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一章 讀書人最是擅長,殺人不見血(第2頁)

    高拱在隆慶六年六月,陳五事疏,要徹底敲掉司禮監,皇帝由內廷伸到外廷的獠牙,李太后直接發瘋,繞過了內閣直下懿旨,把高拱給罷免了,讓他立刻滾蛋回家,不得在京師逗留。

    “也就只能罵兩句出出氣,我們這些宦人,終究都是些小人,成不了治人者君子,坐在這裡也就只能罵罵人了,宦官也就伺候伺候陛下,還能幹什麼呢?這國家大事,還是得骨鯁正臣、忠義之士處置,我們宦人其實做不了太多。”馮保嘆了口氣,宦官自有自己的侷限性。

    即便是鄭和、劉永誠、汪直這類有軍事天賦的軍將,也無法-->>
                                         
得到普遍認可,鄭和和劉永誠的侯爵爵位是什麼,已經無人得知了。

    馮保很清楚,即便是登了大雅之堂,生活在皇宮裡的宦官,對國勢能造成多大的影響?最後還是要落到這些盤根錯節的文官身上。

    馮保忽然想起了五代十國時候的南漢,南漢後主劉繼興來,這個劉繼興下旨百官,如果不把自己騸了不能當官,結果南漢國內,兩萬士大夫直接揮手一刀,就把自己給騸了,成了閹人繼續做官。

    這也不失為一種辦法,得不到廣泛認可,那就把大家都變成閹人,不就可以了嗎?

    到時候就說是他馮保上的讒言。

    大明皇權自嘉靖二十一年後就被牢牢的約束到了皇宮的高牆之內,道爺的後半生和隆慶皇帝的六年,皇帝真的有權力嗎?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是司禮監四處撕咬,也不過是無用功罷了,

    張居正的新政的核心為: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大明皇帝沒有權力,所以才要遵主上威福之權;大明吏治糜爛,所以才要用考成法課吏治;大明賞罰不明,忠義之士得不到重用,朝中佞臣當道,所以才要信賞罰;大明政出多門,政令體系混亂,才要一號令為主。

    諷刺的是,是張居正把皇權從高牆之中放了出來,萬曆皇帝才有了清算張居正的權力。

    朱翊鈞看完了萬士和呈送的文牘,大明失去了最好的時機去幹涉安南,現在安南在名義上屬於大明,更沒有出手的機會了。

    “先生,有什麼好辦法嗎?”朱翊鈞拿起了桌上的茶杯,喝了口白開水,他雖然經常熬夜,但不怎麼喜歡喝茶,都是喝白開水,他倒是想聽聽張居正對安南處置辦法。

    張居正笑了笑,陛下很好懂,只要這麼問,證明陛下的想法早就成熟了,不過是問政,看看太傅的法子好不好。

    “臣有辦法,就一句話,抽乾他們的糧食,吸乾他們的命,而後弔民伐罪。”張居正俯首說道。

    張居正此言一出,廷臣們驚駭無比的看向了張居正,就連月臺上神遊天外的潞王朱翊鏐都目瞪口呆的看著張居正,下意識的後退了一步,才用力的大喘氣了幾口,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這讀書人,果然可怕至極!

    “如何抽乾他們的糧食?”譚綸眼神立刻亮了,他立刻問道。

    “大司馬,安南國絕對不是鐵板一塊,咱大明都不是鐵板一塊,他們安南憑什麼呢?”張居正平靜無比的說道。

    譚綸連連點頭的說道:“那是自然,安南僭朝裡,那是幾大家族斗的你死我活,黎、莫、阮等等,伱方唱罷我登臺;到了地方,那更是土司遍地,誰也不服誰,朝廷的政令,向來得不到什麼執行,就我所知,南衙、福建、尤其是兩廣,不少的遮奢戶,都在安南有大片的土地。”

    “這就是了,抽乾糧食,就是去那邊買糧食,大明缺糧,安南糧賤,北衙糧貴。”張居正這才開口說道。

    譚綸眉頭一皺,疑惑的問道:“那安南的遮奢戶們,憑什麼賣給我們呢?安南僭朝總不能放任不管吧。”

    抽乾糧食好理解,民以食為天,沒了糧食,安南必亂,大明弔民伐罪武力介入的機會就來了,可是你要買,安南僭朝就肯賣了嗎?

