,張居正還是遵從了,陛下其實有些料敵從寬,現在把這些託庇於祖宗,日後翻燒餅的時候,阻力會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