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七十三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2頁)



    地獄模式一下子變成了簡單模式,讓潘季馴恍惚不已。
 


    之所以要這麼多的銀子,就是為了綏遠馳道的開發,銀子到了綏遠,商人們就會攜帶貨物前往,銀子是一般等價物,可以促進商品的流轉,一如朝廷實物發邊軍俸祿的邏輯,變種的開中法罷了。
 


    這筆銀子,潘季馴如果想,以他的權勢和手腕,其實可以貪億點,朱翊鈞給這麼多,也是給了貪墨的冗餘,朱翊鈞當然相信潘季馴的人品,但有的時候,想做事,沒錢是萬萬不行的,手裡沒把米,叫雞雞都不應。
 


    真正的鼎力支持。
 


    “臣必不負皇恩。”潘季馴沒有說那麼多的漂亮話,許下了一句承諾,不負皇恩。
 


    說那麼多的屁話有什麼用,看實踐表現就是。
 


    “愛卿,這綏遠新復,與開闢無二,自然有各種魑魅魍魎作祟,要以雷霆手段攻滅之,但亦有懷柔手段,剛柔並濟,方才能克得其和,方為國用。”朱翊鈞提醒了一下潘季馴做事的方式。
 


    潘季馴為人剛正,在江西做巡撫,江西鬧了蝗災,潘季馴讓大戶開倉放糧賑濟,不從者殺,若不是凌雲翼一力扛起了好殺人的威名,恐怕潘季馴就是那個肩抗嗜殺者名號的人了。
 


    潘季馴是那種做事的臣子,總督一方,如果眼睛裡揉不得一點沙子,那地方什麼樣的怪事都有可能發生,雷霆手段那是必然的,潘季馴不缺這種果決,朱翊鈞只是提醒剛柔並濟。
 


    “臣謹遵陛下教誨。”潘季馴再次俯首,謝了皇帝的提醒。
 


    潘季馴沒有離開,廷議還在繼續。
 


    “呂宋總督府總督國姓正茂,上來奏疏。”張居正面色極為複雜的說道:“殷部堂提醒朝廷,該收賦稅了。”
 


    “賦稅?什麼賦稅?”王國光立刻兩眼放光的說道。
 


    張居正拿奏疏遞給了王國光說道:“呂宋、宿務、棉蘭老島,呂宋總督府自萬曆元年草建,至今已經征伐結束,殷部堂說:朝廷始終未曾問詢,臣驚慮難安,陛下豈可棄臣於海外而不顧。”
 


    “殷部堂請命呂宋建稽稅房、海外巡檢司專事稽稅查問海貨之事。”
 


    王國光打開了奏疏,看完後遞給了張學顏,兩位司徒表情皆是振奮,大明朝廷從來沒有跟呂宋總督府的賦稅問題,朝廷對海外總督府多數都是懷柔的手段,這個賦稅問題,朝廷不能開這個口,屬於那種不能觸碰的話題之一。
 


    呂宋畢竟遠在海外,萬一問了,懷恨在心,別說跟大明同心同德,離心離德了反而不美。
 


    國之九經,懷諸侯。
 


    而這次,呂宋總督府終於主動提及了此事。
 


    殷正茂提及此事的緣由也寫的很清楚,第一個,聽說了兒女親家的陛下,居然為了銀子頭疼,擴大了燕興樓交易行,甚至還向民間舉債,立刻上奏說難不成陛下忘了呂宋,呂宋萬民所犯何罪被陛下棄之不顧!
 


