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五十五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3頁)
“具體來說,就是衡量資產增殖的標準,除了工坊折銀之外,還有就是人丁,培養匠人的數量,也要納入考成為宜,百官升轉,都要草榜糊名公示,底冊填名揭榜,兩項指標,根據各地不同區設限,同樣匠人數量的考核,可以合併到均田役事中,便是以工農二字為宜。”
張居正這話的意思,就非常明確了,工農是一體的,其本質上都是生產者,在階級中都是供養肉食者的窮民苦力斗升小民,生產者的數量和資產增殖的折銀,這兩個標準,就是考成法的實際標準了。
這就是張居正和汪道昆的不同之處,張居正這一生,不夠勇敢,他總是妥協,汪道昆想的是把流入大明的白銀,全部轉化為固定資產,但現實執行中,能在有生之年達到七成的轉化率,張居正覺得可以跟列祖列宗交待了。
張居正覺得到那時候,他對得起道爺的環召之恩,隆慶皇帝的託付,和陛下的信任了。
“元輔還是厲害啊。”汪道昆稍加思索,就發現合該人家張居正當首輔。
長期的實踐讓汪道昆非常清楚大明官員的才能,他們可以在虛實之間靈活轉換,為了升轉,做點假賬輕而易舉,朝廷不可能直接派出緹騎四處察聞,官員之間也會緊密配合,一團花團錦簇之下,皆是虛妄。
本意是好的,執行壞了,是個偽命題,因為本意是好的是不成立的,很多問題,從一開始就是可以避免的,執行壞了,多數時候本意就是那樣。
這就是將工匠數量納入考成的妙處所在了。
工農人數將會直接關乎到商品數量,大明幾個市舶司的商貨數量,進出口的數目都是很明確的,這就限制了做假賬的規模,你這頭資產增殖折算白銀數直接上了天,那頭工匠數量增長几乎為零,這數字就不可信,兩個賬本都作假,可是出口數和進口數對不上,那麼朝廷追查就有了切入點。
牛皮吹上天,三本賬揭穿老底。
如果三本賬都作假呢?那大明朝廷要準備的不是反腐清汰,而是平叛。
王崇古瞄了一眼張居正,確切的知道,張居正這廝,不可為敵。在陛下鼎力支持的張居正眼皮底下搞小動作,還不如直接上吊乾脆。
主要是小時候的陛下,為了自己的皇位,支持張居正,長大了的陛下,還在支持張居正,王崇古現在的忠君體國,完全是怕,怕自己全家老小的小命、怕張居正、怕皇帝,當然也有那麼一點點,為了大明再次偉大的想法,只有一點點。
躲在屏風後面聽完全場的朱翊鈞,直呼元輔先生,果然還是這麼不可戰勝!
他可以放心的不務正業了。
至於偷聽,大明皇帝的偷聽能叫偷聽嗎?
朱翊鈞是個弘毅的人,只要張居正一日還在為大明再次偉大而努力,朱翊鈞就會一直支持他。
現在的大明已經完成了再次偉大的目標嗎?完全沒有,在永樂年間,大明在漠北瓦剌和林封了虜王,實際控制了奴兒干都司,東南方向,完成了對麓川王朝的清剿,設立了三宣六慰,王化交趾,六次南下西洋,設立舊港宣慰司,倭國國王被大明冊封,真正的萬國來賀。
朱棣用自己的一生,將大明的拓展到了國力的極限。
當下的大明,遼東在緩慢開拓,瓦剌和林甚至都不願意到大明來朝貢,當然大明也不可能讓他來朝貢,嘉峪關外七衛,已經完全脫離了大明的羈縻,成為了獨立的哈密王國,三宣六慰名存實亡,東籲王朝甚至敢攻擊大明,交趾承宣佈政司,現在還是安南國,倭國更是不服王化,舊港總督府還在跟果阿總督府交戰。
大明中興,任重而道遠,此時大明擁有的人口和生產力,遠超永樂年間,可以做到更好。
朱翊鈞哼著小曲去了北大營,操閱軍馬結束後,朱翊鈞回到了通和宮,收到了喜訊,李妃和劉妃終於檢查出了身孕,萬曆九年七月,兩個放下禮義廉恥一起伺候皇帝的兩個透明人,終於得償所願。
哪怕是日後不得寵了,膝下有個孩子也是極好的。
花鳥使馮保俯首說道:“陛下,禮部又催促後宮納妃嬪了,陛下眼下還沒補足九嬪,太后催促禮部,禮部是真的難做。”
“周德妃和冉淑妃在近前伺候著,暫且不納了。”朱翊鈞還是那個態度,大軍沒凱旋之前,不必再提,他看馮保還要說話,立刻說道:“這兩天,皇后要生產了,若是因為納妃嬪的事生悶氣,動了胎氣,可就不好了。”
