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理力爭

葉清瑤毫不退縮,她在朝堂上據理力爭,闡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葉清瑤毫不退縮,她在朝堂上據理力爭,闡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她目光堅定地掃視著朝堂上的眾臣,聲音沉穩而有力:“諸位大人,如今之世,外有列強環伺,內有百業待興。教育若不改革,我朝如何能培養出經世致用之人才?舊學雖有可取之處,但墨守成規只會讓學子們困於迂腐之學,無法洞悉天下大勢,難以掌握新的技藝與知識。”

 不少大臣交頭接耳,有的皺著眉頭,似是對她的話極為不滿。但葉清瑤視若無睹,繼續說道:“教育改革,乃是開啟民智的關鍵。讓更多的平民子弟有機會接受更為全面的教育,無論是農桑水利,還是天文地理,都應納入學府的教程之中。只有這樣,我朝才能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有立足之地。”

 此時,一位老臣站了出來,捋著鬍鬚說道:“葉大人,你所說雖有幾分道理,但祖宗之法不可輕易變動,教育之事更是關乎國本,稍有不慎便會動搖根基啊。”葉清瑤恭敬地向老臣行了一禮,然後回應道:“大人所言極是,祖宗之法固然要敬重,但祖宗也是希望我朝不斷繁榮昌盛。如今時移世易,我們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革教育並非是對祖宗之法的全盤否定,而是在其基礎上順應時代的發展。”

 葉清瑤從袖中取出一份早已擬好的教育改革計劃書,朗聲道:“這份計劃書,詳細地規劃了從學府課程設置到師資選拔,從學子考核到教育資源分配等多方面的改革措施。我已走訪多地學府,深知目前教育之弊病,若能按照此計劃逐步推行改革,不出十年,我朝定能人才輩出,國力大增。”朝堂上頓時一片寂靜,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計劃書上,似乎在權衡著其中的利弊得失,也在重新審視著這個站在朝堂中央、為教育改革奮力疾呼的女子。

 沉默良久,皇帝終於開口:“葉卿家,你的想法雖好,但這改革所需的銀錢從何而來?又如何確保各地學府都會遵循這新的制度?”

 葉清瑤微微欠身,不慌不忙地回答:“陛下,關於銀錢之事,臣以為可從兩方面籌措。一方面,可鼓勵民間富商捐資辦學,朝廷給予相應的表彰和特權,如授予榮譽官職、減免部分商稅等。另一方面,朝廷可從每年的財政收入中撥出一部分專款,專門用於教育改革,如修繕破舊學府、聘請優秀師資等。”

 她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至於各地學府遵循新制度的問題,臣建議設立專門的教育督查司。督查司的官員定期到各地學府巡查,考核學府的教學成果、學子的學業水平以及對新制度的執行情況。對於執行不力者,予以警告、削減經費等處罰;而對於執行良好者,則給予獎勵,如增加經費、獎勵優秀學子入京深造的名額等。”

 皇帝微微點頭,似乎對葉清瑤的回答頗為滿意。然而,一些保守派的大臣卻依舊不甘心,其中一位大臣高聲說道:“葉大人,你這改革計劃如此大動干戈,那些貧寒子弟本就難以專心學業,若再加入諸多繁雜課程,豈不是讓他們更加難以承受?這不是有違教育之初心嗎?”

 葉清瑤早有準備,她神色平靜地回應:“大人此言差矣。貧寒子弟雖生活艱苦,但他們往往更有上進心。新的教育制度並非是增加他們的負擔,而是為他們提供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例如,新增的技藝課程,能讓他們習得一技之長,日後無論是做工還是務農,都能運用所學提高生產效率。而且,朝廷也會為貧寒學子提供更多的資助,如設立專門的助學金,提供免費的書本和文具等。”

 朝堂上的爭論還在繼續,支持和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葉清瑤知道,這場關於教育改革的鬥爭不會輕易結束,但她心中的信念卻愈發堅定。她相信,只要自己堅持不懈,總有一天,能夠推動教育改革的實現,為這個國家帶來新的希望。

 就在這時,一直站在一旁沒有說話的丞相緩緩開口:“陛下,臣以為葉大人的教育改革計劃確實有諸多可取之處。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可倉促決定。不妨先在幾個州縣進行試點,根據試點的成果再決定是否在全國推行。”

 皇帝聽了丞相的話,沉思片刻後說道:“丞相所言甚是。葉卿家,就依丞相之議,先在江南、荊襄等地的州縣進行試點。若成效顯著,朕定當全力支持你在全國推行教育改革。”

 葉清瑤心中雖然有些失落,她本希望能夠立刻在全國推行改革,但她也明白這已經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她連忙謝恩:“陛下聖明,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陛下所託。”

 下了朝堂,葉清瑤立刻著手準備試點的相關事宜。她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官員和學者,組成了教育改革試點推行小組,日夜商討如何在試點州縣更好地實施改革計劃,他們深知,這是教育改革邁出的關鍵一小步,必須慎之又慎。

 葉清瑤與小組成員馬不停蹄地奔赴江南、荊襄等地的試點州縣。抵達江南的第一站——江寧府後,葉清瑤便深入當地的學府、私塾以及市井小巷,親自了解當地的教育現狀和民眾對教育的看法。

 她發現,這裡的學府雖然在當地頗有名氣,但教學內容依舊十分陳舊。學子們每日誦讀經典,卻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而私塾則參差不齊,一些私塾先生自己也只是略通文墨,難以給予學子真正有用的教導。民眾們大多渴望自家孩子能夠通過讀書出人頭地,但對於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既充滿好奇又有些擔憂。

 葉清瑤首先召集了江寧府的所有教育相關人士,包括學府的山長、私塾先生以及當地的學究等,召開了一場大型的教育宣講會。在宣講會上,她詳細地闡述了教育改革的計劃內容,從課程的調整到學子未來的發展方向,一一進行講解。

 一些開明的山長和先生聽後,眼中露出興奮的光芒,他們意識到這或許是教育的一次重大轉機。然而,也有部分人滿臉懷疑,甚至當場提出質疑:“葉大人,您說要加入諸如算學、格物之類的課程,可這些東西與考取功名並無直接關聯,學子們學了又有何用?”

 葉清瑤耐心地解答:“諸位,考取功名固然是學子們的一條出路,但如今社會,各行各業都需要有知識、懂技術的人才。算學可用於商業貿易、工程建造,格物能讓我們更好地瞭解自然規律,運用於農業、製造業。即使不考取功名,學子們也能憑藉這些知識在其他領域有所建樹。”

 在江寧府的初步推廣雖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葉清瑤和小組成員沒有絲毫氣餒。他們開始從學府入手,挑選了一所規模適中的學府進行試點改革。他們為學府引入了新的教材,這些教材是葉清瑤和學者們精心編撰的,融合了傳統經典與現代知識。同時,還聘請了幾位擅長算學和格物的老師,對學子們進行授課。

 然而,沒過多久,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一些家長聽聞學府裡教授一些從未聽過的課程,擔心影響孩子的科舉前程,紛紛到學府要求退學。葉清瑤得知後,又親自一家一家地拜訪這些家長。她用實際的例子向家長們解釋新教育的好處,比如講述其他地方因為懂得算學而善於經商致富的故事,還有格物知識讓農田增產的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