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9章吏治開端,活人稱諡(第2頁)
『此番之後,便改吏治!』斐潛拍了拍桌案上的一大摞之前韋端杜畿等人寫下的自陳表疏,『此等自陳職疏,且令文舒,德潤二人先行批閱,再提交於某……』
『以此為始,關中三輔,隴右河西,河東北地,漢中川蜀,各地官吏,均自行先上陳表,以述職政……』
斐潛說道,『吾輩自當為後世立規矩,豈能苟且仰息先輩遺澤?吏治之考,當成定律!』
『主公之意,欲覆上計?』龐統問道。
『上計』,就是漢代最初還算是比較清明的時候,展開的一項吏治工程。由地方長官,一般是各地郡守,定期的向朝廷上報文書,寫明具體地方的管理治政情況,然後朝廷根據上計的情況,進行考核評定。
原本規定,是每年的年終,都要有各地郡國的『上計吏』攜帶著『計簿』,到京師上計,被稱之為『長課』,就是每年交一次作業,然後三年要交一次大作業,被稱之為『大課』。
『上計』這個政策,其實在秦朝的時候已經有了,在漢代確立下來,形成比較完備的制度,甚至還有專門的律法,『上計律』,並且明確規定了兩層的上計模式,也就是鄉縣先上計到郡國,然後郡國彙總再上報朝堂。一般來說,鄉縣上計在秋收之後,而郡國上計則是在冬天歲末。
上計的內容也有要求,包括戶口,墾田,錢糧,盜賊等等,一開始的時候上計也很受重視,甚至主持上計的是皇帝本人,最不濟也要由丞相和御史大夫同時進行考核,丞相主要負責向皇帝彙報上計考核的情況和結果,而御史大夫則是負責審查核實郡國上計的真實性。
漢武帝之時,對於上計非常重視,但是到了東漢時期,上計就漸漸的變成了尚書檯的事情了,再往後來,就連尚書檯都不太管了。
而到了漢靈帝時期,就連皇室貴胄都敢借口說道路擁堵,拒絕和朝堂通信往來,更不用說什麼上計或是大課了。
同時,漢代最開始的時候,刺史是監察官,跟明朝的巡撫差不多,為巡行郡國,刺察守相,歲盡就要返回京師上奏,其奏事的時間正好是郡國上計的時間,所以原本刺史的奏事有非常大的作用,常常可以以此來鑑別郡國上計的真偽。
可惜在東漢之後,刺史漸漸從監察官變成了地方行政官,常駐地方,也就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甚至漢代還有『聽風』的制度,就是會派遣官吏到民間聽,如果有出現什麼地方官吏在地頭田間風評極差的,便是會啟動核查程序,而這樣的行為基本上是不通知地方官吏的,也不和地方官吏有什麼交集,直接歸屬於朝堂。
所以漢代不是沒有好制度,甚至可以說,封建王朝之時的監察系統未必會比後世差多少,但是就看執行力而已。
斐潛點了點頭,但是又搖了搖頭,說道:『雖與上計略同,但亦有不同。某令韋參律重修貪腐律,便是由此……』
漢代做官,沒有特別說明具體任職期限的,一般來說,除非是真的不想做了,否則都可以不退休,直接當一輩子的官。
雖然說上計之時,考察監督,也有升降,但是因為『天人感應』的問題,導致這些官吏即便是上計出現了一些事,只要能夠大體上表麵糊弄過,比如掛靠到所謂天災的邊上,也都不會受到嚴重的懲罰,甚至到了東漢時期,往上塞夠了錢,就自然萬事大吉。
天人感應,就是漢武帝最大一塊石頭,然後砸在了自家的腳上。華夏地域廣闊,天災自然不可能避免,一旦出現天災,就代表皇帝犯錯了,而皇帝自然不會有錯,那麼三公就出來背鍋。
於是乎漢代官場之中,官員進出仕黜,司空見慣,官海沉浮,也是隨意,或有起家就是兩千石一步到位的,也有才當了三四天的三公轉眼就被罷黜的,甚至還有剛剛下了出任地方官,連京師城門都還沒有走出去,然後又專任另外一個地方,再走了幾十裡重新追回來又擔任九卿的……
因此在做這樣的情況下,漢代官吏基本上對於官職變動根本不是很在乎,民間也對於官吏丟官習以為常,比如就有因為受到上司的指責,說某件事情錯了,要求其免冠認錯,然後就說什麼『冠一免,安復可官也』,然後乾脆直接去官還鄉,還博取了不少人交口稱讚,認為其灑脫出塵,乃名士之舉。
因為天災罷免三公,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幹得再好再辛苦,然後一個災害就白搭,這樣會有人努力勤政麼?這樣的三公罷免,自然也不可能治罪,所以這些『前三公』回家笑呵呵,『後三公』愁眉苦臉登上堂,然後到了地方官吏,還有可能罷免後治罪麼?天一般大的錯,十幾萬人顛沛流離,最終都沒罪,頂多就免官而已,老子就這個小地方,拿點用點,又有屁大的罪?
所以漢武帝之後,整個漢代的吏治就漸漸荒廢了,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漢武帝以天人感應忽悠天下人,後來天下人就開始忽悠他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