周德妃和冉淑妃已經完成了產後恢復,恢復的極好。
王皇后王夭灼的第二胎已經到了預產期,有些胎位不正,朱翊鈞頗為緊張,雖然二胎比一胎要安全些,但還是危險。
朱翊鈞這幾日每日都會見解刳院的大醫官,一來詢問譚綸的病情,二來詢問王夭灼胎位不正的危險程度,在保大保小這個問題上,朱翊鈞選擇保大,如有必要,可以考慮剖腹產。
譚綸現在病情還算穩定,但是大醫官覺得譚綸可能撐不到大軍凱旋之日了,譚綸雖然已經糊塗了,但依舊心底有股氣撐著,他的潛意識裡還想等到大軍凱旋。
“皇后千歲這幾日胎動在減緩,不幾日就要臨盆了。”馮保彙報著坤寧閣來的消息。
朱翊鈞等了三天,七月初七,王夭灼要生產的消息,立刻傳到了通和宮的御書房,朱翊鈞批閱了手中奏疏之後,立刻就趕往了通和宮後院坤寧閣。
“大醫官,需要動手術嗎?”朱翊鈞詢問著陳實功的意見,胎位不正可能會導致難產,一旦情況惡化,就需要手術助產。
“昨日看診,應當是不需要的。”陳實功俯首說道:“若是需要,臣可以讓女醫倌來做。”
男女授受不親,大明解刳院培養了不少的女醫倌,這些女醫倌裡有一個格外的出類拔萃,已經給人做過七次剖腹產了,技術上和經驗上,都不是阻礙。
隨著生產時間的延長,朱翊鈞的額頭上出了一層汗,這是二胎,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比頭胎要快,隨著時間的推移,意外的可能在不斷的增大。
“保大。”朱翊鈞對著陳實功說道:“準備手術吧。”
“嗷嗚!嗷嗚!”嘹亮的啼哭聲突然從閣內傳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皇后千歲誕下公主,七斤四兩,母女平安。”穩婆從裡面急匆匆的走了出來賀喜。
“好好好!重重有賞!”朱翊鈞聽聞,面色大喜!李太后當年選中王夭灼,就是看重了王夭灼好生養,的確如此,骨盆這是先天優勢。
周德妃和冉淑妃彼此對視了一眼,都露出了個輕鬆的神情,王夭灼是後宮裡很特殊的存在,是大明後宮跟國事爭寵的主力。
(本章完)
張居正這話的意思,就非常明確了,工農是一體的,其本質上都是生產者,在階級中都是供養肉食者的窮民苦力斗升小民,生產者的數量和資產增殖的折銀,這兩個標準,就是考成法的實際標準了。
這就是張居正和汪道昆的不同之處,張居正這一生,不夠勇敢,他總是妥協,汪道昆想的是把流入大明的白銀,全部轉化為固定資產,但現實執行中,能在有生之年達到七成的轉化率,張居正覺得可以跟列祖列宗交待了。
張居正覺得到那時候,他對得起道爺的環召之恩,隆慶皇帝的託付,和陛下的信任了。
“元輔還是厲害啊。”汪道昆稍加思索,就發現合該人家張居正當首輔。
長期的實踐讓汪道昆非常清楚大明官員的才能,他們可以在虛實之間靈活轉換,為了升轉,做點假賬輕而易舉,朝廷不可能直接派出緹騎四處察聞,官員之間也會緊密配合,一團花團錦簇之下,皆是虛妄。
本意是好的,執行壞了,是個偽命題,因為本意是好的是不成立的,很多問題,從一開始就是可以避免的,執行壞了,多數時候本意就是那樣。
這就是將工匠數量納入考成的妙處所在了。
工農人數將會直接關乎到商品數量,大明幾個市舶司的商貨數量,進出口的數目都是很明確的,這就限制了做假賬的規模,你這頭資產增殖折算白銀數直接上了天,那頭工匠數量增長几乎為零,這數字就不可信,兩個賬本都作假,可是出口數和進口數對不上,那麼朝廷追查就有了切入點。
牛皮吹上天,三本賬揭穿老底。
如果三本賬都作假呢?那大明朝廷要準備的不是反腐清汰,而是平叛。
王崇古瞄了一眼張居正,確切的知道,張居正這廝,不可為敵。在陛下鼎力支持的張居正眼皮底下搞小動作,還不如直接上吊乾脆。
主要是小時候的陛下,為了自己的皇位,支持張居正,長大了的陛下,還在支持張居正,王崇古現在的忠君體國,完全是怕,怕自己全家老小的小命、怕張居正、怕皇帝,當然也有那麼一點點,為了大明再次偉大的想法,只有一點點。
躲在屏風後面聽完全場的朱翊鈞,直呼元輔先生,果然還是這麼不可戰勝!
