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


  海瑞是個典型的清流,他的言辭之激烈,足以青史留名,以致於海瑞本身的政務能力,不像他清名那般聞名遐邇。

  海瑞是個肯俯下身子自己去找答案的人,是個有德,肯低下頭、彎下腰、腳踏實地的踐行自己所知所行的人,同樣,海瑞是個剛正不阿的人。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張誠不該做決定抽分洋船,但是的確要抽分,所以,不對但是沒錯。

  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

  權,是秤砣,就是秤量物之輕重的砝碼,故人之處事,秤量道理以合於中,叫作權。

  淳于髡是個齊國的辨士,見到了孟子,就問孟子:男女授受不親,以物相取與,不得親手交接,這真的是禮嗎?

  孟子說:這的確是禮。

  淳于髡就問:若是嫂子溺水了,小叔子應該伸出援手救人,還是應該拘泥於禮法,坐視不管?

  孟子答道:嫂溺不援,是豺狼,男女授受不親是禮法,嫂溺援之以手,是事急從權宜。

  朱翊鈞還真知道這個典故,張居正這個帝師是極為合格的,他擅長引經據典,在討論禮法的時候,張居正已經說過這件事。

  海瑞繼續說道:“天下之事,有常有變;君子(治人者)處事,有經有權。”

  “嫂溺,授受不親,是禮之常經;援之以手,則是事之變權。今日洋船到月港,中官不得干政,是禮之常經;都餉館都餉,則是事之變權。”

  “揆度於輕重緩急之間,以求合乎天理、人心之正,但知有禮而不知有權,則所成小、所失大,張誠之舉,識時通變也。”

  海瑞說完,就有些忐忑,他是有些怕皇帝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只知道有禮法,而不知道有權宜,那是死板教條,這樣做事,得到的少,失去的多。

  畢竟月臺之上,只是一個帶著陽光開朗笑容的十歲人主,海瑞生怕自己文縐縐的皇帝聽不懂。

  “海總憲,這朝廷應不應該設卡抽稅?”朱翊鈞笑著問道。

  海瑞十分肯定的說道:“應該,朝廷沒錢沒糧,用什麼供養軍士,安定邊方,讓百姓安居樂業?用什麼讓天下寒士認字讀書,知禮法?用什麼養才儲望?又用什麼供養百官,牧守四方呢?”

  海瑞剛才文縐縐的那大段的話,是對著葛守禮開炮,所以說的咬文嚼字,但是對著十歲人主,海瑞儘量用十歲人主能聽得懂的話來講。

  海瑞認為朝廷應該收稅,尤其是對於那些個導致了朝廷稅基萎縮的縉紳,比如徐階這種半華亭的傢伙,就應該重拳出擊,海瑞是因為魚肉縉紳徐階被彈劾致仕的。

  現在,他海瑞回來了!

  朱翊鈞想了想問道:“所以朝廷抽分洋船,是合乎禮法的,或者說是合乎天理,人心之正的。”

  “張誠、羅拱辰等決定抽分洋舶,是因為事情急切,所以才做了臨時的決定,畢竟這涉及到了日後都餉館是不是繼續都餉的大事。”

  “不應該就是不應該,所以要責罰他們;但是他們做的沒錯,維護了禮法,也要獎賞他們,海總憲是這個意思嗎?”

  陛下這段話的邏輯極為完整,說明陛下真的聽懂了他海瑞剛才到底在說些什麼,這讓海瑞格外的振奮,相繼經歷了嘉靖、隆慶兩代神隱君王的海瑞,看陛下,似乎是看到了初升的太陽,大耀東方。

  海瑞趕忙說道:“慶賞威罰,功勞是功勞,過錯是過錯,理應如此。”

  “海總憲以為如何處置為宜?”朱翊鈞笑著問道。

  海瑞想了想說道:“理當罰俸降級,罰俸半年,降三級;理當恩賞,錄其功以待升任機要之處,為國任事,為陛下前驅。”

  罰了,但是也要記錄他們的功勞,擇機勝任機要之處,這是獎賞。

  “葛總憲以為呢?”朱翊鈞看向了彈劾張誠、羅拱辰的葛守禮,海瑞這個處置,葛總憲滿意不滿意?若是不滿意,葛總憲,打算怎麼做呢?

