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2頁)
朱翊鈞上次打了朱翊鏐,李太后雖然很心疼,但沒說什麼,這一次,潞王看似也是胡鬧,就是鬥狠,他和他的勳衛們也都在互相對練,贏的有賞賜,輸的有懲罰,這就符合朱翊鈞的要求了。
潞王上次捱打,是因為他苛責下人,而且只有威罰,沒有恩賞,賞罰分明才能御下,顯然潞王在不斷的成長,而朱翊鈞也對潞王的教育非常上心。
廷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潞王本來要送到宜城伯府去讓張居正親自培養,因為王錫爵和張居正親自陳情,最終沒能成行,讓小皇帝的教育潞王,有過之無不及,比張居正的操練更加狠厲。
還不如送去宜城伯府呢。
朱翊鈞可是少年組的天下第一高手,教一教弟弟怎麼做人的手段,還是有的。
“明歲起,官刻本四書五經,以先生註解為準,就是朕讀的那一版,鄉試、會試和殿試,增設算學,先生走後,整飭學政之事,諸位明公打算置之不理嗎?”朱翊鈞的語氣變得冷厲了幾分,六月酷熱,廷臣們卻感受到了冰冷刺骨的寒意。
張居正的新政很多,每一本都在文華殿偏殿的櫥窗裡放著,按照皇帝當初和張居正的約定,萬曆五年之後的學政教科書要以皇帝用的這一版官刻本為準,之前朱熹註解版為標準,現在以張居正註解為標準。
這個標準的改變,其實很難達成,張居正離朝後,廷臣們都當不知道,他們寧願去推漕糧海運之事,也不願意參與到這件事中,這可是要被仕林罵到死的政令。
張居正的學問自然好,張居正的註解,皇帝用過都說好,但是張居正的註解,確實是有些離經叛道。
對於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都有形而上和形而下兩種註解,這種基於矛盾說的註解,本身就在否定聖賢,否定至聖先師,因為矛盾說最根本的大道,就是矛盾相繼之下,萬物都在不斷的因為矛盾而發展。
可是儒家最講究的就是法三代之上,就是祖宗成法,就是墨守成規。
整飭學政,哪怕殺幾個提學官呢,也好過改變解釋規則。
張居正的註解,也可以不學,只要不參加科舉,不學也罷,沒人硬逼著,但是讀書不參加科舉,那為什麼要讀書?
顯而易見,朱翊鈞打算強行推行,科舉改革,需要改變對知識的解釋,同樣要增加算學,進一步推動度數旁通。
“諸位明公一臉為難,是準備裝聾作啞了?”朱翊鈞的語氣更加冰冷,大家都不提,朱翊鈞作為皇帝已經提出來了,這幫廷臣還不言語,這就是用沉默來反對。
不贊同的表達方式有很多,沉默也會是一種。
“陛下,臣以為並無不可。”戚繼光作為大將軍,作為武將,他是戎事上謹言慎行,政務上,一言不發,作為京營的大將軍,戚繼光坐在文華殿裡,大多數時間都是極為沉默。
但是在皇帝需要的時候,他會告訴陛下,京營十二萬軍兵,堅定的站在陛下的身後,陛下擁有隨時掀桌子的能力。
戚繼光雖然不明白為何連廷臣們都不太贊同,但是如果陛下覺得有必要,那就去做,將反對者在物理意義上消滅,那就不會再有反對的聲音。
朱翊鈞露出了一個笑容,看著戚繼光說道:“戚帥稍安勿躁,廷臣們又沒有伏闕,又沒有逼宮。”
廷臣們到底有沒有逼宮?如此沉默,是不是逼宮,還不是陛下一句話的事兒?
