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2頁)
陛下都會種地,你說伱不會種地,還說自己為小民奔走,連小民最為關切的肚子問題,都不瞭解,這就是虛偽之人,絕非清流。
濁流就是濁流,裝什麼裝!
“吏部部議推舉戶部左侍郎郭朝賓為工部尚書,諸位以為如何?”張居正又翻出來一本奏疏,說起了工部尚書的人選。
工部,六部之末,從戶部左侍郎到工部尚書,很難說是升遷還是明升暗降,但一時間也沒有更好的人手,尤其是朝中皇陵修繕之事,茲事體大,現在進工部尚書,需要把這個大雷給排了。
並無人反對,郭朝賓就是出來抗雷的,並非誰的黨羽。
張居正繼續說道:“閱視侍郎吳百朋閱視宣大,奏言:奏言宣大屯田事,國初地饒賦輕,屯軍樂墾,其後以地饒加贈賦額,又以軍興加增稅畝草束,以致逋欠流移,近宣大督撫王崇古,多方招墾應者如雲,計新墾入額田四萬七千五百頃田畝頃,今歲閱視,實徵共五百一十萬三千七百六十四畝,今歲比去歲再增三十八萬畝有餘。”
“王公賢才。”
王崇古自己一愣,他從宣大回京已經數月,他並不是很清楚吳百朋在宣大到底做些什麼,原來是去盤查他墾田數目去了,他笑著說道:“一般一般,本分而已。”
王崇古墾田是為了賺錢,朝廷說發實物才給軍餉,王崇古是為了拿到朝廷給的銀子,但這的的確確是安土牧民的功勞。
十九萬失地佃戶的確是個大功勞,吳百朋去閱視,事實也是如此,功是功,過是過。
很快王崇古意識到這封奏疏的重要性,他回京任事是慶賞,而不是張翰、張四維的族黨舉薦,這對王崇古在朝為官,意義重大,也就是說,至少在入京為官這件事上,王崇古可以很清晰的跟張翰、張四維進行政治割裂。
這個大司寇,是他王崇古堂堂正正憑著功勞掙到的,而不是族黨的姑息之弊。
這對王崇古而言,非常重要。
張居正翻看著奏疏,這封奏疏很長,還附有一份魚鱗冊,上面是新墾田畝的具體位置,還有安置百姓戶數,是六冊一賬中的一冊,張居正之前還以為王崇古誇大其詞,墾田是肯定墾了,恢復荒蕪額田,肯定做了,但是四萬七千頃這個數字,是有些讓人懷疑的。
太多了。
但是吳百朋的實徵為五萬一千多頃,甚至還多出了三十多萬畝,這是王崇古在宣大的政令慣性的影響。
張居正非常樂意看到王崇古的轉變。
王崇古在宣大的餘威頂多維持兩年,宣大的巡撫督撫,一個吳兌、一個方逢時,都是能玩出謊報軍情威逼朝廷的臣工,宣大稍微振奮的局勢,會再次糜爛。
張四維,真的是蠢貨一個。張居正看著手中的奏疏,也只能搖頭。
“宣大督撫吳兌上奏請北虜三娘子至宣府作客,代俺答汗封貢。”張居正說起了俺答封貢的具體安排,這和遼東戰事有關。
這也是常態了,大明對東北用兵,就在西北宴請三娘子,俺答汗老了,三娘子在北虜金國是話事人,只要三娘子在宣府,大明在西北戰亂的風險就會降低一些,大明在東北就可以隨意作為。
自從去年大明克古勒寨,俘虜和賊酋送入京師,逆酋王杲、董狐狸的侄子卜哈出等被關押在了天牢之中。
春天的時候,土蠻諸部進犯長勇堡,李成梁將其擊退,四月,虜酋土蠻,祭旗聚兵聲稱要朝廷貢市,若是不肯,就要要搶山海關,並且兵峰直抵開原,李成梁出戰,而薊州總兵陳大成率銳卒出山海關策應,再次將土蠻擊退。
五月份再聞虜情,張居正上奏,說遼東巡撫張學顏奏,虜冒暑擁眾,犯非其時,近暑雨連作,弓解馬疲,勢不能逞。
下雨天是不能張弓的,因為雨水會浸溼弓弦,朱翊鈞習武,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文華殿廷議,大將軍戚繼光、大司馬譚綸,也都是這麼說,倒是吳兌又鼓譟一番聲勢說:北虜恐怕有和土蠻、女真聯合的可能,兵部議不可信,果不其然,五月土蠻南下因為暑期已至,大雨滂沱,不得不自己撤離。
到了九月的時候,土蠻再次蠢蠢欲動,遼東戰事一觸即發。
事物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著極為清晰的脈絡和徵兆。
廷議之後,朱翊鈞並沒有像往常一樣講筵,而是乘坐車架,向著北土城而去,這裡是京營的駐地,大明京營將會再次出擊,前往遼東作戰。
朱翊鈞來到了北土城的武英樓,戚繼光領了徵虜將軍的印信,梁夢龍領總督軍務,馬芳、李如松為左右副總兵,準備開拔。
“戚帥辛苦,大明軍辛苦,朕欲與諸位將士同行,奈何身小力虧,就不給將軍們添亂了,朕在京師,待大軍凱旋。”朱翊鈞站在武英樓裡,這次的開拔,他親自前來送行。
“大明軍威武!”
