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和平締造者:小國命運
和會的進程逐漸焦灼起來,許多消息傳出會場,讓人們的內心愈發焦躁。
在3月的維多利亞工人節這天,永憶城實施了封城。為了支持社民黨及工會的訴求,議會左派組織了3000名上街示威,政府派出了武裝警察進行鎮壓,雙方在大街起了衝突,據說有幾百人受傷入院。 高盧和會逐漸變成了幾個有影響力的人物發言,比如維多利亞的查爾斯,可莉莎。聯合財團的李澄,薩卡茲國的特蕾西婭,只有這四個人能在最高裁決會說的上話。炎國人在3月的波尼半島問題鬧掰後,就被希之翼踢出了最高裁決會。 戰後秩序已經基本成型,希之翼領導的最高裁決會對幾個重大事項都確定好了,比如成立泰拉聯盟,殖民地分配問題,對同盟國戰犯的懲罰,今後如何管控南陸等等。 在這個節骨眼上,李澄想要快點結束對薩爾貢的停戰協議,因為一些協約國將軍說,維多利亞軍隊和炎國軍隊都在撤走。 每個月都有上百萬名士兵回家,現在南陸控制區的兵力越來越少。 等到6月份的時候,萊塔尼亞人也要離開了,南陸佔領區的協約國軍隊就只剩下希之翼人,要怎麼對抗七百萬薩爾貢人? 法昆多元帥再次警告,直到把協議決定下來之前,絕不能掉以輕心。 其實戰鬥還在一些地區爆發,雖然在官方層面,薩爾貢帝國要求各個戰線停火,接受協約國的全部條件。不過在很多地區,拒絕了這條命令的薩爾貢士兵依舊在朝著協約國士兵開火,甚至有一些城市還在公然叫囂“哪怕化為焦土”。 但是協約國高層卻不把這話當一回事,他們認為同盟國即便再次進攻,他們也能輕鬆打敗敵人,薩爾貢人翻不起風浪來。 大國一門心思爭取利益,建立泰拉聯盟,而小國在高盧和會則一門心思的提出自己的要求。 國界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到了1103年上旬,炎國和薩卡茲國重新以波尼半島為邊界線,薩爾貢帝國被肢解成了六個國家,維多利亞和萊塔尼亞拼在了一起,形成了新的國家。汐斯塔、拉特蘭和米諾斯走出被征服的歷史復活了,他們的國界以1090年確定的範圍為標準。並且中陸聯合帝國正努力的拉攏它們加入其中。 1103年3月18日的夜間,李澄想起來,應該解決一下小國問題了,突然專門問了旁人這樣一件事:“謝拉格人、卡西米爾人與敘拉古人能不能出席明天夜間的最高裁決會會議?” 這種問詢體現了李澄的無所忌憚,他關注其他人的時候,往往不在乎其他人有沒有時間,也是希之翼公司掌控國際事務的一個直接標誌。 大國往往會冷落小國,這種突如其來的關注是因為主要事項暫時擱置下來,不過還是讓各個小國鬆了口氣,因為他們終於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了。 謝拉格的要求很簡單,目前的謝拉格政府是佩爾羅契家控制。 他們在大戰後期退出了同盟國,這個叫阿克託斯的男人發動了雪山事變,用幾千人幹掉了喀蘭貿易在蔓珠院維持的政權。作為同盟國的一部分,阿斯托克希望謝拉格能夠免除戰爭賠償,並且他願意交出諸如銀灰和初雪等人,這些喀蘭貿易的戰犯都可以如數交給希之翼公司。 李澄對這個急著獻殷勤的雪鏡狗腿子沒什麼太大興趣,謝拉格太弱小,見風使舵無外乎是小國的生存之道,但是關於戰爭賠款的問題是不能少的,因此他們提出的要求幾乎被全部忽視了。 4月,謝拉格人就收到了希之翼人的答覆,謝拉格在和會中需要付出這樣巨大的條件:割讓中南山脈和謝拉格谷地的礦脈199年,同時合計對協約國的戰爭賠款121億薩元。這對他們來說猶如當頭一棒,因為阿斯托克直到此時還天真的認為他們能從戰爭追責中逃脫。 