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3頁)
徐貞明三十多歲,看起來頗為精幹,只是皮膚略有些黑,風吹日曬導致,他的背上揹著一個竹篾書箱,而不是更加常見的硬木書箱。
但凡是個舉人,入京會試或者在國子監就讀,都是背硬木書箱,畢竟同鄉縉紳們都會資助,揹著竹篾書箱是會被人嘲諷的。
但徐貞明作為一個進士,揹著一個竹篾書箱,這和徐貞明的師承有關。
徐貞明要面聖要沐浴更衣,但是皇帝接見他的地方,卻在景山,目的是種地,徐貞明沒拿出朝服來,而是穿著一件棉夾襖,外面套著麻衣,打扮的和老農無二。
他的手上都是老繭。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徐貞明將書箱放在一旁,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見禮,這是他第一次面聖,第一次見到活著的皇帝。
大多數的進士,只有殿試的時候,才能見到皇帝一面,自從嘉靖皇帝以來,連殿試面聖的機會都沒有了。
隆慶皇帝,在執政六年的時間裡,連高拱都不能到宮裡拜見皇帝奏對,直到最後隆慶皇帝大行之前,高拱才見了最後一面。
高拱在隆慶皇帝大行之後,上奏奪司禮監職權,要求事事面聖奏稟,到底是沒有恭順之心,還是他認為如此才是對的呢?
“日後私下奏對,就不必跪拜奏對了。”朱翊鈞笑了笑示意徐貞明起身,這第一面,朱翊鈞就很喜歡這個臣子,他百般不會,只會種田。
但就是這個種田,這一身和老農無二的打扮,讓朱翊鈞對他頗為放心。
徐貞明是隆慶五年的進士,進士什麼身份?
那是魚躍龍門,那是階級的多次躍遷,徐貞明其實可以選擇另外一個活法,但是他選擇做事,那就是同志,若能同行,自然同樂。
徐貞明有些愣,大明禮教森嚴,面聖不跪,連抬著棺材罵嘉靖皇帝家家皆淨的海瑞,都不敢如此無禮,當禮法和皇權產生了衝突的時候,到底該聽誰的?
徐貞明沒有猶豫說道:“謝陛下隆恩。”
當禮法和聖旨出現了衝突的時候,徐貞明選擇了聽皇帝的。
徐貞明都打算回鄉去了,一個進士,做了兩年的知縣就灰溜溜的回鄉,是一件很恥辱的事兒,但是京城的門第都很高,徐貞明真沒多少錢走門路,沒人舉薦他,他只能回去。
正當徐貞明打算離京的時候,全楚會館的大管家,遊七,找到了徐貞明,讓他收拾一番去景山面聖,徐貞明這才大喜過望,撈到了一份差事,宮裡來了宦官,讓他準備好農書覲見。
“你這書箱裡裝的是什麼?”朱翊鈞看著被壓彎了的竹篾書箱,笑著問道。
徐貞明將書箱打開,略帶些靦腆的說道:“臣這些年讀的農書,還做了註解,還有臣一些淺顯的墾田、水利的想法、筆記。”
朱翊鈞大喜過望,看著那些捲了邊的書,裡面有些被書蠹給啃了一些,他又看著馮保說道:“馮大伴,能給徐學士準備一個防蟲的書箱嗎?”
“臣這就去拿。”馮保腮幫子的傷勢好了一些,額頭仍然頂著大紗布,他沒吩咐旁人,而是立刻就跑去了內官監,陛下說的話格外的生分,什麼叫能嗎?!