“陛下威武!”
朱翊鈞來到了轅門前,站在一輛正廂軍車之前,輕輕的推了一下滿是泥土的輪轂。
吳元年,徐達領徵虜大將軍印綬之後,還是吳王的朱元璋親自推動徐達的車輪,讓他征伐胡元,後來胡元被打沒了,北元被打沒了,北元漢廷又被明成祖朱棣打成了北虜。
現在北虜再次猖狂,朱翊鈞作為大明的皇帝,站在北土城的轅門,再次為大明軍送行。
鼓聲陣陣,號角聲幽怨,萬餘人的精銳開始北上,朱翊鈞一直站在轅門前,看著大明軍綿延不絕的車隊,緩緩消失在了天的盡頭,才對張居正說道:“壯志得展布。”
若是在張四維看來,這多是個好機會,大明京師空虛,精銳北上,這不正是提刀見陛下,和陛下痛陳厲害的好時機嗎?只需要調動宣大衛軍,直入京師城下,就是不能奪了生殺予奪的大權,也能讓朝廷知道厲害!
可是在王崇古看來,這就是最最最危險的時候,這個時候,跟朝廷、跟張居正蹬鼻子上臉,那就是自尋死路,一旦西北跳反,朝廷立刻可以釋放關在天牢裡的逆酋王杲、董狐狸的侄子卜哈出,答應土蠻諸部的貢市請求,而後收兵,對西北進行平叛。
就像現在吳兌在宣府宴請三娘子,張學顏也可以在東北宴請察罕汗,安定東北,而後平定西北。
回城的路上,王崇古湊到了張居正的身邊,低聲說道:“元輔,西北我的餘威尚在,這次還好,下次,怕是要出亂子,下下次,恐怕…”
王崇古話沒說完,但是態度很明確,他控制不了太久,餘威最多也就兩年,到時候西北出亂子,朝廷威罰的時候,可不能傷及他這個善類,他可沒有謀逆之心。
王崇古覺得西北必不能贏,哪怕是依仗北虜聲勢,就今天送行,大明軍容整齊,就這一萬銳卒,十萬能抗衡嗎?答案是否定的。
經過了戰火洗禮的銳卒,只會更強。
“王司寇現在是大明刑部尚書,負責刑名,還有羊毛官廠之事,西北動盪,和王公無關了。”張居正低聲說道,他給王崇古吃了顆定心丸。
濁流就是濁流,裝什麼裝!
“吏部部議推舉戶部左侍郎郭朝賓為工部尚書,諸位以為如何?”張居正又翻出來一本奏疏,說起了工部尚書的人選。
工部,六部之末,從戶部左侍郎到工部尚書,很難說是升遷還是明升暗降,但一時間也沒有更好的人手,尤其是朝中皇陵修繕之事,茲事體大,現在進工部尚書,需要把這個大雷給排了。
並無人反對,郭朝賓就是出來抗雷的,並非誰的黨羽。
張居正繼續說道:“閱視侍郎吳百朋閱視宣大,奏言:奏言宣大屯田事,國初地饒賦輕,屯軍樂墾,其後以地饒加贈賦額,又以軍興加增稅畝草束,以致逋欠流移,近宣大督撫王崇古,多方招墾應者如雲,計新墾入額田四萬七千五百頃田畝頃,今歲閱視,實徵共五百一十萬三千七百六十四畝,今歲比去歲再增三十八萬畝有餘。”
“王公賢才。”
王崇古自己一愣,他從宣大回京已經數月,他並不是很清楚吳百朋在宣大到底做些什麼,原來是去盤查他墾田數目去了,他笑著說道:“一般一般,本分而已。”
王崇古墾田是為了賺錢,朝廷說發實物才給軍餉,王崇古是為了拿到朝廷給的銀子,但這的的確確是安土牧民的功勞。
十九萬失地佃戶的確是個大功勞,吳百朋去閱視,事實也是如此,功是功,過是過。
很快王崇古意識到這封奏疏的重要性,他回京任事是慶賞,而不是張翰、張四維的族黨舉薦,這對王崇古在朝為官,意義重大,也就是說,至少在入京為官這件事上,王崇古可以很清晰的跟張翰、張四維進行政治割裂。
這個大司寇,是他王崇古堂堂正正憑著功勞掙到的,而不是族黨的姑息之弊。
這對王崇古而言,非常重要。
張居正翻看著奏疏,這封奏疏很長,還附有一份魚鱗冊,上面是新墾田畝的具體位置,還有安置百姓戶數,是六冊一賬中的一冊,張居正之前還以為王崇古誇大其詞,墾田是肯定墾了,恢復荒蕪額田,肯定做了,但是四萬七千頃這個數字,是有些讓人懷疑的。
太多了。
但是吳百朋的實徵為五萬一千多頃,甚至還多出了三十多萬畝,這是王崇古在宣大的政令慣性的影響。
張居正非常樂意看到王崇古的轉變。
王崇古在宣大的餘威頂多維持兩年,宣大的巡撫督撫,一個吳兌、一個方逢時,都是能玩出謊報軍情威逼朝廷的臣工,宣大稍微振奮的局勢,會再次糜爛。
