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第 66 章 葉來芽:推薦名額...(第2頁)

 這樣的選拔條件,有條件跟沒條件差不多,可操作空間太大了。

 小葉幹部在工作上向來自信又積極,吳崢嶸不想打擊她的積極性,於是又鼓勵道:“你參加工作以來取得了不少成績,報名時間不是截止到下個月嗎,你近期豐富一下自己的履歷,未必不能成功。”

 甭管能否被選上,讓她努力工作,總是沒錯的。

 葉滿枝也覺得自己還是有希望被選中的,但這事確實得好好合計合計。

 最起碼要寫一份花團錦簇的履歷表。

 她在寫工作總結這方面,還是有些心得的,很會含蓄地自誇,街道辦裡數她最會寫了!

 *

 葉滿枝覺得若想增厚自己的履歷,還是得從最近的幾項工作上下手。

 合作社轉廠的工作,是試點工作,要等好幾個月才能出成績,而她最晚下個月就要參與調幹生的選拔。

 改革辦的工作指望不上,就只能將目光放回街道辦。

 所以,她第二天就回街道辦,把自己負責的工作全都捋了一遍。

 她先去家庭手工服務社關心了一下最近家庭手工業的營收情況,之後又去煤爐廠看了看工人們的生產,最後跑去成人掃盲班瞭解了第三期掃盲班的結業情況。

 她把這些都一一記了下來,打算好好修飾一下,寫進自己的工作成績裡。

 不過,只有這些顯見是不夠的。

 葉滿枝琢磨了幾天,暫時找不到什麼突破口,只能先把這件事放下。

 ……

 週六早上出門上班時,她剛走出樓道口,便聽到隔壁樓下的爭執聲。

 “我們都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往我們的窗下倒煤渣,你們為什麼不聽?這都偷偷摸摸幹了多少回了?這次總算讓我抓住了吧?”

 “這裡就是後勤安排的傾倒煤渣的區域!”被抓著袖子的年輕人說,“你們有什麼不滿,就找後勤說去!”

 “我呸!”秦奶奶啐道,“後勤畫出的區域距離我家窗口十多米呢!人家讓你往那圈兒裡倒,誰讓你倒在我家窗戶底下了?”

 “你看那圈兒裡哪有地方了?不往這倒往哪倒?又不是隻有我們家這麼幹的!還是那句話,你找後勤說去!”

 葉滿枝站在人群外面看了一會兒熱鬧,然後低聲問身邊的人,“劉叔,咱院裡的煤渣已經堆積一個冬天了吧?今年怎麼還沒清理啊?”

 此時家家戶戶都燒煤,這大院裡有上千戶居民,一個冬天燒下來,院兒裡到處都是堆積煤渣的小山包。

 特別影響環境衛生。

 “往年都是往墳場那邊堆積,現在墳場那塊地被廠裡拿去擴建了,哪還有地方處理煤渣?”劉叔搖頭說,“前幾天居委會派人去協商了。後勤說,開春雪化的時候,煤爐渣留著有用,可以撒到地上防滑。這麼多煤渣,估計後勤也犯愁呢,扯了這種爛藉口出來。”

 葉滿枝大清早就在樓下圍觀鄰居吵架,眼瞅著上班快要遲到了,她擠進人群裡問:“郭旭,秦奶奶,要是街道出面幫你們處理這些煤渣,你們願意出點力不?”

 “出什麼力啊?”

 “就是幫忙把這些煤爐渣裝車運走唄,還能出什麼力?”

 秦奶奶說:“要是真能把這些煤爐渣運走,我家三個兒子都能出力!”

 “那行,您組織組織人手,我代表咱們居委會,去跟街道和廠後勤交涉一下。這麼多煤渣堆在樓下,確實影響大家出行,挨著爐渣堆的住戶更是不方便。”

 秦奶奶拉著她問:“小葉,這活兒你真能攬過去啊?煤爐渣清理可是個大工程!”

 葉滿枝嘆道:“哎,誰讓我也是咱大院兒居民呢,院裡的環境要靠大家一起維護。不過,大家都知道,街道只有那幾個工作人員,我幫助牽線可以,這幹活的事可就得靠咱院兒裡的街坊們了。”

 “只要有人能把這些煤爐渣弄走,咱們出些力氣算什麼,我一會兒再去動員幾戶人家!”

 這年頭的人,不捨得花錢,但捨得出力,力氣有的是!

