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三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


    孔聞音當然知道衍聖公的好處,但是這個名頭,孔聞音真的不想背,南宗和北宗鬧決裂要追溯到近三百年前,南孔讓爵給北宗,自此之後,南宗就不想和北宗有一毛錢的關係!

    你要楷木像,我可以給你,但是你讓我跟你一家人,那南孔是絕不願意的。

    北宗投降了胡元修了降表之後,南宗早就不認北宗這門親戚了。

    孔聞音拒絕了衍聖公的名頭,南宗的聲望就立刻的達到了頂點,賤儒們再次對南宗進行了一番吹捧,即便是孔聞音在西安門外,罵的他們狗血淋頭,但正如孔聞音說的那樣,賤儒們需要一個高高舉起的虛化的孔聖人,為他們做的孽背書,就像泰西世界裡,那些個神父們總是喜歡一邊祈禱一邊玩小男孩一樣。

    朱翊鈞來到了繁忙的六月,每年六月,都是朱翊鈞要接見外使的日子,因為到了大明海港到港的頻繁期。

    安東尼奧的大船在五月末已經在松江新港停靠,讓人十分遺憾的是,一艘五桅過洋船沒有挺過大西洋可怕的海浪,永遠沉沒在了無垠的大海之中,可安東尼奧依舊在松江下了一大筆的訂單,要購買新的五桅過洋船。

    安東尼奧是一個經驗十分豐富的船長,在那樣的海浪中,如果是過去的西班牙大帆船,早已經全都船毀人亡了,怎麼可能只有一艘沉沒?大明的船隻在安全性上經受起了滔天巨浪的考驗。

    安東尼奧再次停靠在了新港,而船上還有一些特殊的人,他們是大明的使者,徐階的逆子徐璠,張居正的逆徒高啟愚,這兩個人帶著三十餘人的團隊,在泰西參加了大旅行活動,在萬曆六年六月,正式回到了故土。

    萬曆六年五月初五,大明收到了有俺答汗順義王印信的盟書條約,朱翊鈞藉著戚繼光提出的苛刻條件,被俺答汗全盤接受,唯恐大明抓著他出兵應昌的事情不放,朱翊鈞並沒有見俺答汗的使者,因為這次不是忠順夫人入京。

    根據墩臺遠侯的情報,俺答汗因為長子僧格的死,已經跟三娘子鬧翻了,雖然表面上還是和和氣氣,可是幾乎已經到了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的地步,所有人都知道僧格的死不是個意外,所有人都知道僧格的死,和三娘子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俺答汗也知道,可是俺答汗無法和三娘子撕破臉。

    大明的立場非常明確,大明朝廷更傾向於三娘子提出的和解方案,更傾向支持三娘子,而不是俺答汗這個順義王,俺答汗老糊塗了已經不穩定了。

    俺答汗的右翼諸部所有的鐵鍋、鹽巴、茶葉,都由三娘子供應,而右翼所有的羊毛生意,都是三娘子的人在負責和大明溝通,包括定價。三娘子為了做到這些,甚至把自己的妹妹送給了鴻臚寺卿陳學會,才打開了對話的通道,才能入京朝見。

    俺答汗抓著大部分的兵權,而三娘子抓著財權,因為財權而獲得了一部分兵權,還有絕大多數的政治權力,忠順夫人現在幾乎已經把俺答汗給架空了,如果俺答汗知道有今天,決計會後悔當年征伐瓦剌部時候見色起意。

    俺答汗的右翼現在處於一種激烈的頂層衝突之中,如同坐在一個火藥桶上,等待著點燃的那一天,這個時候,所有人都不敢擅動,這個時候,就苦了土蠻汗。

    韃靼宗主大汗土蠻汗,孛兒只斤·圖們,最近是真的心裡發苦。

    春天的時候,大明雲集在應昌的精兵建好了軍寨,而後就有了調動的跡象,土蠻汗只能籌措做了兩手準備,繼續西進還是和戚繼光再次鬥法,大明軍仍要進軍的消息,傳的有鼻子有眼的,畢竟大明的兵部尚書譚綸也到了應昌府,結果傳了一個春天,戚繼光也窩在應昌,動都沒動。

