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2頁)

    朱翊鈞就跟好奇寶寶一樣,看著趙夢祐呈送的各種奇物,朱翊鈞還真的沒見過這些東西,跟剛入城的鄉巴佬一樣,十分好奇。

    前些年,內帑窮的當褲子,沒什麼寶物,這兩年有錢了,皇帝又不喜歡這種東西,張居正還天天勸節儉,宮裡自然沒有采買什麼奇珍異寶,駱秉良抄家的奇貨,都在南衙撲賣掉了,也怪不得大明皇帝沒見識。

    朱翊鈞嘖嘖稱奇,這裡面他就認識一件,龍涎香,這東西他親眼見到過,還是殷正茂在呂宋捕鯨搞到了一塊大的,送到了皇宮裡。

    鮫油本來是長明燈之物,可是陛下把鮫油都拿去當潤滑油,潤滑機械了,鮫油便不能再當燈油了。

    作為皇帝,他要是奢侈,那是臣子們不可想象的奢靡,但他要是不肯奢侈,也可以過得很是清貧。

    “都是些無用之物,就沒點有趣的,孫繼皋啊,你為什麼沒有田契呢,有個幾萬畝田,大明百姓又能多出來萬餘百姓不用顛沛流離了。”朱翊鈞看完了所有的物證,除了奇珍異寶金銀之外,居然沒有太多的田契。

    孫繼皋知道皇帝、元輔在清丈,自然不敢侵吞田畝,這些東西的價值很高,也很保值,等到朝中不再清丈還田,再慢慢的變現買地才是正途。

    孫繼皋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審時度勢,知道眼下不能兼併田畝,會被張居正摁在地上摩擦。

    但是他又不是那麼的聰明,不知道貪墨,科場舞弊,會被大明神劍海瑞給斬殺,或許孫繼皋這類的人,其實從心底裡瞧不起海瑞這樣的清廉臣子,瞧不起,自然就會有輕敵。

    而孫繼皋的判斷是對的,海瑞這把神劍,在反貪這件事上,手段的確不多,可是王謙手段層出不窮,這不,一下子就把孫繼皋給抬到了文華殿來當眾羞辱了起來。

    對於朱翊鈞而言,這些玩意兒入了內帑也是放著落灰,弄到皇莊去賣掉便是。

    孫繼皋面如考妣的呆呆的看著這一切,緹騎們掘地三尺的本事,真的很厲害,把他藏起來的財貨,全部都起了出來,還拿到了文華殿上,公之於眾。

    他不僅要死,而且要屈辱的死掉。

    他的故事會編成話本、戲文、,最後被人唾罵千年。

    “海總憲,給孫繼皋在朝陽門外的快活碑林,立一道高高的碑,把他犯的事兒寫清楚,省的日後有人說朕薄涼寡恩,苛責士子。”朱翊鈞對著海瑞說道。

    話本、戲文、還是其次,這個朝陽門外的快活碑林,才是皇帝殺人誅心之地,死之後,還要無數次被人談起,每科舉人入京、外官回京,都要來到快活碑林去。

    以顧憲成為代表的一大堆給孫繼皋送禮的無恥文人,一律被革除了功名,其子孫宗族五代,不得科舉。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懲罰,再重點,那就是宗族永世不得恩科。

    大明就有這麼一家,被太祖高皇帝親自下旨,永世不得參加恩科,那便是泉州蒲氏。

    南宋末年,忽必烈兵臨南宋都城臨安(杭州),南宋皇帝太后投降,而這個時候,宋朝仍然有大量宗室在泉州逗留,而被南宋朝廷倚重的泉州蒲氏,選擇了投降胡元,大肆屠沒南宋宗室,成為了忽必烈手裡的一把刀。

    南宋朝廷對不起南北百姓,但是絕對沒有對不起泉州蒲氏。

    朱元璋登基之後,特別下旨,禁絕蒲氏科舉,昌盛了兩百餘年的泉州蒲氏,徹底煙消雲散,其宗族弟子,皆改姓逃亡。

    朱翊鈞對科舉舞弊的學子,進行了頂格的處理,五代不得科舉,意味著,這十五人家中,將會斷絕將近百年的時間,獲得權力的機會,那他們家的弟子,只能託名改姓到旁人家中,無論是誰接受這種改名,都要承擔朝廷問責的壓力。