張居正、戚繼光,文武輔弼之臣。
俞大猷在旁邊笑了笑,看了一圈,也沒說話,有的時候,沉默也是一種贊同,戚繼光以勳戚之上的武勳身份表態,俞大猷不反對,就是贊同。
“陛下容稟,這加算學是早就說好的,臣以為極好,大明度數旁通以來,萬物有了經常,可謂是大明之幸,臣為陛下賀,為大明賀。”王國光首先贊同了科舉加算學,萬曆五年後科舉加算學,早在萬曆二年殿試之後,就是廷議敲定的事兒,廷臣們沒有意見。
“大司徒的意思是,先生註解的四書五經為官刻本,暫不推行?”朱翊鈞眉頭緊蹙的問道。
“先生在朝也不會同意的。”王國光十分肯定的說道,也不再沉默,而是選擇了以張居正朋黨的身份表明立場,陛下要知識的解釋權,但是時機不到,要也沒用。
“正因為先生不在朝,所以才辦。”朱翊鈞也是寸步不讓,現行的官刻本四書五經,都是朱熹那套,心學都比朱熹那套有意義,至少心學還有人講知行合一,朱熹那套,就是完蛋玩意兒。
張居正的確反對,朱翊鈞之前在講筵的時候,曾經和張居正提到過這件事,張居正非常反對,雖然看似張居正被說服了,但張居正並沒有推動,顯然張居正有顧慮。
著書立說,寫一本矛盾說是一回事兒,而將自己註解的四書五經,定為官刻本,茲事體大,就不得不慎重了。
“陛下,王陽明走後,其弟子多為袖手清談之輩,乃是前車之鑑。”王國光見陛下要一意孤行,還是講出了張居正的顧慮,不是為了身後名,是怕學問廣泛傳播後,被曲解,如果被曲解,還不如直接當做帝王書,束之宮廷高閣,僅供皇嗣使用。
因為對立和統一這種哲學觀點,本身就很難被人接受,如果有必要,可以在翰林院進講,沒必要天下官刻。
這也是張居正的意見。
“所言有理,但是先生也說過,矯枉必過正,既然要矯正,那就做吧。”朱翊鈞認為王國光說的很有道理,可他不打算改變自己的想法,而是要繼續推行。
朱翊鈞在很多時候都要比張居正更加激進,而朝中最激進的則是譚綸,尤其是新政變法這件事上,朱翊鈞比張居正更激進,做事更加大開大合,講究大水漫灌。
這就是現在廷臣們的侷限性了,他們沒有行之有效的手段,來限制大明皇帝的決策。
事實上,整個大明朝都沒有這種糾錯機制,內閣和六科給事中的確可以封駁皇帝的詔書,這就是剛才王國光做的事兒,他在反對皇帝的政令,若皇帝選擇一意孤行,那就只能順從。
這是個君君臣臣的帝制天下,王國光能夠站出來跟皇帝頂兩句,已經是用盡了全力。
而張居正作為帝師,卻可以有效的限制住皇帝的一些決策,這是特殊時代背景,也就是主少國疑之下,張居正作為實質性的最高權力擁有者可以做到。
可惜,張居正人在西山摸魚,主打就是偷懶,皇帝真的把事情搞得一團糟,他再出來收拾也不遲。
朱翊鈞的政令最後在沒有人反對、也沒有太多贊同的情況下,通過了廷議。
譚綸摸出一本奏疏說道:“直隸巡按御史郭思極彈劾川沙把總任賢,隆慶年間在蘇州衛任職時,侵吞軍需,此為隆慶四年舊案,當時任賢此人在蘇州做鎮撫,侵吞軍需折價三千五百兩銀。”
“當時就有御史彈劾,任賢脫罪,不久升轉把總,郭思極摘發其事,請朝廷問責查探。”
潞王上次捱打,是因為他苛責下人,而且只有威罰,沒有恩賞,賞罰分明才能御下,顯然潞王在不斷的成長,而朱翊鈞也對潞王的教育非常上心。
廷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潞王本來要送到宜城伯府去讓張居正親自培養,因為王錫爵和張居正親自陳情,最終沒能成行,讓小皇帝的教育潞王,有過之無不及,比張居正的操練更加狠厲。
還不如送去宜城伯府呢。
朱翊鈞可是少年組的天下第一高手,教一教弟弟怎麼做人的手段,還是有的。
“明歲起,官刻本四書五經,以先生註解為準,就是朕讀的那一版,鄉試、會試和殿試,增設算學,先生走後,整飭學政之事,諸位明公打算置之不理嗎?”朱翊鈞的語氣變得冷厲了幾分,六月酷熱,廷臣們卻感受到了冰冷刺骨的寒意。
張居正的新政很多,每一本都在文華殿偏殿的櫥窗裡放著,按照皇帝當初和張居正的約定,萬曆五年之後的學政教科書要以皇帝用的這一版官刻本為準,之前朱熹註解版為標準,現在以張居正註解為標準。
這個標準的改變,其實很難達成,張居正離朝後,廷臣們都當不知道,他們寧願去推漕糧海運之事,也不願意參與到這件事中,這可是要被仕林罵到死的政令。
張居正的學問自然好,張居正的註解,皇帝用過都說好,但是張居正的註解,確實是有些離經叛道。
對於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都有形而上和形而下兩種註解,這種基於矛盾說的註解,本身就在否定聖賢,否定至聖先師,因為矛盾說最根本的大道,就是矛盾相繼之下,萬物都在不斷的因為矛盾而發展。
可是儒家最講究的就是法三代之上,就是祖宗成法,就是墨守成規。
整飭學政,哪怕殺幾個提學官呢,也好過改變解釋規則。
張居正的註解,也可以不學,只要不參加科舉,不學也罷,沒人硬逼著,但是讀書不參加科舉,那為什麼要讀書?
