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誰是真的狗(第3頁)
周叔,我知道你是幹販賣果蔬這一行的,你問的這麼細,是想從我朋友那裡收購柿子嗎?”
其實,半個月後摘下來的柿子,仍是硬的,但果皮變得全黃,有了賣相,且...澀感消退一大半。
若把柿子留在樹上,霜降之後,其會逐漸變軟
屆時,皮薄汁盈,綿密甘甜,每一口都能帶來濃郁的柿香。
不過,柿子太軟的話,一戳,一個大凹坑,甚至會破皮流汁,甭說採摘了,運都沒法運。
滋---
周遠往前拉了拉凳子,“我確有此意,你朋友住哪兒?我回頭抽空,去找他談談收購的事。”
“很近~”
沈青抬手往南邊一指。
“他叫季常,住在甜水村的西南角,屋後有個長10米、寬5米的溝,家中開著香料作坊,很好認的。
他爸,不咋同意他乾果林,你去時,若季常不在,他爸也不理你,你就向周圍鄰居,詢問季常的去向。”
周遠掏出紙和筆,刷刷地寫了幾行字。
他咧嘴大笑著,就衝那單果一斤重的個頭,和脆甜多汁的口感,進了,絕對不愁賣。
喬宇看向瓷盤,水粼粼、散發甜香的柿肉,未勾起他的一丁點食慾,甚至,令他腦海浮現起一些不太美好的回憶。
那年,他才11歲,鄉下來人,給家裡送了一大袋攬柿子。
家裡人太忙了,一日三餐,都在單位吃,唯有他這個愛吃甜食的小孩,閒的沒事幹。
於是,他白天光明正大洗柿子吃,晚上躲被窩偷吃,結果...旋了一週的韭菜,才打通了腸胃。
自此,柿子和韭菜,成了他的童年陰影。
喬宇眼皮微顫,“甭聊柿子了,姨父,你不是有正事,要找沈青談嗎?”
沈青眉毛輕挑,“正事?”
“這回來,我想再整點菜,我姨父想跟你買點高粱。”
“嗯,對!”
周遠點了點頭。
“我是個商販,賣點果蔬、穀物啥的,時不時往喬老那裡送一些蔬菜。
那天,大宇騎摩托載一揹簍好貨回家,喬老,從孫子手裡搶到了墨菊,一高興,就留我吃晚飯了。
眉豆絲清爽、番茄酸甜、青椒夠辣、茄子軟糯,格外的好吃。
我之前,也在喬老家吃過飯,廚子,還是那個廚子,飯菜,口感卻提升了。
我猜測菜園主人,是個種植能手。
和大宇閒聊中,得知你還種了一些高粱。
恰巧,我和我弟周信,合夥辦了一個酒廠,便想跟你買點高粱,處理一下,釀成白酒,收購價...由你來定。”
沈青手指無意識摩挲桌面,陷入了沉思。
高粱,的確能用來釀酒,出酒率高達48%~53%。
但是,哪怕在異能的加持下,近兩畝地的高粱,頂多能落1100~1200斤糧食。
基數擺在那,全運到酒廠,也釀不出多少酒。
而且,市面上,高粱9分錢一斤,全賣了,也才百來塊塊錢,賣...不如打成粉,喂黑魚實在。
“周叔,您說笑了。院裡的高粱,於我,很多,於你,少的可憐,買了,也釀不出多少酒。”
周遠:“這個問題,我也曾考慮過。
高粱釀成酒,需要經過道工序,選糧-浸泡-初蒸-悶水-復蒸-攤涼下曲-培菌-發酵-蒸餾-灌瓶。
若生意能成,從你手中買來的高粱,會被勻等分成兩份。
一份,走正常釀酒工序,一份,‘培菌’之後,分成板凳大的小塊。
每一塊,都隨別的高粱,投入發酵罐中。
量再少,也夠了。”
高粱釀酒,可比小麥困難多了,其種皮中含有鞣酸,稍微一個不注意,其就會變質發酸。
如!
浸泡環節,水位要超過高粱20釐米,水溫要控制在80~90c,需泡8~10小時,且中途不可以攪動,任何一步出現差錯,高粱都會發酸。
對方言下之意,是想拿培菌後的高粱做‘引子’,來整體拔高酒的口感,這法子能不能成,還得看他的本事了。
畢竟,高粱磚和旁的糧食,菌種是否有差別,會不會相互影響,誰都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