至於卡西米爾和敘拉古,李澄對他們的安排也很簡單,卡西米爾會併入中陸聯合帝國,具體事項已經跟維多利亞擬定完畢,甚至都沒有通知到卡西米爾,他們的代表團在6月末才知道,原來卡西米爾這個國家都已經在和會上談沒了!? 這種安排直到最後才被卡西米爾的總統馬丁內斯獲知,他對於自己的國家馬上要與中陸聯合帝國合併十分震驚,並且憤怒的抗議,但是希之翼人一向傲慢且無所畏懼,不打算讓卡西米爾改變和會進程。 不過讓馬丁總統感到稍顯寬慰的事情,就是協約國把第十次烏卡戰爭結束後失去的領土,全都還給了卡西米爾,這也是變向削弱烏薩斯的手段。 而敘拉古也無外乎要保留跟萊塔尼亞的附庸關係,這是威廉明娜所說,萊塔尼亞加入泰拉聯盟的前提條件。 獨立的拉特蘭和瓦伊凡國被視為可以繼續存在的國家,希之翼公司恢復了他們的歷史版圖,讓他們坐落於抵抗解放主義的第一線。 最後是伊比利亞聯盟,這是中陸最南端的土地,跟薩卡茲國接壤,作為同盟國陣營的國家,李澄也沒有手軟,他們獲得了跟敘拉古和卡西米爾一樣的命運,併入中陸聯合帝國。 於是,伊比利亞、敘拉古和卡西米爾需要加入中陸聯合帝國,謝拉格需要支付大量的戰爭賠款,同時割讓了境內的自然資源,這幾個中陸國家全都消失了,變成了一個龐然大物。 協約國還要求謝拉格解除武裝,由中陸聯合帝國保障其安全,一個雪境安全區被希之翼人建立起來。假想敵自然是哥倫比亞工團,那個有危險性的西陸革命政權。 阿斯托克十分無奈,他只能接受這個要求,但是這無疑沉重的打擊了雪境的親希之翼派系。他們對和會給予了天真的期望,認為李澄能對謝拉格寬限一面,但嚴酷的一紙條約讓他們的處境甚至比1090年更糟了。 可莉莎在這期間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米諾斯該怎麼處理? 在地理上,米諾斯應當屬於南陸,但是在文化和心理歸屬上,他又極力向中陸靠攏。 一些維多利亞官員認為,米諾斯也可以成為中陸聯合帝國的一部分。 李澄覺得不太靠譜,他打了個比方:“如果米諾斯也成為中陸聯合帝國的一部分,下次南陸國家也申請加入該怎麼辦?下次薩爾貢世界國家也申請加入中陸,你就沒有理由拒絕了。” 可莉莎不禁思忖,但是米諾斯如果獨立出來,那就要跟拉特蘭起衝突,因為雙方都對邊境接壤的一塊地區有宣稱權,他們都想高盧和會為自己主持公道。 這塊名叫“貝倫考爾德”的地區上面住的基本都是說拉特蘭話的人,但現在被米諾斯所控制,拉特蘭認為這塊土地應該屬於他們,米諾斯人覺得是放屁。 與波尼半島問題一樣,在討論了半個月後,希之翼裁決,將這塊土地歸入拉特蘭,米諾斯因此陷入了不幸的境地,國內爆發了大量示威。 幾個薩卡茲人在米諾斯街頭被熱血愛國青年痛毆,因為他們疑似希之翼人的走狗。 到了1103年6月,幾乎所有小國的命運都已經被希之翼決定了,中陸聯合帝國的範圍也因此向北擴大到了卡瓦萊利亞基,向南擴大到了拉特蘭和伊比利亞,最東邊抵達了萊塔尼亞地帶…… 泰拉的小國只有兩個得以倖存,沒有被高盧和會裁決,那就是薩米和玻利瓦爾,協約國沒有控制這些地區,自然也沒辦法強制做出裁決,但是薩米捲入了烏薩斯內戰的風暴,玻利瓦爾也在哥倫比亞的革命政權裹挾下,這兩個小國同樣算不上多麼安逸。 李澄的安排並不一定有利於解決爭端和矛盾,正相反刺激了各個民族之間的矛盾,但是暫時的混亂有助於中陸迅速整合,如果中陸聯合帝國能穩定下來,那麼隨後的事情也會順利的多,一片散沙的中陸無法在新時代撐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