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酌文川 作品

392.和平締造者:國際組織

 希之翼人一直在呼籲國際組織,而不只是中陸聯合,東陸聯合,薩卡茲統一這樣的地區性提案。
  他們希望建立一個類似“地球聯合國”之類的國際組織,這種能把各國聯合起來的平臺,以避免未來的大規模衝突繼續上演。這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李澄照葫蘆畫瓢,地球政治家行之有效的方案,他都是直接照搬的,畢竟自己的主意不一定好,復刻前人走過的路一定不會錯。  但是正如他擔心的那樣,世界不同,胡亂照搬有時候也是徒增麻煩。  各國在聯合問題上相當謹慎,不願意多談一點。當希之翼提出國際聯合以及泰拉聯合的相關提議時,幾乎所有人都反應冷漠,顯得平平無奇。相比之下,各國代表更願意把精力當在那些正經事上,比如在荒野國界問題上扯皮,重新確立幾個足以支撐百年的貿易合作條款,以及對和會最終稿的修訂。  發生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拉特蘭萬國會議的失敗,給各國帶來了一種天生的不信任。  在泰拉第一次聯合對抗災難的嘗試中,拉特蘭起到了牽引的作用,召集各國代表來梵蒂卡張商談有關共同抗擊災厄的事宜,但是基本上侷限於中陸人自嗨。  炎國,哥倫比亞,大半個薩爾貢世界都對萬國會議態度冷漠,無動於衷,因為拉特蘭人的影響力沒有那麼廣泛,不足以取得這些國家的信任。  其次就是萬國會議的失敗,1074年在抗擊日落山谷邪魔的失敗,1082年在薩爾貢南方高原抗擊邪魔的失敗,這場會議沒辦成任何實質性的事情。  萬國會議沒能讓各國達成共識,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失敗。別說協調一致對抗邪魔了,拉特蘭甚至沒辦法藉助萬國會議形成可靠的組織,會議反倒成為了一個各國在拉特蘭施加影響力的地方。  於是,希之翼人想要建立泰拉合作組織的心願也遭到了極大阻力,各國都把這個視為一個提出要求的籌碼。  核心道理就是一個,想要我入群可以,你得多給錢,多給利益,不然我就不入群,在大家都覺得國際組織是用來賣的環境下,希之翼代表滿頭大汗的發現,只有他們在意泰拉聯合的問題。  ……  1103年春天,可莉莎睡眼惺忪,精緻的腳踝踩緊了鞋子,打算按照慣例洗一把臉,收拾利索跟史爾特爾一起去和平締造者們的會議室。  她腦子裡想著今天的日程表,早上到中午都要跟卡西米爾代表會見,保證卡西米爾會加入聯合帝國,下午要去萊塔尼亞人那裡,簽署政府合併的相關條款,這些事情足以讓她忙的團團轉,中午還有一個禮儀性的宴會參加,查爾斯對此全都推脫不理,讓她有點無可奈何,只能照單全收。  “你倒是忙得不輕。”史爾特爾身上一席深紅色的紗裙,打扮淡雅,不禁說道。  可莉莎詫異回應:“好像你就很閒一樣,不也是整天每個會議到處跑?”  “我們進展太慢了,上午兩次會議,下午三次會議,可是大多數時候都在無效討論,各個代表沒辦法達成一致,我們就得這麼不停的討論各種方案。”  史爾特爾有些擔心:“別忘了薩爾貢問題,我真想不到我們竟然還沒有開始解決這些問題,而且居然沒有任何預備方案。”  原本的肢解方案被否決以後,關於薩爾貢帝國的處理方式就懸而未決了,幾個月來,公眾開始躁動不安,他們奇怪於和會為什麼還沒有討論出一個結果。  可莉莎對此若有所思,抱怨說:“如果不肢解南陸,維多利亞人無法接受,可如果肢解南陸變得太徹底,炎國人又會反對,這可真是難辦。”  史爾特爾覺得這一點很正常,炎國把維多利亞看成未來的對手和假想敵,帝國之間的競爭現在就已經開始了。  面對一個嶄新的戰後秩序,很難說薩卡茲國和兩個聯合帝國之間的關係會發展到什麼樣,這些高層並不想讓希之翼決定一切,尤其是涉及到安全問題上的條款內容。  可莉莎正鬱悶著,渴望著一場休假,這個時候卻接到了炎國人的電話,書記官索菲急匆匆的遞過話筒,看樣子有什麼急事。  接起來的時候,她發現陳策在話筒裡輕生問道:“維多利亞代表團有意參加炎國在6日進行的證據陳列會嗎?”  這個問題給可莉莎問懵了,她左思右想了一會兒,才明白陳策的意思是炎國打算陳列他們擁有過波尼半島的證據,那些東西有的是歷史文物,有些是政府收集的材料和證據。總之這些東西都要搬到永憶城來,當場跟各國代表和記者展示,幾乎開了一個歷史展覽大會。  這種做法透露著一股大國的任性,在這種會在領土吃虧的問題上,炎國人不會接受,於是可莉莎苦笑著回應道:“維多利亞代表團不會參與,感謝邀請。”  