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2頁)
張居正的處置意見是:可以賣,但為了防止倭患再起,大明的戰艦數量,要有絕對的數量優勢和質量優勢,保證大明海疆安全,是第一原則,而賣船的同時,也要不斷的對缺點進行經驗總結,一邊造,一邊改進,新船的研發,絕對不能停止,保持相對領先,也是造船廠的任務。
朱翊鈞硃批了張居正的浮票,蓋上了大印。
“密雲古北口湯克寬死國之事,也調查的差不多了,並無隱情。”張居正拿出了一本奏疏,宣佈了一個消息,湯克寬的戰死,的確和劉良弼和裴應章沒有關係。
“沒有隱情嗎?”朱翊鈞大感疑惑的問道,復古賤儒太辣雞了,這次居然沒參與其中,讓朱翊鈞格外的意外。
張居正俯首說道:“陛下,來不及,湯克寬追擊是臨時決定,而後行半日後,至十八盤山中伏,這半日是不能把消息有效傳遞出去的。”
賤儒們可能不是不想,只是沒那個本事。
張居正說完,朱翊鈞想起了吳兌和方逢時兩次戲耍朝廷,謊報軍情的事兒來,這個年頭的信息的傳遞並不是那麼的便捷,尤其是還在交戰,湯克寬的確是追擊過深,被伏擊而後死國了。
朱翊鈞深吸了口氣,接受了這一事實,大寧總兵王如龍也詢問了董狐狸,董狐狸攀咬了不少人,卻遲遲拿不出什麼證據來,董狐狸也沒能得到大明的恩賞,但大明用五百兩銀子買回了湯克寬和幾個軍將的屍首。
“北虜並不弱。”朱翊鈞略顯無奈的說道:“湯克寬違背將軍令私自出擊,官葬之後,將其恩蔭一律褫奪吧。”
不遵將令,戰場大忌,按著戚繼光的意思,在振武強兵的大背景下,這件事沒人說起,就糊里糊塗的過去了,畢竟人死為大,畢竟振武強兵、畢竟戰死沙場。
但是劉良弼和裴中章非要糾纏,還要重懲戚繼光,那就是擺到了檯面上,上了秤,違抗軍令這件事被廣為知曉,就必須做出懲治。
戚繼光和俞大猷對視一眼,都顯得無奈,陛下在責罰武將,但是他們沒有站出來給已經戰死沙場的武將求情。
在軍中,軍令如山倒,既然這件事被擺上了檯面,那就只能如此。
張居正眉頭緊蹙的說道:“陛下,恐怕不妥,此正值振武強兵之際。”
“先生,慈不掌兵。”朱翊鈞提醒了一下張居正,他是真的不想這麼處置,大明糊塗事,辦得還少?他真的打算糊塗的糊弄過去就算了,但上了秤,影響極大,就不能輕易寬宥了,那就是姑息了。
不遵將令,在軍中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兒,這次是古北口沒有丟,若是丟了,大寧衛的戰事又要生出多少波瀾來?
“陛下理應嚴懲。”譚綸同意了陛下的處置,張居正想要振武,所以覺得可以姑息一二,這也是他一貫以來的做法,收點銀子之類的事兒,也就算了。
這違抗掛徵虜將軍印的軍令,在譚綸看來,是不能姑息的。
朱翊鈞發現,張居正的軍事天賦可能和自己差不多,都是無限逼近於零。
“在古北口建忠勇祠,以記其忠勇。”朱翊鈞最後還是給了湯克寬榮譽,湯克寬的動機不是爭功,而是擴大戰果,是戰死,該有的忠勇之名,還是要給的。
張居正思慮再三,搖了搖頭,將浮票寫好,呈送御前。
朱翊鈞硃批之後,對緹帥趙夢祐說道:“下了朝,把劉良弼和裴中章給放了吧。”
海瑞出班俯首說道:“陛下,恐怕放不得,他們身上查出了貪腐事來,被都察院調查了。”
“啊這…大事沒有他們,貪腐倒是有了他們?”朱翊鈞搖了搖頭,這正好撞到了大明神劍的刀鋒上,海瑞主持殺貪腐之風之事,這個劉良弼和裴中章怕是要倒黴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劉良弼和裴中章怕是要比死還難受了,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
“貪了多少?”朱翊鈞詢問道。
“劉良弼多,有據可查的有十三萬兩有餘,裴中章少點,只有兩萬兩左右,還在稽查。”海瑞俯首說道:“陛下,臣請此案登在邸報上,傳閱天下知悉。”
“準了。”朱翊鈞眼睛珠子一轉說道:“海總憲,朕有個主意。”
群臣一聽聞皇帝有個主意,都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哆嗦,皇帝在羞辱人這件事上,向來功力深厚,這又是折騰出了什麼么蛾子來了?
