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3頁)

 

    在里斯本,劉吉曾經見過一個來自紐倫堡的商人,那個商人喝多了,對劉吉開始抱怨,那個商人說葡萄牙國王,即香料的主人,憑其好惡,為胡椒定價格。無論是何價錢,無論多麼昂貴,不多久終究會售給所有人。
 

    價格從來不是問題,只要你有胡椒。
 

    在大明,胡椒主要用來入藥,其次才用來調味,這種帶有一些辛辣味道的胡椒,非常適合烹調腥味比較重的食物,對大明而言也是剛需。
 

    大明在南洋擁有超過兩百個種植園,耕地面積已經達到了150萬頃,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加,而南洋這兩百多個種植園,就是將胡椒定性為世界性商品的最大底氣。
 

    而另外一個茶,茶的主要功效是用來提神,這次送往泰西的茶磚,因為保存完好,沒有受潮,沒有發黴,在泰西頗受歡迎,只要能順利抵達泰西,茶的利潤超過了1000
 

    在泰西,在世界各地,茶都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提神飲品,在英格蘭即便是發黴的茶磚,也會被加入各種佐料用於烹飪,甚至誕生了一種很甜的、加奶的茶,對於大明人而言,那個味道真的是一言難盡。
 

    而整個環球貿易中,大明遠洋船隊發現,世界各地的人,對於提神之物,都極為追捧。
 

    需求代表著市場,而市場就是白銀。
 

    泰西的大帆船帶到泰西茶磚,大部分都發黴了,但依舊能夠賣到一個極高的價格,而大明因為對火器的注重,對火藥遠洋保存格外重視,所以大明在密封和防潮技術上,是領先泰西的,帶到泰西的茶磚質量更加上乘。
 

    福建最適合種茶。
 

    福建多山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不爭之地,這地方窮山惡水,八山一水一分田,兵家不爭是因為沒有搶奪的必要,如果茶磚能夠行銷海外,那麼福建地面的百姓生活也可以變得更好。
 

    棉、胡椒、茶,就是這次遠洋航行中最大的收穫。
 

    萬曆十一年五月初七,大明遠洋商隊的船隻順利抵達了松江府新港,松江府一共有三個港口,而新港是大明朝最大的出海港口,萬國城就設立在新港的附近。
 

    五艘五桅過洋船,五十艘三桅夾板艦,在駁船的接引下,緩緩的停靠在了碼頭之上。
 

    “那是什麼”劉吉剛準備下船,踏上久違的故土,他剛抬起腳,就看到了海面上遠遠駛來一條大船,只能看到風帆,看不到船身。
 

    陳天瑞對於松江造船廠還是有些瞭解的,遠洋商隊離開前,快速帆船已經開始了製造,他試探性的說道“游龍號”
 

    很快船隻降下了風帆,船速開始緩緩下降,駁船開始前往接引,到這個時候,劉吉和陳天瑞才看清楚,是兩艘船,還有一艘在風帆之後。
 

    的確是游龍號和飛雲號,順利完成了海測的它們,一同回到了母港。
 

    游龍號的海測一切順利,但是飛雲號的海測,並不是非常順利,螺旋槳被海草纏住了,每次清理都異常的麻煩。
 

    工程落地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是在磕磕絆絆中,不斷的去試錯,最終完成設計,這是一種全新的船隻設計理念,需要更長的路要走。
 

    大明現在有耐心,等得起。
 

    新港的碼頭頓時忙碌了起來,力夫們喊著號子,向著大船而來,船上的貨物很多。
 

    主要是棉花,這次途徑蒙兀兒國,船上的大量貨物換成了棉花,甚至劉吉還動用了一部分的白銀去購買了一些棉花,棉花在松江府並不便宜,但是在蒙兀兒國,真的非常非常廉價,只需要一兩白銀的貨物,就可以換到六袋棉花。
 

    一袋棉花一百二十斤,一袋棉花可以織造大布十二匹,織造小布十五匹,而大明一袋棉花的價格是九錢銀,將蒙兀兒國的棉花販運到松江府,一袋毛利就高達073銀。
 

    而織造好的大布賣給蒙兀兒國的價格為一銀每匹,毛利潤也在06銀左右。
 

    大明只需要運到蒙兀兒國的港口,蒙兀兒國的阿克巴,他是大明在西洋最大的代理商,而棉布的出口都是十萬匹數量級的大宗商品。
 

    劉吉已經非常剋制了,這次就帶了十萬袋的棉花,如此厚利的買賣,之所以沒有帶更多,是為了防止大量蒙兀兒國棉花湧入,讓本地棉農遭殃,松江府有超過一半的田地種棉,松江府的氣候其實更適合種水稻,而不是棉花,山東反而更適合種棉花一些。
 

    改變鬆江府種植的農作物,需要時間。
 

    不是朝廷一拍腦袋,下一道政令,讓百姓改棉為稻,就能順利推行的,都需要一點點的去改變整體環境,讓棉花的價格穩步下降,需要勸農桑的地方官,好生規勸,需要時間去一點點的調整,當無利可圖的時候,松江府遍地的棉田才會慢慢消失。
 

    除了棉花之外,還有胡椒、魚油、棕櫚油、方糖、蕉麻、橡膠、赤銅等等貨物,這些都是在馬尼拉購買所得,這些貨物更多的是填倉,它們的價格比呂宋貴了大概四成,因為海貿的不斷興盛,利潤其實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高了。
 

    船隊在里斯本卸貨後,其實一直都是空船,主要是沒有什麼有價值的貨物攜帶,即便是在泰西,也是如此,直到到了蒙兀兒國,棉花和硝石,才開始加倉,在馬尼拉才徹底加滿了船艙。
 

    沒有值得攜帶的貨物,也是大明永樂開海的困局之一,西洋很大,但值得前往的地方,也就是一個個的港口,值得交換的貨物不夠充足,每次下西洋,規模龐大,卻收穫寥寥,這讓出海的動力越來越弱。
 

    在貨物之後,就是海量的白銀了,這些白銀也要卸貨,因為遠洋的大帆船需要休整,損壞的風帆、船舷上掛滿了藤壺、部分水密艙被啟用需要修繕、船隻需要進行全面的清理,防止耗子跑上岸傳播瘟疫等等,遠洋商隊的船隻需要維護。
 

    劉吉和陳天瑞等人則將白銀放到了快速帆船游龍號上,快速帆船速度更快的同時,也更加安全。
 

    跟著快速帆船一起出發的,還有一支150艘船的龐大船隊。
 

    這個船隊要執行漕糧海運的任務,四百萬石的漕糧已經裝進了漕糧箱,搬到了450艘漕糧船上,450艘船將分成了三批運送,這是萬曆二年以來,漕糧海運的成果。
 

    船帆遮天蔽日,向著天津衛而去。
 

    大明皇帝朱翊鈞收到了松江府的奏疏。
 

    松江巡撫申時行到碼頭迎接了歸來的大明勇士,並且對貨物進行了清點,貨物的清單已經下章戶部留底。
 

    “這一次居然帶回來了三百餘萬兩白銀。”朱翊鈞看著手中的奏疏,略顯振奮的說道。
 

    考驗大明工匠生產力的時間到了
 

    五經博士黃子復承諾,今年年底將御製銀幣的產能提升到每年250萬銀。
 

    目前來看,遠遠不夠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