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2708章良莠難分道教人(第2頁)

  自從那個時候開始,左慈就不會去做什麼戲弄上位者的事情了。

  如果經常認為別人都是傻子,有時候自己就變成了傻子。

  之所以某些人會用一些空碗取魚的手段,亦或是辟穀長生的手法去在上位者面前表演,一般都是因為這些人自視甚高,覺得自己手法純熟,不會被揭穿,在心理上也是將上位者當猴子耍,至少是將上位者當成一般愚昧無知的鄉民在對待。但是實際上,確實有一些上位者還不如鄉野村民聰慧,但是也有很多官場中人,其實是看破而不說破的。

  如果說驃騎鼓掌叫好,這些人也會跟著叫好,即便是有些人發現了什麼問題,也並不會說出來,像是動不動就表示『此乃小兒伎倆』、『三歲小兒亦知之』等等的人,怕不是在現實之中,多半活不過三集。

  左慈應該做什麼,斐潛也和他有詳談。

  譙並之事,左慈來到了長安之後,就已經聽聞了。左慈最開始的時候以為斐潛要說譙並,但是實際上斐潛根本就沒有談及譙並。

  沒錯,譙並究竟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這讓左慈不禁是更加感覺到了斐潛已經和他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完全不同了,當下的斐潛雖說依舊是溫和的,平常說話也是平緩有度,但是左慈卻能隱隱的感覺到在這些溫和之下的鋒刃,還有平緩的水面之下的洶湧暗流。

  一時之間,左慈也有些拿不準斐潛的意思,於是略微小心翼翼的問道:『將軍,老朽乃化外之人……老朽不便置喙……』

  斐潛笑了笑,然後解釋道:『現在又不是在公堂之上……我就是想要聽聽你對於這道教之內的道士人員品行的看法……』

  斐潛說完,又看左慈多少有些難色,似乎準備又要搪塞一番的樣子,便是又補充說道:『你也不必敷衍於我……此處所言,不會傳於外,道長儘可放心。』

  聽聞斐潛如此說,左慈也是無奈,稍稍思索之後說道:『這道家一脈,人員向來繁雜……雖說有師徒之稱,但畢竟沒有血緣相傳……有好的,那也是極好,千金一諾必勝不改者有之,不過也有些偽劣之輩……老朽當年一路遊歷,在他處所見所聞,這道童道徒,為了些許錢財器物便是欺師滅祖的,其實也是一樣不少……老朽見識淺薄,隨意說說,若有不妥之處,還望將軍見諒。』

  斐潛點了點頭,示意左慈繼續說。

  『如今世道風俗敗壞,有的人多少還能守著本心,有的就是……』左慈嘆了口氣,『不過這事情,跟世道有關,但也無關,畢竟老朽也見過不少人,不論多麼貧苦,依舊是純良至善,而那些麼……說句實話,有時候世道變差只不過是那些人的一個藉口罷了,即便是世道好,那些人依舊能找到其他的藉口去為惡……』

  聽了左慈的話,斐潛繼續點了點頭。

  左慈並沒有因為說他自己是道教,然後就一味的將道教的感化教育功效推崇到極點,反倒是很公允的說了這個問題。這一點和那些只會瞎吹教化而不重實際情況的腐儒相比,確實不太一樣。

  道教和儒教,在華夏文化發展的初期,都有教化民眾的作用,比如老子其實就收了不少直接或是間接的弟子,他的思想也得到了弟子的傳承和發揚。只不過後來道教將這個教化功效放下來,而儒教則是緊緊的抱著教化的招牌。

  『在鄉野之中,若是想要尋道家傳人,一般來說都會找一些道童,觀察其心性,以堅韌不去,良善淳樸者為上,傳其丹冊……』左慈緩緩的說道,『畢竟化外之人,身處紅塵,若是稍微品行有失,說不得比尋常之輩做惡更甚……』

  斐潛敲了敲桌案,『還有一點……道教之中,雖有戒律,但和世俗之法不同,亦是鮮有他人監督……』

  左慈沉默了一下,點了點頭。

  道教,或是宗教,甚至有些像是宗教的儒教,其實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戒律的,但是和世俗的法律不同的是,一般國家的法律,是由國家的暴力機構執行的,別管這個機構的名稱叫做大理寺也好,叫做縣衙門也罷,亦或是什麼其他的名稱的,但是律法基本相同。

  在華夏大一統之後,就基本上不會出現在這個州郡的律法和那個州郡的律法不同的現象了,但是道教,還有其他的宗教的戒律,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以至於有所不同。

  簡單來說,可能在某個修行的地方,吃肉殺人都不算是違背戒律,而在另外一個修行之處,就算是踩死一隻螞蟻都要被責罵和受懲罰。

  這種差別極大的戒律執行標準,最終導致了雖然同樣都叫是道長,或是和尚,但是三觀和日常行為,卻可能是完全不同。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在這個縣城裡面遵從的律法,和在那個縣城裡面所要注意的律法基本上來說是一樣的,但是在面對著道士和尚或是什麼其他宗教人士的時候,有可能遇到的是善良的,也有可能碰上的是壞道士花和尚什麼的……

  『前些時日,鄭公有大難,僥倖有華醫師出手,得其壽延……』斐潛略有些感慨的說道,『川蜀上報,南中也是有瘴疫,死傷甚多,得涪翁之傳人出手相助,治病除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