    大明對於科舉舞弊的處置,可以參考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

    科場舞弊歷代都不少有,弘治八年,南衙舉人龍霓,替都察院總憲金澤之子金逵代考,相繼考中了舉人進士,民間多譏諷其:有錢使得鬼推磨,無學卻使人頂缸;寄與南京言路者,好排閶闔說彈章。

    最後這件事還是到了正德年間,武宗皇帝和這個金逵奏對,發現這個傢伙,口不擇言,不能任事,這一追查就把替考的人給找了出來,最後的結果,也不過是把金逵的功名褫奪,流放邊關了。

    在萬曆四十四年,其實也發生了一次離奇的科場舞弊案,一個名叫沈同和的文盲考中了會元,最後的處置也只是把沈同和和替考之人革除了功名,流放邊關。

    孫繼皋的行為太惡劣了,別人整個替考也就完了,他直接搞洩題,他要死,共謀之人要流放,功名要革除,宗族也躲不過去。

    “陛下饒命啊。”孫繼皋跪在地上不停的磕頭請罪,頭都要磕破了。

    朱翊鈞玩味的看著孫繼皋問道:“你還有什麼要交待的嗎?朕給你個立功的機會。”

    朱翊鈞很好奇,孫繼皋到底哪來的膽子,瞧不起他這個小皇帝很正常,但是瞧不起張居正,這得多蠢才能覺得能躲得過張居正的處置?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恩科,會試錄用進士,恰好比歷年多了15個,申時行、呂調陽,到底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顯然張居正收到了什麼風聲,也一直在調查,只不過是王謙的動作更快,趕在了張居正的前面。

    朱翊鈞給了孫繼皋一個機會,立功的機會,小皇帝壞就壞在這裡,這個立功的機會,可不見得能讓孫繼皋活命,但是聽起來,像是隻要交待清楚,就可以活。

    孫繼皋罕見的掙扎了一下,仍然是不停的磕頭,求皇帝饒命。

    “拉下去吧。”朱翊鈞知道,孫繼皋不會交待了,他已經做出了選擇,他就是交待什麼,若是沒有實質性的證據,那孫繼皋就是罪加一等的攀咬。

    孫繼皋沒有證據,他咬不到任何人。

    朝廷做事有法度,但是有些人做事就不是那樣溫和了。

    孫繼皋被緹騎們拖走了,他仍然在大聲的求饒,但是沒有人為他說話,科場舞弊對於大明所有人而言,都是不能接受的,這是個龍門,不是誰家的私門。

    今天是大朝會,朱翊鈞的手摸向了奏疏,臣子們猛地打了個顫兒,陛下每次大朝會摸奏疏,大多數都是在罵人,而且罵的不帶髒字,罵的很難聽。

    “漕運總督吳桂芳回京敘事,宣來覲見。”朱翊鈞笑著對馮保說道。

    “宣,漕運總督,吳桂芳。”馮保吊著嗓子,大聲的喊道。

    吳桂芳是掛都御史京堂官職,前往地方巡撫,他的官銜是京堂官,但是他的派遣是漕運總督,所以,他仍然是外官的範疇,而這次吳桂芳回京,正好碰到了大朝會,朱翊鈞特意宣見一番。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吳桂芳十分恭順的行禮。

    “愛卿平身。”朱翊鈞的笑容很陽光,絲毫不像是剛才對孫繼皋窮追猛打的樣子,似乎那個樣子不是他一樣,大明影帝朱翊鈞變臉的速度,比翻書還要快。

    吳桂芳詳細的奏稟了海運漕糧之後,大運河的漕運諸事。

    吳桂芳的意見是:五年內,將漕糧運送的重擔,交給海漕,將河槽的運力釋放出來,溝通南北商貨,海船太貴了,而河船的運力大也安全,運漕糧的四個月釋放出來的運力,將會讓大運河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