    土蠻汗要準備迎接戚繼光的征伐,這自然耽誤了生產生活,本就是逃荒的左翼,生活更加苦楚,再加上應昌之戰,損兵折將,一時間左翼諸部逃亡的人越來越多,有的逃往了俺答汗,有的則逃往了大同宣府,畢竟大同宣府胡漢雜居,跑進-->>
                                         
去等著大明皇帝大赦天下成為一個大明人。

    最離譜的還有逃往應昌府的!

    應昌府可是戚繼光親自駐紮之地,跑過去送死嗎?可還有近兩萬人逃去了應昌,戚繼光等人也是有點懵,猛虎在草原上捕獵,獵物逃了一段時間突然就掉頭要投靠,這猛虎也得猶豫一下,最後才弄明白原因,這都怪侯於趙。

    侯於趙在彰武屯田的時候,適合耕種的土地開墾,不適合耕種的土地則放羊,但是需要放羊倌,這些個胡人放羊是一把好手,侯於趙就把這些胡人編民齊戶,也就是說參與到墾荒,就可以少走彎路,不用等大明皇帝特赦,直接獲得大明身份!

    戚繼光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也是哭笑不得,只能把這些人給分批接納。

    戚繼光這一開關放人入關,土蠻汗的日子就更苦了!!

    因為又有更多的人跑去了應昌投靠,這一下子土蠻汗又損失了萬餘人丁,這頭被右翼提防擠兌,那頭戚繼光在磨刀霍霍,受了兩頭夾板氣的土蠻汗,心一橫,腳一跺,直接派自己的長子布延,到京師去覲見了,與其說是議和,不如說是投降。

    土蠻汗打算投降了,他打算看看大明給出的投降條件,如果不是讓他死,他就直接投降。

    萬曆六年六月十五日,徐璠、高啟愚、安東尼奧等人乘坐水翼帆船抵達了天津衛,泰西特使黎牙實,前往天津衛接安東尼奧入京來,朱翊鈞在六月十六日,在文華殿上,宣見了徐璠和高啟愚。

    大明的變化真的非常非常大,徐璠回到了松江府,要回家一趟,結果卻被告知自己的家沒了,把徐璠給嚇夠嗆,直到了解到了詳情才知道,原來是遷了富戶入京。

    而入京之後的徐璠,到了通州就看到了從朝陽門一直延綿到通州的民舍,一望無際,根本看不到邊際,而從通州到朝陽門的官道驛路也進行了地面硬化,繁華這個詞,第一時間躍入了徐璠的腦海之中。

    相比較在泰西大旅行這幾年見到的城邦,大明的城市完全就是個龐然大物,一個百萬的大城池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為了面對這些新出現的問題,大明各級衙門,可謂是忙的頭暈眼花。

    朱翊鈞在第一時間,只讓宣見了徐璠和高啟愚。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徐璠和高啟愚帶領著三十餘人的使團上殿朝見。

    朱翊鈞手虛伸,滿臉笑意的說道:“免禮,平身。”

    “臣等自泰西歸來,有航海札記獻上,還請陛下過目。”徐璠和高啟愚從袖子裡一人拿出一本厚重的航海札記,朱翊鈞拿到了兩本札記,聞到了一股墨香味,裡面都是蠅頭小楷,是宮閣體,每一個字的大小都幾乎相同,顯然是後來謄抄的。

    “原本呢?”朱翊鈞合上了這兩本札記,朱翊鈞要看原件。

    徐璠和高啟愚的出使遊記、航海札記,每年都會通過大帆船送到京師來,所以這些就是早就謄抄好的。

    徐璠和高啟愚互相看了一眼,徐璠才俯首說道:“在會同館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