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五百五十四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

 劉禪看著辛秀吃癟的模樣,心中卻沒有多少快意。

 因為他知道,要對付世家,絕對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

 也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完成的。

 而是要經過流血的。

 稍有不慎,便是王朝傾覆。

 明朝皇帝易溶於水,說不定就變成漢朝皇帝易溶於水了。

 至於如何解決世家,其實劉禪腦子裡面,已經是有些想法了。

 最常用的建立科舉制度,提拔寒門。

 寒門代表的是黎民百姓,世家往往是地主士紳加官宦階層,和寒門是天然的對立階層。

 所以限制這些人最常用的辦法就是給人民利益和升遷渠道與世家對抗。

 只可惜,現在世家的力量太大,而寒門普通百姓的力量太小。

 即便是用了科舉制,考上來的,還是世家的人,用科舉制其實區別不大。

 反而是會激起世家的逆反之心。

 如今三國尚未一統,劉禪自然是不會徹底與世家鬧翻。

 他現在需要世家的支持,來一統天下。

 除了科舉制這個陽謀之外,其實還有一種方法。

 那便是推恩令模式。

 這是景帝武帝之時對付封王的,用來對付世家,也不是不可以。

 推恩令本質上是改變了長子獨大模式,將世家的利益從內部分散,一定程度的利益之爭會造成他們內部矛盾強化。

 漢朝頒佈推恩令後,劉姓皇族到了後面都是一盤散沙,日漸衰微,譬如說劉備作為中山靖王之後,還不是混成了織蓆販履?

 不過

 劉禪對這個世家推恩令能夠成功,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推恩令的關鍵是“恩”,是利益。

 推恩令涉及三方勢力:諸侯、諸侯嫡長子、諸侯其餘諸子。

 諸侯最愛的兒子不一定是嫡長子,他也許會想著給愛子留下些土地財富,所以諸侯的態度是搖擺不定的——可能贊同推恩令,也可能反對。

 若沒推恩令,嫡長子會完全繼承諸侯的土地,因此嫡長子是推恩令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推恩令最大的反對者。

 若推恩令施行,非嫡長子會繼承一定的土地,哪怕很少,但零和一的區別他們還是能區分的。

 所以非嫡長子是推恩令的鐵定擁護者。

 主父偃用諸侯、嫡長子的利益,拉攏諸侯庶子的支持。

 嫡長子僅有一位,庶子卻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