朱翊鈞笑著說道:“朕打算建個快活碑林,就在朝陽門外圈出幾畝地來,然後把這些個貪官汙吏的名字和案情,都如實刻在上面,舉子們進京了,都要到這快活碑林裡學習一二,引以為戒,還要找一碑文抄錄下來,貪的少碑文就小點,貪得多,碑文就大點。”
“先生,這不違背尚節儉修省之道吧。”
“回稟陛下,不違背。”張居正趕忙俯首說道,這和節儉之道並不衝突!陛下不要什麼都往尚節儉的事兒上聯想!
“那就建在朝陽門外,預留出地方來,防止放不下,海總憲以為呢?”朱翊鈞詢問海瑞對於快活碑林的看法。
海瑞十分鄭重的說道:“臣以為甚好,入朝學子見碑文也能警醒,不至墜隳,追悔莫及。”
“如此。”朱翊鈞露出了陽光燦爛的笑容。
陰結虜人會被掛在通惠河的長杆上,長杆下面還壓著石碑,現在朝陽門外,又多了一個快活碑林,貪官汙吏全都收錄。
廷議還在繼續,王國光提出了足俸法,就是給足大明官僚俸祿,大明最後一次定俸祿還是在洪武年間,最後一次給足俸是永樂五年,後來就折胡椒發俸祿,這時間久了,胡椒變得不值錢了,朝廷仍發胡椒。
胡椒不是一般等價物,胡椒的價格也每天下降,後來朝廷愈發虧空,這胡椒也不發了,乾脆七成折鈔。
大明官員絕對不窮,只要中了舉人,就大把大把的人把田畝詭寄在這個舉人的名下,若是中了進士,那人就更多了。
王國光提這個建議的目的,就是給一個甜棗,再給幾個大巴掌,接下來要做的是還田,很多的縉紳、舉人、進士、官員的田畝是嚴重的超過了標準,現在給了足俸,下一步就是大巴掌了。
這是完全可以預料的事兒,王國光在奏疏中,沒有絲毫掩蓋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王國光岌岌可危的戶部尚書地位,再次穩固了起來。
王崇古是決計不會提這種諫言的,他只會想辦法賺錢,讓他對縉紳發動衝擊,王崇古是不敢的,他自己也清楚,他就是個不弘且毅的小人罷了。
這種衝鋒陷陣的活兒,還是得張居正、王國光、譚綸來。
工部奏稟,修的不大好的先帝皇陵的地面建築,已經重新修了一遍,看起來有了幾分模樣,至於地下部分,為了不驚擾先帝,就沒有再動了,修繕一共花費了十二萬兩白銀,除了修繕地面建築,還把之前缺少的建築補建了。
至此,隆慶皇帝的皇陵,全部修繕完畢。
工部尚書朱衡就是在這件事倒了大黴,郭朝賓修的時候,真的是盡心竭力了。
萬士和提了一個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那就是西南的改土歸流,世襲土官死亡後,朝廷不再令其世襲,而是改為派遣流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西南民亂,這次的羅旁山民亂,就是瑤民。
改土歸流這個活兒,從洪武年間一直進行到了萬曆年間,後來建奴坐大,朝廷就再也顧不上西南了。
朱翊鈞硃批了張居正的浮票,蓋上了大印。
“密雲古北口湯克寬死國之事,也調查的差不多了,並無隱情。”張居正拿出了一本奏疏,宣佈了一個消息,湯克寬的戰死,的確和劉良弼和裴應章沒有關係。
“沒有隱情嗎?”朱翊鈞大感疑惑的問道,復古賤儒太辣雞了,這次居然沒參與其中,讓朱翊鈞格外的意外。
張居正俯首說道:“陛下,來不及,湯克寬追擊是臨時決定,而後行半日後,至十八盤山中伏,這半日是不能把消息有效傳遞出去的。”