顯而易見,朱翊鈞打算強行推行,科舉改革,需要改變對知識的解釋,同樣要增加算學,進一步推動度數旁通。
“諸位明公一臉為難,是準備裝聾作啞了?”朱翊鈞的語氣更加冰冷,大家都不提,朱翊鈞作為皇帝已經提出來了,這幫廷臣還不言語,這就是用沉默來反對。
不贊同的表達方式有很多,沉默也會是一種。
“陛下,臣以為並無不可。”戚繼光作為大將軍,作為武將,他是戎事上謹言慎行,政務上,一言不發,作為京營的大將軍,戚繼光坐在文華殿裡,大多數時間都是極為沉默。
但是在皇帝需要的時候,他會告訴陛下,京營十二萬軍兵,堅定的站在陛下的身後,陛下擁有隨時掀桌子的能力。
戚繼光雖然不明白為何連廷臣們都不太贊同,但是如果陛下覺得有必要,那就去做,將反對者在物理意義上消滅,那就不會再有反對的聲音。
朱翊鈞露出了一個笑容,看著戚繼光說道:“戚帥稍安勿躁,廷臣們又沒有伏闕,又沒有逼宮。”
廷臣們到底有沒有逼宮?如此沉默,是不是逼宮,還不是陛下一句話的事兒?
張居正、戚繼光,文武輔弼之臣。
俞大猷在旁邊笑了笑,看了一圈,也沒說話,有的時候,沉默也是一種贊同,戚繼光以勳戚之上的武勳身份表態,俞大猷不反對,就是贊同。
“陛下容稟,這加算學是早就說好的,臣以為極好,大明度數旁通以來,萬物有了經常,可謂是大明之幸,臣為陛下賀,為大明賀。”王國光首先贊同了科舉加算學,萬曆五年後科舉加算學,早在萬曆二年殿試之後,就是廷議敲定的事兒,廷臣們沒有意見。
“大司徒的意思是,先生註解的四書五經為官刻本,暫不推行?”朱翊鈞眉頭緊蹙的問道。
“先生在朝也不會同意的。”王國光十分肯定的說道,也不再沉默,而是選擇了以張居正朋黨的身份表明立場,陛下要知識的解釋權,但是時機不到,要也沒用。
“正因為先生不在朝,所以才辦。”朱翊鈞也是寸步不讓,現行的官刻本四書五經,都是朱熹那套,心學都比朱熹那套有意義,至少心學還有人講知行合一,朱熹那套,就是完蛋玩意兒。
張居正的確反對,朱翊鈞之前在講筵的時候,曾經和張居正提到過這件事,張居正非常反對,雖然看似張居正被說服了,但張居正並沒有推動,顯然張居正有顧慮。
著書立說,寫一本矛盾說是一回事兒,而將自己註解的四書五經,定為官刻本,茲事體大,就不得不慎重了。
“陛下,王陽明走後,其弟子多為袖手清談之輩,乃是前車之鑑。”王國光見陛下要一意孤行,還是講出了張居正的顧慮,不是為了身後名,是怕學問廣泛傳播後,被曲解,如果被曲解,還不如直接當做帝王書,束之宮廷高閣,僅供皇嗣使用。
因為對立和統一這種哲學觀點,本身就很難被人接受,如果有必要,可以在翰林院進講,沒必要天下官刻。
這也是張居正的意見。
“所言有理,但是先生也說過,矯枉必過正,既然要矯正,那就做吧。”朱翊鈞認為王國光說的很有道理,可他不打算改變自己的想法,而是要繼續推行。
朱翊鈞在很多時候都要比張居正更加激進,而朝中最激進的則是譚綸,尤其是新政變法這件事上,朱翊鈞比張居正更激進,做事更加大開大合,講究大水漫灌。
這就是現在廷臣們的侷限性了,他們沒有行之有效的手段,來限制大明皇帝的決策。
事實上,整個大明朝都沒有這種糾錯機制,內閣和六科給事中的確可以封駁皇帝的詔書,這就是剛才王國光做的事兒,他在反對皇帝的政令,若皇帝選擇一意孤行,那就只能順從。
這是個君君臣臣的帝制天下,王國光能夠站出來跟皇帝頂兩句,已經是用盡了全力。
而張居正作為帝師,卻可以有效的限制住皇帝的一些決策,這是特殊時代背景,也就是主少國疑之下,張居正作為實質性的最高權力擁有者可以做到。
可惜,張居正人在西山摸魚,主打就是偷懶,皇帝真的把事情搞得一團糟,他再出來收拾也不遲。
朱翊鈞的政令最後在沒有人反對、也沒有太多贊同的情況下,通過了廷議。
譚綸摸出一本奏疏說道:“直隸巡按御史郭思極彈劾川沙把總任賢,隆慶年間在蘇州衛任職時,侵吞軍需,此為隆慶四年舊案,當時任賢此人在蘇州做鎮撫,侵吞軍需折價三千五百兩銀。”
“當時就有御史彈劾,任賢脫罪,不久升轉把總,郭思極摘發其事,請朝廷問責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