    說實話,大明的皇親國戚,表現過分的逆天,從來不是皇帝幫襯,反而是不停的折騰著各種么蛾子事兒,讓皇帝疲於奔命的擦屁股,朱翊鈞還真的沒想起來找親戚借錢的事兒。
 


    第二個原因,則是呂宋已經打完了戰爭,紅毛番在棉蘭老島的達沃辦事處,已經去武裝化,專事海貿溝通,這就代表著戰爭狀態已經結束,呂宋總督府也從戰時恢復到了正常,那麼賦稅問題必然要主動本章未完,繼續左滑閱讀  去說,等朝廷問,便是沒有恭順之心。
 


    第三個原因,則是海島眾多的呂宋,需要朝廷的助力,因為走私商舶在增多,而且海寇來無影去無蹤,需要朝廷的海防巡檢的支持和探聞,而且呂宋稽稅無力,也沒有那麼多的賬房先生去稽稅,請朝廷支援。
 


    張居正的浮票告訴陛下,前兩條是真的,最後一條是假的。
 


    去年呂宋銅祥總辦陳成毅回京的時候,詳細的介紹過呂宋的情況,呂宋地方的確缺人,但遠沒有到需要向朝廷請援的地步,呂宋七千多個島嶼,那地方從不缺浪裡白條,不缺水手,而且呂宋有造船廠,造幾艘水翼帆船還是能夠做到的。
 


    張居正判斷,殷正茂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讓呂宋泗水侯世襲罔替,與國同休,泗水侯是少數在轄區駐防的侯爵,他是實土分封,這種情況只存在雲南黔國公府。
 


    不是每一代人都有殷正茂這種才能,一旦子孫不肖,那被人架空事兒小,滿門都會有危險,所以,背靠大樹好乘涼,抱緊大明的大腿,哪怕是子孫不肖,也不會太差,大不了還能遷回大明!
 


    殷正茂想的很明白,也很務實。
 


    “分成為五五分成。”王國光看著奏疏,略顯無奈的說道,這就得找到朱元璋身上了,朱元璋覺得地方起運京師,京師用的時候,還得起運地方,這一來二去頗為麻煩,所以定下了祖宗成法,大體而言是五五分,朝廷一半,地方一半。
 


    “就五五分吧。”朱翊鈞認可了這個分成的比例,海外總督府,不能要求太高了。
 


    張居正心心念唸的一條鞭法,實際上背棄了朱元璋的五五分成,一條鞭法的計算不算複雜,最終是朝廷75,地方25,所以一條鞭法,推廣起來,也非常的困難,而且白銀不夠充足無法支持完全貨幣稅,張居正和皇帝也無路線衝突的情況下,一條鞭法始終未能推行。
 


    從實物稅到貨幣稅,這是大明稅制的一大步,大明的稅制改革,和歷史上的一條鞭法不同,從馳道的鈔關抽分局開始。
 


    “實物運抵松江府在松江府市舶司換成白銀後,再分成,呂宋部分會換成貨物起運馬尼拉。”張學顏補充了細節,呂宋遠沒有發展到實行貨幣稅的階段,還是實物,運抵松江府變現,再次起運的不是白銀,而是貨物。
 


    利得稅之下,要把白銀帶出去,可是要交五成的利得稅。
 


    “還田。”王崇古說到這個事兒的時候,聲音都低了幾分,他左右看了看說道:“五大市舶司都設了田畝換船引之事,陛下,臣以為,不宜過早的公賣放領,暫時做官田,招攬無地流民按官田獲地租供給水師,只能頂退,不能買賣。”
 


    “這個頂退是什麼意思?”張居正好奇的問道。
 


    王崇古回答道:“不能買賣,但是種植官田的百姓,也是允許流動的,頂退,就是頂替退走的意思。”
 


    “如此。”張居正恍然大悟笑了笑,沒有過多的討論,王崇古將奏疏遞給了馮保,馮保傳遞到御前用印。
 


    所有人一言不發,全當這件事沒有發生,讓潘季馴臉上只有茫然,發生了什麼?
 


    只能頂退,不能買賣,就是限制地籍田契流轉,這直接來到了還田的第三步額田,就是集體所有,或者說公有,看起來是防止官田因為買賣流轉,朝廷損失,但其實是為了一步步的實現還田。
 


    明公們彼此之間為了還田疏唇槍舌戰,甚至變換了幾次陣營,都吵的疲倦了,王崇古這語焉不詳的只能頂退,不得買賣,廷臣都清楚王崇古的目的是什麼,這根本就是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