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三十三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3頁)
戚繼光從來沒有忘記過陛下給他的許諾,而且從來沒有哪怕一次覺得陛下不會履行諾言,陛下是個狠人,戚繼光的練兵之法的嚴苛,天下皆知,初見陛下,陛下對自己要求更嚴,對自己狠的都是狠人,不出預料,陛下長大成人,成為了狠人大帝。
陛下九年如一日堅持到了現在,這是弘毅之士,弘毅之士的許諾,比泰山還重。
其實有不少人說他戚繼光愚忠,戚繼光從來都是嗤之以鼻,他們根本不懂,戚繼光這一生的夙願,不過就是四個字,國泰民安。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帶著陛下的佩刀離開了武英樓,朱翊鈞也一同來到了武英樓外的校場,沙場點兵之後,便是開拔,禮部尚書萬士和唸了一份很長很長的檄文,歷數了俺答汗的罪狀,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罪名,包括了萬曆元年,俺答汗入寇大同宣府長城,劫掠了高山、天成兩衛。
朱翊鈞還記得那天,他剛剛給戚繼光封了伯爵,楊博代表晉黨反對,張居正出面迴護,以輕啟誅心反駁了楊博的話,晉黨最終妥協,認可了那次的冊封,話音未落,大同府傳來了邊關被攻破,俺答汗跟長了翅膀一樣飛進了長城內,劫掠了高山、天成二衛,那一次,大同總兵馬芳被罷免,而後調京營做副總兵。
現在,馬芳和劉顯二人作為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在講武學堂養老。
朱翊鈞是個很記仇很記仇的人。
朱翊鈞來到了北土城的驛站,站在馳道的小鐵路上,緩緩的推動了下車轂,對著站在一旁的戚繼光說道:“戚帥,朕還是那句話,大明輸得起,力有不逮,可撤回大明,從長計議。”
戚繼光每次出征,朱翊鈞都會非常確切的告訴戚繼光,此番征戰允許戰敗,戰場上瞬息萬變,輸贏都很正常,勝負乃是兵家常事,這次打輸了總結教訓,贏回來就是。
大明從來不怕輸,把北虜拖入拼血條的那一刻,大明就贏了。
“俺答汗年輕時做不到,現在半截身子入了土,更做不到。”戚繼光頗為鄭重的說道:“臣若是輸了,也會把兒郎們帶回來的。”
戚繼光素來如此,對戰場有著極大的尊重,作為軍事領域的大師,他總是保持著一顆謙遜的心。
未慮勝,先慮敗,戚繼光考慮過自己戰敗,寧願寸功未立,也會把大部分的兒郎帶回來。
十年之期,剛到第九年,這就是朱翊鈞為了履行諾言的冗餘,在動武這件事上,朱翊鈞素來謹慎,料敵從寬,即便是俺答汗開出了高達來,打贏了這次,一年後,大明也能贏回來。
“那就祝將軍,奉武運之方昌!”朱翊鈞離開了車轂,說出了皇帝的祝福。
“大明軍,開拔!”戚繼光走上了大攆,抽出了皇帝賜下的佩刀,下了命令。
戚繼光的大攆在鐵馬之上,三馬之力的車頭,將會拉動大軍和輜重,至明皇陵,過居庸關,到宣府。
十萬京營這次共調動了三個騎營、九個車營、十二個步營,共計二十五個團營,八萬餘人,前往宣府,作為尖刀直插俺答汗的心臟,板升城。
宣府大同邊軍,將會派出五萬衛軍協同,而陝西寧夏延綏共計有五萬人從西北方向,對俺答汗圍追堵截,防止俺答汗向西突進。
再加上開平衛、應昌的協同,此戰,大明共計出動二十萬人。
朱翊鈞說到做到,金戈鐵馬,就要有鐵馬,說二十萬大軍,就是二十萬大軍。
朱翊鈞一直站在武英樓上,看著蒸汽機咆哮著冒著黑煙滾滾向前,大明的軍士背上了自己的行囊,排成一條長龍,跟隨著輜重向西而去,大明京營將分為前軍、中軍和後軍,三部分開拔,一天之內八萬人完成調動,三日後至居庸關,五日後抵達宣府。
大明精銳,一日可行軍三十里,但現在因為有了馳道和蒸汽機,大明軍一日可以行軍六十里,隨著蒸汽機的數量增多,和馳道的修築,大明軍的行軍速度會進一步提升。
“愚忠?那不是愚蠢,是忠於國朝、忠於君主、忠於內心,忠於自己的一生。”朱翊鈞看著大軍緩緩前行,對著張居正感慨萬千的說道。