賤儒們可能不是不想,只是沒那個本事。
張居正說完,朱翊鈞想起了吳兌和方逢時兩次戲耍朝廷,謊報軍情的事兒來,這個年頭的信息的傳遞並不是那麼的便捷,尤其是還在交戰,湯克寬的確是追擊過深,被伏擊而後死國了。
朱翊鈞深吸了口氣,接受了這一事實,大寧總兵王如龍也詢問了董狐狸,董狐狸攀咬了不少人,卻遲遲拿不出什麼證據來,董狐狸也沒能得到大明的恩賞,但大明用五百兩銀子買回了湯克寬和幾個軍將的屍首。
“北虜並不弱。”朱翊鈞略顯無奈的說道:“湯克寬違背將軍令私自出擊,官葬之後,將其恩蔭一律褫奪吧。”
不遵將令,戰場大忌,按著戚繼光的意思,在振武強兵的大背景下,這件事沒人說起,就糊里糊塗的過去了,畢竟人死為大,畢竟振武強兵、畢竟戰死沙場。
但是劉良弼和裴中章非要糾纏,還要重懲戚繼光,那就是擺到了檯面上,上了秤,違抗軍令這件事被廣為知曉,就必須做出懲治。
戚繼光和俞大猷對視一眼,都顯得無奈,陛下在責罰武將,但是他們沒有站出來給已經戰死沙場的武將求情。
在軍中,軍令如山倒,既然這件事被擺上了檯面,那就只能如此。
張居正眉頭緊蹙的說道:“陛下,恐怕不妥,此正值振武強兵之際。”
“先生,慈不掌兵。”朱翊鈞提醒了一下張居正,他是真的不想這麼處置,大明糊塗事,辦得還少?他真的打算糊塗的糊弄過去就算了,但上了秤,影響極大,就不能輕易寬宥了,那就是姑息了。
不遵將令,在軍中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兒,這次是古北口沒有丟,若是丟了,大寧衛的戰事又要生出多少波瀾來?
“陛下理應嚴懲。”譚綸同意了陛下的處置,張居正想要振武,所以覺得可以姑息一二,這也是他一貫以來的做法,收點銀子之類的事兒,也就算了。
這違抗掛徵虜將軍印的軍令,在譚綸看來,是不能姑息的。
朱翊鈞發現,張居正的軍事天賦可能和自己差不多,都是無限逼近於零。
“在古北口建忠勇祠,以記其忠勇。”朱翊鈞最後還是給了湯克寬榮譽,湯克寬的動機不是爭功,而是擴大戰果,是戰死,該有的忠勇之名,還是要給的。
張居正思慮再三,搖了搖頭,將浮票寫好,呈送御前。
朱翊鈞硃批之後,對緹帥趙夢祐說道:“下了朝,把劉良弼和裴中章給放了吧。”
海瑞出班俯首說道:“陛下,恐怕放不得,他們身上查出了貪腐事來,被都察院調查了。”
“啊這…大事沒有他們,貪腐倒是有了他們?”朱翊鈞搖了搖頭,這正好撞到了大明神劍的刀鋒上,海瑞主持殺貪腐之風之事,這個劉良弼和裴中章怕是要倒黴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劉良弼和裴中章怕是要比死還難受了,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
“貪了多少?”朱翊鈞詢問道。
“劉良弼多,有據可查的有十三萬兩有餘,裴中章少點,只有兩萬兩左右,還在稽查。”海瑞俯首說道:“陛下,臣請此案登在邸報上,傳閱天下知悉。”
“準了。”朱翊鈞眼睛珠子一轉說道:“海總憲,朕有個主意。”
群臣一聽聞皇帝有個主意,都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哆嗦,皇帝在羞辱人這件事上,向來功力深厚,這又是折騰出了什麼么蛾子來了?
