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2頁)
真的是臭不要臉,偷東西都一聲不吭。
萬士和也有話說,讀書人的偷叫偷嗎?
“陛下,格物院和欽天監進行了十七次的測算,從洪武年間到萬曆初年,其中觀測最為詳實,離現在最近的五次,分別為隆慶六年六月十日的日食、萬曆三年五月十日月食、萬曆元年十二月初八月食、-->>
萬曆六年四月初二的月食,進行了測算的比較,推算的數字和觀測的數字,完全吻合。”朱載堉說了一大堆的話,對於不瞭解天文學的諸位明公而言,他們其實不明白這其中的意義,只知道更加準確了一些。
可這是格物院幾年的春秋,才做出的進步,這背後是無數個日夜的辛苦和數以數十萬次的計算,最終得到的結果。
朱翊鈞看著朱載堉的進《萬曆曆書》表,拿出了一個算盤,開始撥弄算盤。
大明的《大統歷》對五次日食和月食的推算時間,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偏差,甚至多次出現了誤報,也就是推測不準,而朱載堉自己本人的推算法,和觀測差距二十一分鐘,要比西法推算,準確了四十三分鐘,而大明《萬曆曆書》的推算時間,和實際觀測,完全一致。
算法的精準度上,萬曆曆書大於朱載堉本人算法,大於西法大於大統歷。
在食分、初虧、食甚、復圓的時間上,朱載堉本人推算法和西法相差不多,可集齊了格物院格物博士之力彙編的萬曆曆書,則準確無誤。
對於日食發生程度的角度,也是做到了分秒不差的地步。
“陛下,臣有勘誤,大明儒學士總是在說,萬曆曆書是泰西天學歷書,是西法,這是不符合事實的一種說辭,即便是拋開泰西曆法不談,臣的律歷也比西法準確,這是大明的歷書,臣以為,西法不妨於兼收,諸家務取而參合。”朱載堉對這種流言頗為惱火!
萬曆曆書的修撰,是大明皇家格物院的集體努力,西法的確有一些作用,可朱載堉本人的律歷,也要比泰西更加準確一些,怎麼就可以看做是西法?
鼓譟這種風力輿論,顯然是想要反對大明新的歷法的推行。
“朕知道,朕知道,皇叔莫急,朕的御書房裡,並沒有收到這種奏疏。”朱翊鈞笑著擺手說道。
在坊間鼓譟也就罷了,若是拿到皇帝面前這麼攻訐萬曆曆書,朱翊鈞一定會給那個人一個大逼鬥。
大明皇家格物院,一百餘名格物博士的努力,被他們用一句西法,就給否定了,賤人、賤己、輕賤大明。
“以集體一等功賞牌規制,一體恩賞大明格物院格物博士。”朱翊鈞查看了所有的測算題目後,對朱載堉的工作,做出了最高規格的恩賞,集體一等功賞,等同於滅國功勳。
大明的滅國功勳之中,倭國的令制國不算一國,整個倭國算是一國,在五等功功賞牌的政令推行至今,這是唯一一次大明皇帝恩賞出了一等功賞。
曆法準確與否,直接決定了窮民苦力一年收成。
住在城裡的老爺少爺們,其實對種地並不瞭解,大明收糧食的季節,叫做搶收,不是和人搶收,而是和老天爺搶收,天氣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了收成,而且崗漠地的土地極為貧瘠,收成的時間更多,搶收就成了農忙的原因之一。
節氣更加準確,代表著大明百姓們可以更加準確的安排農桑的灌溉和收穫。
種田的農戶已經忍受了朝廷的藁稅、地主的谷租、鄉賢們的朘剝私求,可如果這些糧食,因為曆法不準確,導致一年的辛苦都爛在了地裡,那才是欲哭無淚,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悲痛。
朱翊鈞在西苑寶岐司親事農桑,也曾經到田間地頭親事農桑,這是他的不務正業,就種地這塊,十分不客氣的說,張居正都不如朱翊鈞懂得多。
朱翊鈞不認為他的恩賞過於恩厚,窮民苦力的抗風險能力幾乎沒有,失地百姓的增多,的確是縉紳們兼併所致,也有曆法不準的問題所在,曆法不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抗風險能力,直接歸零。
歷史的車輪來到了大明朝時候,皇權已經不怕勢要豪右,勢要豪右已經不是世家天下時候,能夠左右天命了,大明的皇權,唯獨怕百姓們走投無路,因為大明因此而建立。
r>
高迎祥高闖王沒能打進京師,把大明皇帝的腦袋擰下來當球踢,李自成李闖王,這第二代闖王,真的在崇禎十七年,打進了京師,滅亡了大明。
“陛下聖明。”張居正一看朱載堉的神情就知道,朱載堉打算拒絕,張居正直接堵了朱載堉的話,不必拒絕。
這個一等功賞,從設立之初,制定的超高標準,就沒打算發出去,現在恩賞給了朱載堉。
標準的制定,如果是侷限於某種特殊條件,顯然是為了某些人專門開的門,而標準的制定,高不可攀,那就代表著從來沒打算讓人入門。
一等功賞,就是這個高不可攀的門檻,大明英國公府以滅安南封公的超高門檻。
朱載堉有些懵,顯然,大明皇帝要發一等功賞的奇功牌,是提前和張居正溝通過的,張居正贊同了陛下的突破常規的胡作非為。
“臣叩謝陛下聖恩。”朱載堉只能甩了甩袖子,領了這份潑天的富貴,一等功賞牌的恩賞規格,比免死金牌還要好使,只要不謀反,基本不會被陛下扔到天牢裡。
這是格外的恩榮。
在崇禎六年時,耿定向的徒孫,焦竑的弟子徐光啟,就修好了《崇禎曆書》,長達十年的崇禎歷爭開始了,在崇禎十六年的時候,徐光啟的《崇禎曆書》在多次月食和日食中,表現極好,終於在崇禎十六年推而廣之。
崇禎十七年,崇禎皇帝吊死在了煤山之上,大明亡國。
在韃清近三百年的國運中,清廷的欽天監,十分聰明的進行了技術封存,完全照抄徐光啟的崇禎曆書關於日食和月食的推算,只在康熙年間出錯過一次,還是欽天監的官員抄錯了。
“馮大伴,將此進表,送到偏殿第一個櫥櫃裡。”朱翊鈞將手中《萬曆曆書》的進表遞給了馮保,偏殿櫥窗裡的東西,可是朱翊鈞死後帶到棺材裡的書證,會用松香琥珀法保存的鐵證。
“張大伴,差遣小黃門,將萬曆曆書一百八十三卷,送往太廟,朕帶著皇叔,去太廟祭拜列祖列宗。”朱翊鈞站起身來,萬曆曆書自然要去太廟告訴祖宗,而後刊行天下。
這也是朱載堉這個庶皇叔,第一次走進大明太廟之內祭拜。
作為鄭王府這個小宗,是沒有資格到太廟裡祭奠的,朱載堉要祭拜都是在皇宮內廷的常祭祠堂裡,太廟祭祖,是一種殊榮。
在某個瞬間,朱翊鈞其實特別想借著這次太廟祭祖,給朱載堉一個嫡皇叔的身份,但是一想到大明嫡皇叔的厄運,皇帝收起了這個想法,還是庶皇叔的好。
一個嫡四叔朱棣造反成功,成功登基,一個嫡二叔朱高煦造反不成,被宣宗皇帝給火熾銅鎔,摁在銅鼎裡給活活燒死了。
永樂末年的奪嫡,毫無溫情可言。
朱翊鈞帶著朱載堉來到太廟祭祖,第一次來到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