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為力(第3頁)
河南地方有司對此表示: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為力。
密疏制本來就是讓皇帝知道地方最緊迫的事兒,並且給出意見的,加強皇權,皇帝非要拿來貪圖享樂,丟失皇權的部分,自毀長城這種事,那就不是張居正、王崇古能管得了的了。
才算是讓這種無序擴張的勢頭,逐漸減緩下來。
到了順治二年,李自成潼關兵敗,多爾袞察覺到李自成再也打不過來,李自成已經輸定了,就開始了清丈,下旨:故明賞賚勳戚莊地及民間無主荒田,悉令輸官,酌行分撥。
朱翊鈞沒讓下人打擾,而是徑直走了進去,書房之內,堆滿了各種書籍,還有一些紙張隨意的丟在地上,下午的陽光通過透明玻璃灑在了書桌之上,朱載堉伏案在書堆之間,在寫寫畫畫著什麼,完全投入了計算中的朱載堉沒有注意到皇帝前來。
“就是得到了密率更加精確的數字,小數點後二十位。”朱載堉回答了陛下的問題,他極為興奮的說道:“朒數和盈數之間,只能精確到小數點後六位,但現在終於精確到了後二十位!”
朱翊鈞搖頭說道:“日後,這些庶務就不必打擾皇叔了,浪費皇叔時間真的是太可恥了,直接去信給鄭王吧。”
雍正死後,乾隆登基,田文鏡的墳頭都被夷為平地,可見其多招人恨,乾隆只好下旨修繕。
考成法是吏治的正面,那麼密疏就是吏治的背面,是陰謀詭計,但給張居正一修改,成了皇帝和地方大員溝通重大決策、徵求地方意見的溝渠,就立刻變得光明正大,甚至是光芒萬丈了起來。
為了把河南地面的土地搶到手裡,分給八旗的諸王、軍官、兵丁,開始斬殺故明宗藩,一批批的故明宗藩被送到了菜市口斬首,多爾袞還以為自己這麼做,就可以把田搶到手中,田的主人都殺了,那田不就成了無主之地了嗎?
“能做什麼?圓周率後二十位。”朱翊鈞好奇的問道,自從度數旁通以來,朱載堉已經習慣了用符號去表示圓周率,計算的時候直接以代數式來表達,為何突然要精確圓周率。
抄沒開始了。
但趙丁健並不想給錢,他也沒有三十六萬銀,就找到了顧章志的師爺,師爺一合計,這貪墨的三十六萬銀已經分完了,怎麼還錢?
“好了,皇叔,不要再展示你那天才的世界了!”朱翊鈞伸斷了朱載堉的展示,沒有必要,真的沒必要,天才為什麼要在凡人面前一再展示他們的天才世界,是多麼的超凡脫俗多麼與眾不同呢?
萬曆十年四月初七,忠誠的順天府終於完成了順天府的普查丁口,這讓順天府丞王一鶚狠狠的鬆了口氣,雖然只是第二,但也足夠交待了,畢竟松江府那地方都是流動過去,普查丁口是必然工作,松江府做在了前面,而順天府沒有基礎的情況下,完成了皇冊的修訂。
書房內緊閉著窗戶,瀰漫著一股略顯難聞的味道,馮保想提醒朱載堉,朱翊鈞伸手不讓馮保說話,反而找了個地方坐下,等待著朱載堉做完手頭的事兒。
“陛下,舊公式表達為…”
朱翊鈞又聽不懂!
這一瞬間,朱翊鈞可以理解馮保和張宏,那種惶恐和不安了,人類面對未知的時候,都是會第一時間恐懼。
易證易得,這種詞從天才嘴裡說出來的時候,是那麼理所當然,但朱翊鏐能看明白公式,想不出它是怎麼得到的,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那要是皇帝最先壞了規矩,要在密疏裡讓地方大員辦點不方便的事兒,比如找點美女之類的,地方大員又不得不辦,又不好走流程,又該如何是好?
這種密匣剛好放進去一本奏疏,而密匣之內,刻著密匣使用的禁忌,不得轉告傳閱、非國事不得上奏、一人一匣一匣一疏、不得傳閱硃批等等,密匣帶鎖,匣中有特製火漆,而且還有一套印綬,這套印綬專用於密疏落款和火漆下章,防止密疏被調換,這套印綬只有一半,另外一般在宮裡的印綬監。
一直等了近半個時辰,朱載堉忽然站了起來,極為興奮的說道:“成了,成了!”
無論哪個藩王要造反,都必須要去思考,能不能戰勝南征北戰的奉國公戚繼光。
廢除賤籍就是強壓牛喝水的政令,為了徹底廢除賤籍、賣身契,順天府丞王一鶚也是做了很多工作,西土城遮奢戶、西城的富戶、東城的貴戶、外城縉紳、鄉野的鄉賢,都十分‘積極主動’的將家中的賣身契交到了順天府衙門,並且準備舉行公開銷燬。
“問題的確出在藩王這杆大旗之上,但同樣,根兒不在宗藩。”
密疏制完全依託君王的聖明,這是王崇古拿出這等告密制時,就已經提前申明的事實。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冊封第五子朱橚為周王,駐藩開封,至萬曆十年,204年的時間,周王藩共計有親王1人、郡王66人,鎮國將軍464人,鎮國中尉725人,輔國中尉185人,周王府1處,郡王府40處,儀賓府4處,將軍府、中尉府高達四千餘所,就這還是嘉靖年間,道爺心疼錢,停罷營造銀,不再營造新的王府。
朱翊鈞深吸了口氣,開口說道:“那麼皇叔,你就為朕演示一下吧,開始你的表演吧!”
和奏疏不同,密匣內的奏疏,直入御前,繞過了通政司、文淵閣、司禮監,唯陛下親啟。
十年,二十年,也要釐清地畝和地籍問題,也只有這樣,大明新政的延續問題,才能真的解決。
朱翊鈞已經想清楚這麼做的後果了,不就是死後被挖墳嗎?多大點事兒?他還準備把一塊塊樹脂封存的文書,都帶到地宮裡,給後世人好好開個大眼。
河南多藩,宗室最橫是原因的一部分,從洪武年間開始,地籍不清例不載有司冊籍,也是原因的一部分,地方鄉賢縉紳勢要豪右們的抗拒,也是原因的一部分。
朱翊鈞想了想還是留下了三級學堂的教科書,還是給大數學家朱載堉把把關合適。
萬士和這個順風倒的牆頭草也開始了猶豫,倒不是死後怕被人挖墳掘墓,開棺鞭屍,人都死了,墳不重要,名才重要,萬士和主要是覺得不值當,用河南清丈那點稅賦換來大明江山社稷的動盪,不值得。
王崇古哼著小曲從通和宮離開,而大明的密疏制度,在第二天就開始試行。
可問題是一旦在河南清丈問題上,朝堂表現出了綏靖,那麼在所有問題上,都要讓步。
確定廢除賣身契,不僅僅是朝廷一句話的事兒。
“下章順天府,後日朕必然親自前往。”朱翊鈞給了王一鶚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