朱翊鈞笑著說道:“朕打算建個快活碑林,就在朝陽門外圈出幾畝地來,然後把這些個貪官汙吏的名字和案情,都如實刻在上面,舉子們進京了,都要到這快活碑林裡學習一二,引以為戒,還要找一碑文抄錄下來,貪的少碑文就小點,貪得多,碑文就大點。”
“先生,這不違背尚節儉修省之道吧。”
“回稟陛下,不違背。”張居正趕忙俯首說道,這和節儉之道並不衝突!陛下不要什麼都往尚節儉的事兒上聯想!
“那就建在朝陽門外,預留出地方來,防止放不下,海總憲以為呢?”朱翊鈞詢問海瑞對於快活碑林的看法。
海瑞十分鄭重的說道:“臣以為甚好,入朝學子見碑文也能警醒,不至墜隳,追悔莫及。”
“如此。”朱翊鈞露出了陽光燦爛的笑容。
陰結虜人會被掛在通惠河的長杆上,長杆下面還壓著石碑,現在朝陽門外,又多了一個快活碑林,貪官汙吏全都收錄。
廷議還在繼續,王國光提出了足俸法,就是給足大明官僚俸祿,大明最後一次定俸祿還是在洪武年間,最後一次給足俸是永樂五年,後來就折胡椒發俸祿,這時間久了,胡椒變得不值錢了,朝廷仍發胡椒。
胡椒不是一般等價物,胡椒的價格也每天下降,後來朝廷愈發虧空,這胡椒也不發了,乾脆七成折鈔。
大明官員絕對不窮,只要中了舉人,就大把大把的人把田畝詭寄在這個舉人的名下,若是中了進士,那人就更多了。
王國光提這個建議的目的,就是給一個甜棗,再給幾個大巴掌,接下來要做的是還田,很多的縉紳、舉人、進士、官員的田畝是嚴重的超過了標準,現在給了足俸,下一步就是大巴掌了。
這是完全可以預料的事兒,王國光在奏疏中,沒有絲毫掩蓋的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王國光岌岌可危的戶部尚書地位,再次穩固了起來。
王崇古是決計不會提這種諫言的,他只會想辦法賺錢,讓他對縉紳發動衝擊,王崇古是不敢的,他自己也清楚,他就是個不弘且毅的小人罷了。
這種衝鋒陷陣的活兒,還是得張居正、王國光、譚綸來。
工部奏稟,修的不大好的先帝皇陵的地面建築,已經重新修了一遍,看起來有了幾分模樣,至於地下部分,為了不驚擾先帝,就沒有再動了,修繕一共花費了十二萬兩白銀,除了修繕地面建築,還把之前缺少的建築補建了。
至此,隆慶皇帝的皇陵,全部修繕完畢。
工部尚書朱衡就是在這件事倒了大黴,郭朝賓修的時候,真的是盡心竭力了。
萬士和提了一個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那就是西南的改土歸流,世襲土官死亡後,朝廷不再令其世襲,而是改為派遣流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西南民亂,這次的羅旁山民亂,就是瑤民。
改土歸流這個活兒,從洪武年間一直進行到了萬曆年間,後來建奴坐大,朝廷就再也顧不上西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