  葛守禮思慮了片刻,無奈的說道:“臣以為,並無不可。”

  葛守禮選擇了投降,海瑞這話說的,讓葛守禮怎麼反駁,繼續咬緊了閹黨禍國殃民,與民爭利這件事?

  可是戶部不跟著葛守禮一起彈劾閹黨,葛守禮獨木難支。

  戶部當然不跟,落袋為安,戶部窮的都要當褲子了,這什麼責任都沒擔,撈了一大筆銀子,不閉嘴關起門來笑,還要彈劾張誠?

  別人大約能做出來,但是王國光做不出來。

  “元輔先生和楊太宰以為呢?”朱翊鈞又看向了張居正和楊博,問問他們的意見,若是不同意就早點說,別以後再拿這件事嚼舌頭根兒。

  “臣等並無異議。”張居正和楊博互相看了看,沒有發表不同意見。

  朱翊鈞點頭說道:“常與變,經與權,原不相離,本為一體。禮有常經,如秤稈之有星,銖兩各別;權無定主,如畫一之較物,輕重適平。”

  “二者交相為用,識時通變之理,方為君子處事之道。”

  “那就依元輔先生、海總憲所議。”朱翊鈞看無人反對,便選擇了海瑞的決定。

  海瑞聽完了皇帝這一通總結,驚駭的看著十歲人主,這是什麼話?這是個十歲孩子能說出的話嗎?又看著穩穩的坐在左邊第一位置的張居正,這張居正到底是怎麼教出這等人君的?

  張居正當老師這麼厲害的嗎!

  “陛下聖明。”張居正俯首說道,他看著海瑞一臉震驚的表情,帶著笑意。

  這才哪到哪?讓海剛峰驚訝的事兒還很多。

  “陛下,臣有本啟奏!”海瑞並未歸位就坐,直接繞開了內閣首輔張居正,對著月臺上的皇帝俯首說道:“陛下,臣請徹查徐階侵佔良田二十四萬畝,祖宗定黃冊魚鱗冊,收天下資財以安天下,朝廷藁稅,乃是禮之常經,徐階侵佔田畝,此案若不追究,政松國弱綱紀冥墮,徐階若不還田,國家財用大虧無用,天下失道!”

  二十七位廷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眼中皆是果然如此。

  海瑞還是那個剛正不阿的海瑞,他這個人眼裡揉不得沙子,徐階的案子,到現在,徐階都沒還田,這件事,不算完!

  當國首輔、帝師張居正,那是徐階的學生,海剛峰說這番話,有沒有考慮過張居正的面子!

  海瑞回朝是朝中狗鬥,其實說到底,還是皇帝為了不讓科道言官附和晉黨一眾,對譚綸連章彈劾做出的妥協,譚綸被彈劾是他背棄了晉黨,投效了張黨。

  現在海瑞回朝第一天廷議,立刻就上奏說要繼續追查當年未盡之事,徐階的學生張居正、陸樹聲還在朝堂上坐著,海瑞真的是一點面子不給。

  陸樹聲立刻站了起來說道:“海總憲,朝廷優老之德,行其私耶?”

  “彼時奸臣嚴嵩父子當朝,朝中臣子多依順奸佞,不敢仗義執言,是何人諍諫,將嚴嵩譴黜、將嚴世藩定罪?”

  “世廟哀衝太子、莊敬太子相繼夭折,主上不再立太子,建儲乃國之大典,聖意欲遲遲,亦無人敢不敢顯諫,又是誰負物望,膺主眷,從龍有功?”

  “徐公更是一掃嘉靖年間積弊,方有今日之成效。”

  “徐公只是稍涉偏差,爾如此苛責,只為了那些許清名,枉顧朝廷優老之德,追擊徐公,又置陛下於何等境地!”

  陸樹聲駁斥了海瑞,而且把徐階的功勞依次擺了出來,倒嚴嵩嚴世藩等一眾嚴黨、嘉靖皇帝兩個太子相繼夭折,嘉靖皇帝不再立太子,一直到最後病逝那天,才確定了裕王登基的遺詔。

  而裕王登基的遺詔,正是徐階寫的!

  海瑞斜著眼睛看了一眼陸樹聲,嗤笑一聲說道:“可笑。”

  “你!”陸樹聲完全沒想到只得到了兩個字,可笑,那種輕蔑和不屑一顧,像極了張居正平日裡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個笑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