    朱翊鈞看著譚綸,開口說道:“那自然是自由貿易了。”

    “嚯!”譚綸猛地站了起來,而後眨了眨眼,開口說道:“好好好!正是如此!”

    一切都說得通了。

    安南地方的利益和安南僭朝的利益不完全一致,地方的遮奢戶們想賣,僭朝不讓,那必然需要一個由頭去反對朝廷的政令,自由貿易,無疑是一種上佳的理由,大明有自己的風力言論,安南就沒有了嗎?只需要引導一下,在利益的驅動下,自由貿易,毫無疑問是一杆大旗!

    -->>
                                         
“只要抽乾了他們的糧食,他們自己就把自己的命抽乾了,先生大才!”譚綸興奮無比的說道。

    這是一個可以實現的戰略,雖然時間稍微久了點,但絕對可以實現,不得不說,張居正的心,是真的狠毒。

    張宏伸出了兩隻手,抓著中書舍人的手,看看聽聽就得了,就不要在起居注上留下隻言片語了,瞎寫八寫,得罪了張居正,張居正不收拾這兩個中書舍人,有的是人收拾,比如陛下,陛下從不避諱在這種事上出手。

    兩個中書舍人處於驚駭之中,他們敬重的元輔太傅,真的如同傳聞中的一樣,心狠手辣。

    再聯想到漕糧箱這東西是張居正搗鼓出來的,稍微想想,就不寒而慄,這是早有預謀,早有準備,日思夜想之事,中書舍人直接汗流浹背了。

    果然是張居正,做的事兒,沒有任何事是多餘的。

    “先生,這是不是過於激進了些?”朱翊鈞端著手,開口問道。大明皇帝狠狠的吃了一記迴旋鏢,以前,都是張居正拉著皇帝,不讓皇帝太激進,現在是朱翊鈞拉著張居正不要太激進。

    張居正在勸陛下不要激進的路上,走出了一條新道路,只要比陛下更激進,陛下自然會折中。

    這一記迴旋鏢,又準又狠,朱翊鈞一開口,就把自己給打蒙了,張居正果然是張居正。

    “陛下以為該怎麼辦呢?”張居正俯首問道。

    “朕打算扶持一下老撾、暹羅,對安南形成威脅,在軍事衝突中,他必然尋求大明的幫助,就像是琉球國王尚久,為了躲避戰禍,跑到了大明,參考琉球解決辦法。”朱翊鈞開口說道。

    君主離線制,是朱翊鈞一個想法。

    大明解決琉球問題,是在倭國南下倭寇燒殺搶掠之中,大明弔民伐罪,派遣水師前往,無論是騙,還是尚久主動,反正尚久到了大明,就回不去了,朱翊鈞可是一年給了尚久五萬兩,讓他吃喝玩樂,尚久玩的十分開心,此間樂,不思琉球。

    朱翊鈞的手段更加溫和一些。

    “陛下,安南不是琉球,琉球滿打滿算不過三十萬眾,安南在萬曆四年,魚鱗黃冊,就超過了九百萬人。”張居正沒有過多的反對,陛下的確是個柔仁的人,願意給機會,但那是對一些還有得救的人,而且得是大明人,他相信,他說的陛下一定能懂是什麼意思。

    張居正也不便過多的反對陛下的主張,陛下的溫和辦法,如果能解決,自然極好,解決不了,大不了,就再打一次,這種滅國之戰,哪有一次就能梳理乾淨?雄如成祖文皇帝,還讓英國公張輔親自去了兩趟,才算是安穩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