他可以放心的不務正業了。
至於偷聽,大明皇帝的偷聽能叫偷聽嗎?
朱翊鈞是個弘毅的人,只要張居正一日還在為大明再次偉大而努力,朱翊鈞就會一直支持他。
現在的大明已經完成了再次偉大的目標嗎?完全沒有,在永樂年間,大明在漠北瓦剌和林封了虜王,實際控制了奴兒干都司,東南方向,完成了對麓川王朝的清剿,設立了三宣六慰,王化交趾,六次南下西洋,設立舊港宣慰司,倭國國王被大明冊封,真正的萬國來賀。
朱棣用自己的一生,將大明的拓展到了國力的極限。
當下的大明,遼東在緩慢開拓,瓦剌和林甚至都不願意到大明來朝貢,當然大明也不可能讓他來朝貢,嘉峪關外七衛,已經完全脫離了大明的羈縻,成為了獨立的哈密王國,三宣六慰名存實亡,東籲王朝甚至敢攻擊大明,交趾承宣佈政司,現在還是安南國,倭國更是不服王化,舊港總督府還在跟果阿總督府交戰。
大明中興,任重而道遠,此時大明擁有的人口和生產力,遠超永樂年間,可以做到更好。
朱翊鈞哼著小曲去了北大營,操閱軍馬結束後,朱翊鈞回到了通和宮,收到了喜訊,李妃和劉妃終於檢查出了身孕,萬曆九年七月,兩個放下禮義廉恥一起伺候皇帝的兩個透明人,終於得償所願。
哪怕是日後不得寵了,膝下有個孩子也是極好的。
花鳥使馮保俯首說道:“陛下,禮部又催促後宮納妃嬪了,陛下眼下還沒補足九嬪,太后催促禮部,禮部是真的難做。”
“周德妃和冉淑妃在近前伺候著,暫且不納了。”朱翊鈞還是那個態度,大軍沒凱旋之前,不必再提,他看馮保還要說話,立刻說道:“這兩天,皇后要生產了,若是因為納妃嬪的事生悶氣,動了胎氣,可就不好了。”
周德妃和冉淑妃已經完成了產後恢復,恢復的極好。
王皇后王夭灼的第二胎已經到了預產期,有些胎位不正,朱翊鈞頗為緊張,雖然二胎比一胎要安全些,但還是危險。
朱翊鈞這幾日每日都會見解刳院的大醫官,一來詢問譚綸的病情,二來詢問王夭灼胎位不正的危險程度,在保大保小這個問題上,朱翊鈞選擇保大,如有必要,可以考慮剖腹產。
譚綸現在病情還算穩定,但是大醫官覺得譚綸可能撐不到大軍凱旋之日了,譚綸雖然已經糊塗了,但依舊心底有股氣撐著,他的潛意識裡還想等到大軍凱旋。
“皇后千歲這幾日胎動在減緩,不幾日就要臨盆了。”馮保彙報著坤寧閣來的消息。
朱翊鈞等了三天,七月初七,王夭灼要生產的消息,立刻傳到了通和宮的御書房,朱翊鈞批閱了手中奏疏之後,立刻就趕往了通和宮後院坤寧閣。
“大醫官,需要動手術嗎?”朱翊鈞詢問著陳實功的意見,胎位不正可能會導致難產,一旦情況惡化,就需要手術助產。
“昨日看診,應當是不需要的。”陳實功俯首說道:“若是需要,臣可以讓女醫倌來做。”
男女授受不親,大明解刳院培養了不少的女醫倌,這些女醫倌裡有一個格外的出類拔萃,已經給人做過七次剖腹產了,技術上和經驗上,都不是阻礙。
隨著生產時間的延長,朱翊鈞的額頭上出了一層汗,這是二胎,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比頭胎要快,隨著時間的推移,意外的可能在不斷的增大。
“保大。”朱翊鈞對著陳實功說道:“準備手術吧。”
“嗷嗚!嗷嗚!”嘹亮的啼哭聲突然從閣內傳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皇后千歲誕下公主,七斤四兩,母女平安。”穩婆從裡面急匆匆的走了出來賀喜。
“好好好!重重有賞!”朱翊鈞聽聞,面色大喜!李太后當年選中王夭灼,就是看重了王夭灼好生養,的確如此,骨盆這是先天優勢。
周德妃和冉淑妃彼此對視了一眼,都露出了個輕鬆的神情,王夭灼是後宮裡很特殊的存在,是大明後宮跟國事爭寵的主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