陳策毫不意外的掛掉了電話,維多利亞跟炎國的關係一直處於冰點,有這種反應也不太意外。  針對國界問題的爭吵一直從1102年11月吵到1103年2月,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最高裁決會一直在討論的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波尼半島爭端。  因為這涉及到兩個大國,炎國和薩卡茲國的國界調整,炎國之前控制著波尼半島,這裡大概有200萬薩卡茲人和150萬炎國人居住。  而薩卡茲人在統一過後,藉助炎國內戰期間的混亂佔領了波尼半島,並且拒絕還給京師方面,換做以前多少得讓近東佬見識一下大炎天威。  但現在希之翼人控制著薩卡茲國,不好直接翻臉,只能硬著頭皮通過和會裁決,要求歸還波尼半島。  這裡富含自然金屬資源,存在肥沃的土地,一大部分海岸線和附屬島嶼,最重要的是這片平原和山嶺地區可以成為炎國西南國防的屏障。  中陸聯合帝國的成立是高盧和會的第一個成就,至少在希之翼人的斡旋下,維多利亞人和萊塔尼亞人握手言和了,共同組成了一個帝國,現在中陸不必擔心在新時代繼續出現內部爭端。  但是涉及到三大帝國間的問題,希之翼還是顯得小心翼翼,生怕出現問題引發火星,讓脆弱的互信瞬間消失。  在漫長的談判結束後,李澄在3月份被迫要決定多件事情的走向,包括對米諾斯和拉特蘭獨立問題的商議,戰爭賠款的分配要求,以及波尼半島問題和希之翼建國問題。  炎國與許多國家都有一些爭執,一方面是瀛州,哥倫比亞政府(舊)參加了和會,並且聲稱瀛州應該是他們的,因為當年他們開船搶了這座島嶼。  而炎國則不承認1094年公約執行的決策,這無疑是把薩爾貢帝國的判決當成了事實。  這件事在李澄看來,瀛州應該被判給炎國,當時哥倫比亞的侵略戰爭不能作數,於是實際上便也這麼做了。  一名哥倫比亞代表憤怒的質問李澄:“如果在1094年,我們用戰爭手段取得了這片土地,不管它算不算一種侵略,這是我們應得的東西,希之翼有什麼資格把瀛州從哥倫比亞手裡奪走,而不是炎國人應該守規矩?”  李澄冷笑一聲,犀利的反擊了這名代表的說法:“如果一個強盜搶走了你的東西,警察不用幫你拿回來,而是宣佈強盜是憑本事搶的,這很合乎情理。”  “你如果當著公眾的面認為,這是正確的事情,那我就把瀛州交給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隨即展開了幾天的抗議行動,國內群情激奮,反對和會上對歸還瀛州給炎國的做法,不過這些反抗聲浪頂多是影響哥倫比亞國內的輿論,在和會來看毫無影響力。  事後哥倫比亞拒絕在條約上簽字,以表明他們對瀛州問題的反對,但是這顯得異常尷尬,因為哥倫比亞也出現了兩個政府,來參與和會的這個舊政府甚至還沒有本土的控制權,他們被和會幾乎邊緣化了。  至於波尼難題,特蕾西婭拒絕歸還波尼半島,理由是在709年薩卡茲帝國統治過這片土地,上面的薩卡茲人仍然居多,這裡就屬於薩卡茲國。  炎國則認為,他們已經控制了這裡長達兩百年,這裡到處都是說炎國話的人,薩卡茲文化早就從這片土地消失了,繼續稱呼其為薩卡茲領土有失偏頗。  更關鍵的是,薩卡茲人扔出了殺手鐧,路德維希在某天私下對希之翼代表說,如果他們失去波尼半島,國內的輿論很可能失控。最終的結果就是衝擊希之翼公司在近東的民意,還有收穫薩卡茲國退出泰拉聯盟的結果。  炎國和薩卡茲國的針鋒相對讓李澄大為苦惱,他的仲裁結果偏向薩卡茲人,把波尼半島留在了薩卡茲國。  結果這件事情又激起了可莉莎的反對,她覺得這種不合理的判決會影響和會的公正性,更關鍵的是會讓各個大國對希之翼公司失去信任,因為怎麼解釋和會的原則完全是希之翼人有選擇的解釋。  可莉莎考慮拒絕在條款上簽字,以支持炎國的要求,她有點鬱悶的指責其中的道義問題:“如果說你認為哥倫比亞佔領炎國領土的行為是入侵,那薩卡茲控制炎國領土的問題怎麼就不算入侵了?這樣的話,你應該把瀛州判給哥倫比亞,讓上面的炎軍全部撤走才對。”  李澄只好對她解釋說:“這是因為炎國人已經佔領了波尼半島兩百年,而哥倫比亞顯然沒有這樣漫長的佔領歷史,這是兩碼事。”  不管可莉莎有沒有接受這個說法,但是炎國人反正是沒有接受,在大戰結束後的幾年內,炎國與希之翼公司的關係也一落千丈。並且他們在和會中遭遇的慘痛失敗讓皇閣相信,任何國際會議都是不可靠的,可以背叛的。  在那之後,失望的東陸聯合帝國逐漸告別了和西方的合作,轉向了更具有競爭意識的發展方向,顯然,這有力的促成了後世冷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