岳飛不是愚忠,于謙不是愚忠,戚繼光更不是愚忠,因為他們知道,如果選擇反抗,損失最大的還是他們最在乎的國朝,他們想要做的事,再也不可能做到。
趙匡胤欺負了孤兒寡母得了江山,杯酒釋兵權,燕雲十六州就成了兩宋心口上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
是與非,對與錯,不過是各自立場的選擇。
“陛下聖明。”張居正看著遠去的身影,滿臉笑容的說道:“戚帥還是當初那個戚帥,從來沒有變過,他求的從來不是功名利祿,而是國泰民安。”
朱翊鈞頗為認可的點頭說道:“那朕本來準備等戚帥凱旋後,給戚帥晉公爵的,既然先生說戚帥不求功名利祿,那便不給了,哈哈。”
“陛下,名與器不可輕授。”張居正卻頗為鄭重,贊同了陛下這句玩笑話,張居正知道皇帝是在說玩笑話,但他卻在真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戚繼光,現在還太年輕了,公爵之位,張居正認為不可輕易授予。
“嗯?”朱翊鈞眉頭一皺,隨後舒展開來,搖頭說道:“先生真的是越發無趣了,當初教朕,這國事之大道,唯賞罰分明,戚帥征戰有功,該封就得封。”
說到底,還是張居正更在乎朱翊鈞這個繼承人,而不是戚繼光這個過去的門下,在戚繼光有可能威脅到皇權的時候,張居正選擇了陛下。
張居正面色複雜,國事唯賞罰分明,的確是他一貫的主張,他這是結結實實的吃了一記迴旋鏢,這些年他吃了太多的迴旋鏢了,多少有些習慣了,他低聲說道:“陛下,成國公朱希忠卒,追封定襄王,以王爵禮下葬,時至今日仍然是被士林攻訐,戚帥已經是遷安侯了,若是封公,這京營總兵便不能再擔任了。”
“臣也是為了戚帥好。”
走到戚繼光這個地位,爵位和兵權只能選一個。
大將軍戚繼光,那可是朝中科道言官的禁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戚繼光再也沒有出現在彈劾的名單上了,因為戚繼光真的有十萬銳卒就在京師。
“這司馬氏一家,真的是流毒無窮,流毒無窮!”朱翊鈞聽聞面色數變,甩了甩袖子,極為嫌棄的說道。
司馬懿那麼大歲數了,還折騰出了高平陵之變,控制了曹魏的軍政,司馬懿搞這出,後面能打的將領,都跟著一起遭罪。
(本章完)
陛下九年如一日堅持到了現在,這是弘毅之士,弘毅之士的許諾,比泰山還重。
其實有不少人說他戚繼光愚忠,戚繼光從來都是嗤之以鼻,他們根本不懂,戚繼光這一生的夙願,不過就是四個字,國泰民安。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帶著陛下的佩刀離開了武英樓,朱翊鈞也一同來到了武英樓外的校場,沙場點兵之後,便是開拔,禮部尚書萬士和唸了一份很長很長的檄文,歷數了俺答汗的罪狀,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罪名,包括了萬曆元年,俺答汗入寇大同宣府長城,劫掠了高山、天成兩衛。
朱翊鈞還記得那天,他剛剛給戚繼光封了伯爵,楊博代表晉黨反對,張居正出面迴護,以輕啟誅心反駁了楊博的話,晉黨最終妥協,認可了那次的冊封,話音未落,大同府傳來了邊關被攻破,俺答汗跟長了翅膀一樣飛進了長城內,劫掠了高山、天成二衛,那一次,大同總兵馬芳被罷免,而後調京營做副總兵。
現在,馬芳和劉顯二人作為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在講武學堂養老。
朱翊鈞是個很記仇很記仇的人。
朱翊鈞來到了北土城的驛站,站在馳道的小鐵路上,緩緩的推動了下車轂,對著站在一旁的戚繼光說道:“戚帥,朕還是那句話,大明輸得起,力有不逮,可撤回大明,從長計議。”
戚繼光每次出征,朱翊鈞都會非常確切的告訴戚繼光,此番征戰允許戰敗,戰場上瞬息萬變,輸贏都很正常,勝負乃是兵家常事,這次打輸了總結教訓,贏回來就是。
大明從來不怕輸,把北虜拖入拼血條的那一刻,大明就贏了。
“俺答汗年輕時做不到,現在半截身子入了土,更做不到。”戚繼光頗為鄭重的說道:“臣若是輸了,也會把兒郎們帶回來的。”
