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612章 防微杜漸,以身為局!(第2頁)

 但富貴險中求,此前陛下伐吳的時候,他便沒有撈得什麼功勳,此番借吳伐魏,必是要立下大功。

 “原以為傳聞中是假的,但在這濡須口上,當真有一艘大船沉在其中。”

 他的功勞還沒立下,可不能不明不白的就死在此處了。

 突然,天空飄起了大雪。

 志怪志怪。

 隨著季節的更迭,江中的水量漸漸變小,寬闊的江面此刻更顯深邃。江水悠悠流淌,聲音低沉而緩慢。

 壽春控扼淮、潁,襟帶江沱,為西北之要樞,東南之屏蔽,本來地形就非常險要,更不用說魏國在淮水之濱構築了堡寨,與之互為奧援。

 “那我大漢主力,是要去攻魏,還是按兵不動?”

 馬良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口諭有言,此番我們第五路伐魏大軍,也可能變成伐吳大軍,若是吳國順服,便是伐魏,若是吳國心有異心,欲行不軌,我等便是伐吳。”

 “軍師的意思是?”

 文聘在舟船之上對著下首的諸葛恪喊道:“身處異國,不敢輕易涉險,況此番我伐魏,十萬火急,不敢耽擱時辰,還請將軍速速上船罷。”

 他的肚子則像是一個巨大的皮球,在甲冑的束縛下,圓滾滾地凸起,讓人不禁擔心它會突然滾落。

 “這麼說,借道吳國,只是一個幌子?”

 “將軍前去吳國,一路帶著運糧舟船,若是孫權能夠頂得住此間誘惑,倒也可信,另外,將軍身上還有另外一個任務。”

 在吳國境內,間軍司掀起輿情的能力,恐怕還要強過吳國的刺奸屯。

 馬良的叮囑還縈繞耳畔。

 吳國百姓對於漢國,亦是有怨氣,但怨氣沒有吳國軍卒那麼大。

 此地在建安十七年的時候,曾發生過一場大戰。

 此番是太子交給他的差事,他定是要將其做好的。

 而西陵白山羊,體質細緻緊湊,被毛白色,毛短貼身,絨毛少,種公羊被毛較長。頭大小適中,頜下有髯,耳中等大小,耳背平直,豎耳。母羊頸較細長、清秀;公羊頸較短粗雄壯。

 到了吳國,若是還敢不小心謹慎,恐怕這條命都要丟在此間了。

 既然要深入吳國,不趁此機會佈下棋子,那不是浪費了嗎?

 大江兩畔,曾經蔥鬱的樹木披上了歲月的痕跡,枯黃的枝葉在寒風中搖曳,落葉隨風起舞,輕輕覆蓋在冰冷的土地上,宛如大地的一床金黃棉被。

 帶兵入敵境,通行了好幾個吳國江寨,文聘感慨頗深。

 諸葛恪見到文聘在笑,也不惱,只是說道:“便在此間。”

 許多愚昧的百姓,還以為是天時不好,官府徵糧太多,根本沒有聯想到漢國身上去。

 “這便是濡須塢?倒真是江上的雄城。”

 馬良也是在一邊說道:“吳國並未完全順服,大江之道,他並未完全開放,文聘將軍若是想要借道吳國,至京口攻廣陵,恐怕這個算盤就打錯了,建業便在江道之上,他吳國豈會讓我大軍靠近建業?”

 漁夫剛入睡,便夢見有人驅趕他說:“別靠近官家的歌妓。”

 船上的人們或忙碌地操舵,或靜靜地欣賞這難得的冬日江景,他們的身影在雪花的映襯下,顯得愈發堅定而有力。

 馬良臉上綴著笑容,在一邊解釋道:“曹休總領魏國南部軍師,我們要等汝南戰事起來,吸引大部魏軍前去,再去攻伐壽春,本來就是要等到時機的。”

 “我已經將令信送至建業吳國太子府,三日後,將軍率部乘舟船入吳即可。”

 至於于禁對此為何如此清楚,自然是因為自商盟通暢之後,各地都要發掘出優勢產品出來。

 諸葛恪身穿一套厚重的甲冑,那甲冑原本設計得威武而精緻,但在他龐大的身軀下,卻呈現出一種別樣的滑稽感。

 見吳王已然生氣,他趕忙在一邊說道:“此事,太子絕對知曉。”

 “借道吳國,只是運送糧草而已,主力絕對不可借道吳國而去,孫仲謀其人不可信,數萬軍民深入敵境,若是吳國之中有人心生歹意,豈非是將自己置於險地之中?”

 甲冑的腰帶緊緊地束在他的腰間,但卻無法掩飾他那一圈圈如漣漪般的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