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
皇帝位在東西方都是非常嚴肅的東西。
比如大英帝國在完成了日不落的成就之後,就一直尋求稱帝,直到1877年,才繼承了莫臥兒帝國的法統,正式加冕稱帝,二戰之後,英國皇帝放棄了莫臥兒帝國的法統,重新變回了英國王室。
法統,是治下所有人在語言、文化、族群、領土、宗教、歷史的共同認知。m.biQuge.biz
想獲得皇帝的法統,除了通過征戰獲得生存空間之外,還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普遍遵守的制度,而這套制度在大明的語境裡通常被稱之為禮法。
要做皇帝,首先要有法統。
而法統的第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縱向的歷史穩定性,一套制度至少能夠被普遍遵守運行百餘年的時間,才能說自己有法統;
第二個基本特徵是橫向的普遍性,這一套制度要在所轄範圍內,被普遍認同,大家都遵循這個制度生活;
第三個基本特徵是相對的獨立性,不能是依附於另外一個集體存在而存在,我就是我,我因為我而存在;
第四個基本特徵是內在的一致性,就是普世價值和共同認知。
內在一致性並不難理解,比如大明在大寧衛取得了勝利,這個法統之下的百姓都為勝利感到歡呼雀躍,唯獨族黨和賤儒不高興,因為大明京營越強,族黨受到的威脅越大,京營越強,皇帝抓著刀子,這生殺予奪的大權,就完全落到了皇帝的手中。
縱向、橫向、獨立自主和內在一致,就是法統的基本特徵。
而費利佩二世既沒有縱向,也沒有橫向,也沒有完全的獨立自主,他需要依靠羅馬教廷來幫他將分散的領土系在一起,至於內在一致性,低地國家不會因為無敵艦隊擊敗了奧斯曼人而歡欣鼓舞,也不會因為奧斯曼人佔領了突尼斯而悲傷。
朱翊鈞解構分析了一下法統,他能做皇帝,是因為當年朱元璋塑造了一套符合四個基本特徵的大明朝法統,所以他能世襲這份權力,觀嘉靖、隆慶年間,就發現,其實這份法統已經不是那麼穩固了。
要麼革故鼎新修復它,要麼徹底拋棄這份法統,建立新的法統。
朱翊鈞自認無能之輩,他沒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本事,所以就只能在這個爛攤子上修修補補了。
張居正,毫無疑問是大明國家之制的修補大師,既有祖宗成法的再用,也有自己獨特的國家之制的理解,屬於祖宗成法和革故鼎新集大成者。
朱翊鈞解構這一法統,是因為今天的廷議談到了這個問題。
“先生。”朱翊鈞放下了筆,他在御門聽政,聽政本來聽聽就好,但朱翊鈞插嘴也不是一次兩次,作為皇帝,朱翊鈞的權力是無限大的。
“臣在。”張居正趕忙俯首說道。
朱翊鈞笑著說道:“日後,反對新政的奏疏,尤其要留意,裡面提到的問題也要留心,不是怕被他們抓到了把柄,而是要找到新政的弊病,進一步的完善新政。”
這幫個言官,整天拿著放大鏡,放大新政的若干問題,天天有事沒事就反對新政,反對並非無效,雞蛋挑骨頭的言官們,其實是可以發現一些問題的。
今天廷議的內容,還是有言官彈劾張居正數十個罪名,這裡面有的不值一提,有的可以參考完善。
“陛下聖明。”張居正一愣,露出了一些笑容,陛下已經完全掌握了化敵為己用、不斷完善政令的不二法門。
雞蛋裡挑骨頭的言官們,決計不會想到,他們反對新政的若干理由,都會讓新政變得更加穩定而強大。
陛下這一套接、化、發,打的是非常巧妙的。
張居正放下了彈劾他的奏疏,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說道:“戶部和兵部都不是很贊同賣船。”
王國光見張居正廷議此事,開口說道:“大船,我們大明都不夠用,為何要賣給紅毛番呢?如果我們有十二條五桅過洋船,一條船帶1.2萬石,一次就可運20萬石,明年海運漕糧要達到80萬石,只需要跑四趟就夠了,一個月時間足夠了。”
“賣兩條,就少兩條。”
王崇古斟酌了一番說道:“大司徒,你這個算法不對,漕糧海船主要還是三桅的夾板艦,這才是漕糧運輸的主力,五桅過洋船是為了過洋,上次運送漕糧,是為了實驗海船的穩定性,過洋船總歸是要過洋的,我們現在沒有海圖,針圖,目前過不了洋,那船長安東尼奧可以幫我測試過洋船的過洋能力。”
“讓五桅過洋船在近海跑船,就像是給蛟龍套上了鎖鏈,大材小用。”
王崇古同意賣船,因為這是一門生意,關於生意上的事兒,王崇古本身家學淵源,而且自己督辦官廠,所以他不贊同王國光的保守思想,在生意場上的保守,就是把白銀拒之門外。
王崇古一向很大膽,俺答封貢、貢市都是他一力促成的,現在他又在官廠上發力了。
譚綸滿臉感慨的說道:“五桅過洋船是戰艦,賣給了紅毛番,他們必然趁機作亂,夥同黑番、倭寇、亡命入寇,東南沿海的倭亂,實在是讓人心有餘悸。”
“任何可能引起倭患的政令,都應該多加審視後再做出決定。”
王崇古沉默了片刻,不肯再多說一句,防止倭患是大明自開闢之後,就一直存在的政治正確,王崇古就是再想表達自己的意見,在這個問題上只能選擇了迴避。
俞大猷看所有人都對這個問題忌諱莫深的樣子,坐直了身子說道:“我就倚老賣老了,倭患這個矛盾,是非常複雜的,僅僅從軍事、大明海防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具體而言就是水師的建立和維護、海防海巡、以及軍械領先的問題。”
“如果諸位有印象的話,大帆船到港的時候,我們將其稱之為鉅艦,大帆船,相比較之下,大明的船就顯得很小了,而現在,我們的船已經比他們大了,而且種類也在變多,畫舫這種船,也是松江造船廠的熱銷商品。”
“萬曆元年,我們經歷了短暫的商品劣勢的恐慌。”
“我認為可以賣,賣掉之後,能讓船變得更加強大,沒有溝通和交流,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終究是自說自話而已,大明的五桅過洋船,也是參考了泰西海船和封舟,最後定型。”
俞大猷作為抗倭名將,倚老賣老,率先打破了這個不可觸碰的話題。
王崇古見有人帶頭,便打開了話匣子,十分確信的說道:“如果我們看大明的商品發展的過程,是很符合矛盾說的,一個商品的好壞,需要經受檢驗,哪裡不好用,找到問題所在,分析出原因,改變這個缺點,這個商品才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成熟。”
“比如絲綢製品,大明的絲綢製品堪稱登峰造極,自古以來絲織品就是宮中御用,對於宮中這個客人,必須要盡善盡美。”
“商品的完善,是在不斷的量變中,引發質變的。”
“呂宋有一條五桅過洋船,而大明電白港到松江府可以佈置十多艘過洋船用於海防,膽敢入寇,就讓他有來無回。”
譚綸思索再三,點頭說道:“你說的有道理,那就賣吧。”
戶部尚書王國光想了想十分認真的說道:“絕對不能讓海外的訂單搶了大明朝廷的訂單,漕糧海運茲事體大,不能因小失大。”
“大司徒說的有理。”張居正見反對者不再反對,開始認真總結各方面的經驗,寫成了浮票,送到了御前硃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