戚繼光素來如此,對戰場有著極大的尊重,作為軍事領域的大師,他總是保持著一顆謙遜的心。
未慮勝,先慮敗,戚繼光考慮過自己戰敗,寧願寸功未立,也會把大部分的兒郎帶回來。
十年之期,剛到第九年,這就是朱翊鈞為了履行諾言的冗餘,在動武這件事上,朱翊鈞素來謹慎,料敵從寬,即便是俺答汗開出了高達來,打贏了這次,一年後,大明也能贏回來。
“那就祝將軍,奉武運之方昌!”朱翊鈞離開了車轂,說出了皇帝的祝福。
“大明軍,開拔!”戚繼光走上了大攆,抽出了皇帝賜下的佩刀,下了命令。
戚繼光的大攆在鐵馬之上,三馬之力的車頭,將會拉動大軍和輜重,至明皇陵,過居庸關,到宣府。
十萬京營這次共調動了三個騎營、九個車營、十二個步營,共計二十五個團營,八萬餘人,前往宣府,作為尖刀直插俺答汗的心臟,板升城。
宣府大同邊軍,將會派出五萬衛軍協同,而陝西寧夏延綏共計有五萬人從西北方向,對俺答汗圍追堵截,防止俺答汗向西突進。
再加上開平衛、應昌的協同,此戰,大明共計出動二十萬人。
朱翊鈞說到做到,金戈鐵馬,就要有鐵馬,說二十萬大軍,就是二十萬大軍。
朱翊鈞一直站在武英樓上,看著蒸汽機咆哮著冒著黑煙滾滾向前,大明的軍士背上了自己的行囊,排成一條長龍,跟隨著輜重向西而去,大明京營將分為前軍、中軍和後軍,三部分開拔,一天之內八萬人完成調動,三日後至居庸關,五日後抵達宣府。
大明精銳,一日可行軍三十里,但現在因為有了馳道和蒸汽機,大明軍一日可以行軍六十里,隨著蒸汽機的數量增多,和馳道的修築,大明軍的行軍速度會進一步提升。
“愚忠?那不是愚蠢,是忠於國朝、忠於君主、忠於內心,忠於自己的一生。”朱翊鈞看著大軍緩緩前行,對著張居正感慨萬千的說道。
岳飛不是愚忠,于謙不是愚忠,戚繼光更不是愚忠,因為他們知道,如果選擇反抗,損失最大的還是他們最在乎的國朝,他們想要做的事,再也不可能做到。
趙匡胤欺負了孤兒寡母得了江山,杯酒釋兵權,燕雲十六州就成了兩宋心口上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
是與非,對與錯,不過是各自立場的選擇。
“陛下聖明。”張居正看著遠去的身影,滿臉笑容的說道:“戚帥還是當初那個戚帥,從來沒有變過,他求的從來不是功名利祿,而是國泰民安。”
朱翊鈞頗為認可的點頭說道:“那朕本來準備等戚帥凱旋後,給戚帥晉公爵的,既然先生說戚帥不求功名利祿,那便不給了,哈哈。”
“陛下,名與器不可輕授。”張居正卻頗為鄭重,贊同了陛下這句玩笑話,張居正知道皇帝是在說玩笑話,但他卻在真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戚繼光,現在還太年輕了,公爵之位,張居正認為不可輕易授予。
“嗯?”朱翊鈞眉頭一皺,隨後舒展開來,搖頭說道:“先生真的是越發無趣了,當初教朕,這國事之大道,唯賞罰分明,戚帥征戰有功,該封就得封。”
說到底,還是張居正更在乎朱翊鈞這個繼承人,而不是戚繼光這個過去的門下,在戚繼光有可能威脅到皇權的時候,張居正選擇了陛下。
張居正面色複雜,國事唯賞罰分明,的確是他一貫的主張,他這是結結實實的吃了一記迴旋鏢,這些年他吃了太多的迴旋鏢了,多少有些習慣了,他低聲說道:“陛下,成國公朱希忠卒,追封定襄王,以王爵禮下葬,時至今日仍然是被士林攻訐,戚帥已經是遷安侯了,若是封公,這京營總兵便不能再擔任了。”
“臣也是為了戚帥好。”
走到戚繼光這個地位,爵位和兵權只能選一個。
大將軍戚繼光,那可是朝中科道言官的禁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戚繼光再也沒有出現在彈劾的名單上了,因為戚繼光真的有十萬銳卒就在京師。
“這司馬氏一家,真的是流毒無窮,流毒無窮!”朱翊鈞聽聞面色數變,甩了甩袖子,極為嫌棄的說道。
司馬懿那麼大歲數了,還折騰出了高平陵之變,控制了曹魏的軍政,司馬懿搞這出,後面能打的將領,都跟著一起遭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