皇帝和宮裡的宦官商量,而不是吩咐,這就是生分。
這種生分讓馮保時常驚懼不寧,他求名,更求權,但首先求命,和一個皇帝生分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那是活不久的。
朱翊鈞其實不是客氣也不是生分,他只有十歲,不掌財權,哪裡知道李太后有沒有給他下什麼禁止高消費的禁令,防蟲的硬木書箱,可不便宜,一個箱子要六七兩銀子,能買一個黃花大閨女了。
馮保在討皇帝歡心這件事上,是有著極其靈活的尺度。
但凡是個舉人,入京會試或者在國子監就讀,都是背硬木書箱,畢竟同鄉縉紳們都會資助,揹著竹篾書箱是會被人嘲諷的。
但徐貞明作為一個進士,揹著一個竹篾書箱,這和徐貞明的師承有關。
徐貞明要面聖要沐浴更衣,但是皇帝接見他的地方,卻在景山,目的是種地,徐貞明沒拿出朝服來,而是穿著一件棉夾襖,外面套著麻衣,打扮的和老農無二。
他的手上都是老繭。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徐貞明將書箱放在一旁,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見禮,這是他第一次面聖,第一次見到活著的皇帝。
大多數的進士,只有殿試的時候,才能見到皇帝一面,自從嘉靖皇帝以來,連殿試面聖的機會都沒有了。
隆慶皇帝,在執政六年的時間裡,連高拱都不能到宮裡拜見皇帝奏對,直到最後隆慶皇帝大行之前,高拱才見了最後一面。
高拱在隆慶皇帝大行之後,上奏奪司禮監職權,要求事事面聖奏稟,到底是沒有恭順之心,還是他認為如此才是對的呢?
“日後私下奏對,就不必跪拜奏對了。”朱翊鈞笑了笑示意徐貞明起身,這第一面,朱翊鈞就很喜歡這個臣子,他百般不會,只會種田。
但就是這個種田,這一身和老農無二的打扮,讓朱翊鈞對他頗為放心。
徐貞明是隆慶五年的進士,進士什麼身份?
那是魚躍龍門,那是階級的多次躍遷,徐貞明其實可以選擇另外一個活法,但是他選擇做事,那就是同志,若能同行,自然同樂。
徐貞明有些愣,大明禮教森嚴,面聖不跪,連抬著棺材罵嘉靖皇帝家家皆淨的海瑞,都不敢如此無禮,當禮法和皇權產生了衝突的時候,到底該聽誰的?
徐貞明沒有猶豫說道:“謝陛下隆恩。”
當禮法和聖旨出現了衝突的時候,徐貞明選擇了聽皇帝的。
徐貞明都打算回鄉去了,一個進士,做了兩年的知縣就灰溜溜的回鄉,是一件很恥辱的事兒,但是京城的門第都很高,徐貞明真沒多少錢走門路,沒人舉薦他,他只能回去。
正當徐貞明打算離京的時候,全楚會館的大管家,遊七,找到了徐貞明,讓他收拾一番去景山面聖,徐貞明這才大喜過望,撈到了一份差事,宮裡來了宦官,讓他準備好農書覲見。
“你這書箱裡裝的是什麼?”朱翊鈞看著被壓彎了的竹篾書箱,笑著問道。
徐貞明將書箱打開,略帶些靦腆的說道:“臣這些年讀的農書,還做了註解,還有臣一些淺顯的墾田、水利的想法、筆記。”
朱翊鈞大喜過望,看著那些捲了邊的書,裡面有些被書蠹給啃了一些,他又看著馮保說道:“馮大伴,能給徐學士準備一個防蟲的書箱嗎?”
“臣這就去拿。”馮保腮幫子的傷勢好了一些,額頭仍然頂著大紗布,他沒吩咐旁人,而是立刻就跑去了內官監,陛下說的話格外的生分,什麼叫能嗎?!
皇帝和宮裡的宦官商量,而不是吩咐,這就是生分。
這種生分讓馮保時常驚懼不寧,他求名,更求權,但首先求命,和一個皇帝生分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那是活不久的。
朱翊鈞其實不是客氣也不是生分,他只有十歲,不掌財權,哪裡知道李太后有沒有給他下什麼禁止高消費的禁令,防蟲的硬木書箱,可不便宜,一個箱子要六七兩銀子,能買一個黃花大閨女了。
馮保在討皇帝歡心這件事上,是有著極其靈活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