張四維,真的是蠢貨一個。張居正看著手中的奏疏,也只能搖頭。
“宣大督撫吳兌上奏請北虜三娘子至宣府作客,代俺答汗封貢。”張居正說起了俺答封貢的具體安排,這和遼東戰事有關。
這也是常態了,大明對東北用兵,就在西北宴請三娘子,俺答汗老了,三娘子在北虜金國是話事人,只要三娘子在宣府,大明在西北戰亂的風險就會降低一些,大明在東北就可以隨意作為。
自從去年大明克古勒寨,俘虜和賊酋送入京師,逆酋王杲、董狐狸的侄子卜哈出等被關押在了天牢之中。
春天的時候,土蠻諸部進犯長勇堡,李成梁將其擊退,四月,虜酋土蠻,祭旗聚兵聲稱要朝廷貢市,若是不肯,就要要搶山海關,並且兵峰直抵開原,李成梁出戰,而薊州總兵陳大成率銳卒出山海關策應,再次將土蠻擊退。
五月份再聞虜情,張居正上奏,說遼東巡撫張學顏奏,虜冒暑擁眾,犯非其時,近暑雨連作,弓解馬疲,勢不能逞。
下雨天是不能張弓的,因為雨水會浸溼弓弦,朱翊鈞習武,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文華殿廷議,大將軍戚繼光、大司馬譚綸,也都是這麼說,倒是吳兌又鼓譟一番聲勢說:北虜恐怕有和土蠻、女真聯合的可能,兵部議不可信,果不其然,五月土蠻南下因為暑期已至,大雨滂沱,不得不自己撤離。
到了九月的時候,土蠻再次蠢蠢欲動,遼東戰事一觸即發。
事物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著極為清晰的脈絡和徵兆。
廷議之後,朱翊鈞並沒有像往常一樣講筵,而是乘坐車架,向著北土城而去,這裡是京營的駐地,大明京營將會再次出擊,前往遼東作戰。
朱翊鈞來到了北土城的武英樓,戚繼光領了徵虜將軍的印信,梁夢龍領總督軍務,馬芳、李如松為左右副總兵,準備開拔。
“戚帥辛苦,大明軍辛苦,朕欲與諸位將士同行,奈何身小力虧,就不給將軍們添亂了,朕在京師,待大軍凱旋。”朱翊鈞站在武英樓裡,這次的開拔,他親自前來送行。
“大明軍威武!”
“陛下威武!”
朱翊鈞來到了轅門前,站在一輛正廂軍車之前,輕輕的推了一下滿是泥土的輪轂。
吳元年,徐達領徵虜大將軍印綬之後,還是吳王的朱元璋親自推動徐達的車輪,讓他征伐胡元,後來胡元被打沒了,北元被打沒了,北元漢廷又被明成祖朱棣打成了北虜。
現在北虜再次猖狂,朱翊鈞作為大明的皇帝,站在北土城的轅門,再次為大明軍送行。
鼓聲陣陣,號角聲幽怨,萬餘人的精銳開始北上,朱翊鈞一直站在轅門前,看著大明軍綿延不絕的車隊,緩緩消失在了天的盡頭,才對張居正說道:“壯志得展布。”
若是在張四維看來,這多是個好機會,大明京師空虛,精銳北上,這不正是提刀見陛下,和陛下痛陳厲害的好時機嗎?只需要調動宣大衛軍,直入京師城下,就是不能奪了生殺予奪的大權,也能讓朝廷知道厲害!
可是在王崇古看來,這就是最最最危險的時候,這個時候,跟朝廷、跟張居正蹬鼻子上臉,那就是自尋死路,一旦西北跳反,朝廷立刻可以釋放關在天牢裡的逆酋王杲、董狐狸的侄子卜哈出,答應土蠻諸部的貢市請求,而後收兵,對西北進行平叛。
就像現在吳兌在宣府宴請三娘子,張學顏也可以在東北宴請察罕汗,安定東北,而後平定西北。
回城的路上,王崇古湊到了張居正的身邊,低聲說道:“元輔,西北我的餘威尚在,這次還好,下次,怕是要出亂子,下下次,恐怕…”
王崇古話沒說完,但是態度很明確,他控制不了太久,餘威最多也就兩年,到時候西北出亂子,朝廷威罰的時候,可不能傷及他這個善類,他可沒有謀逆之心。
王崇古覺得西北必不能贏,哪怕是依仗北虜聲勢,就今天送行,大明軍容整齊,就這一萬銳卒,十萬能抗衡嗎?答案是否定的。
經過了戰火洗禮的銳卒,只會更強。
“王司寇現在是大明刑部尚書,負責刑名,還有羊毛官廠之事,西北動盪,和王公無關了。”張居正低聲說道,他給王崇古吃了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