 “那您去召集人手吧,我回單位跟領導說一聲。”

 葉滿枝在上班的路上還勸了一回架,將兩撥人疏散後,就扭扭噠噠地去了656廠的後勤科。

 後勤科長也算是葉滿枝拐彎抹角的熟人。

 當初軍代室和保衛科一起抓聚眾賭博,後勤科長的兒子和她四哥全被抓進去了。

 他倆一起去保衛科撈過人。

 “邵科長,您咋還有工夫在辦公室裡喝茶呢?”葉滿枝進了後勤科就笑眯眯地說,“因為那些堆積的煤爐渣,咱們院兒裡一大早就有人打起來了!”

 邵科長放下茶杯,哼哼哈哈地說:“那煤爐渣咱們後勤還另有用處,暫時還不能處理。”

 “有用啊,那算了,”葉滿枝一臉可惜地說,“我還想幫煤爐渣聯繫個好去處呢!”

 邵科長知道街道辦的路子挺廣,不由問:“哪裡願意接受這批煤爐渣?”

 “如果我能幫您為這些煤爐渣找到去處,咱們廠裡能出車負責運輸嗎?”

 “那必須負責啊。”

 “不收錢吧?”葉滿枝再次確認。

 “嘖,自己廠裡的事,咱當然不能收錢。”

 “那我要是能用這批煤爐渣換點東西呢?廠裡分不分?”

 “那得看是什麼東西。”

 葉滿枝唉聲嘆氣道:“邵科長,當初您兒子和我四哥都去為小學挖過沙子,搬過磚,這事您還有印象吧?”

 邵科長嘴角抽了抽,這可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嗯。”

 “咱們那個小學的建校工作,擱置了一冬天,開春以後就要動工了,但水泥和磚頭還沒有著落呢。”

 邵科長:“你又想讓他們去搬磚啊?”

 “哈哈,不是,我有個門路能用煤渣換一些水泥。”葉滿枝笑道,“小學生的校舍全指望這批水泥呢。邵科長,要不廠裡就做一回好事,把院兒裡的那些煤渣讓給小學校吧?”

 作者有話要說

 一百個紅包,明天見~

 第66章葉來芽:推薦名額

 葉滿枝悄咪咪地在食堂裡旁聽了好半晌,終於弄清了調幹生的情況。

 所謂的調幹生,就是被組織調派去高校學習的幹部。

 當然,調幹生不止包括在職幹部,還有工農速成中學的畢業生、復員轉業軍人,以及中小學教師。

 而今年教育部提供的這批免試名額,是針對在職幹部的。

 免試名額層層下撥,從省裡下到市裡,再從市裡下到區縣,輪到街道和鄉鎮的時候,據說每個單位可以有兩人報名。

 即便如此,區裡這些年輕幹部們也不滿意,非要把基層單位的名額調整成一個。

 葉滿枝自顧自埋頭吃飯,沒去為基層單位爭辯什麼。

 這些人都是伏天的蟈蟈,叫得歡,但說話不管用。

 否則也不會圍著梁主任鬧騰了。

 她聽著幾人的討論,而後將他們所說的選拔條件,與自己的條件一一對應。

 參加選拔的幹部要歷史清楚——她歷史挺清楚的,否則無法跟軍代表同志相親。

 還要政治上要求進步——她已經提交了入黨申請書,正在以每週兩篇的頻率,與劉金寶你爭我奪,積極提交思想彙報。

 身體健康——她身體倍兒棒啊,徐映雪那個病西施用她的體檢報告,都成功混過體檢環節了。

 高中文化程度,30歲以下的在職幹部,婚育不限。

 她每一條都完全符合呀!

 這免試推薦名額不就是為她準備的嗎?

 梁秋燕被辦公室的幾個年輕人鬧得耳朵嗡嗡的,揮手說:“這是領導定下的選拔標準,哪是隨隨便便更改的?你們還是安心工作吧,推薦名額只是推薦,所有被推薦的人選彙總到區裡以後,還得統一選拔……”

 “主任,這推薦名額就是一張入場券,好歹讓我們先入場吧?”

 “行了行了,這事我說得不算,你們找王主任商量去。”梁秋燕往葉滿枝的方向指了指,“這還有同志要找我談工作呢,你們別來搗亂。”

 見狀,已經用完餐的年輕人們只好收拾飯盒,不情不願地離開了。

 “小葉,你這會兒回來是不是工作有新進展了?”

 “……”

 葉滿枝還想再聽聽調幹生的話題呢,合作社的工作不著急,其實可以往後放一放的。

 但是領導主動問了,她只好將飄遠的思緒拉回來。

 “梁主任,第3五金社那邊還在搞動員,我們今天剛跟社長牛壯志單獨談過,具體情況要等開過社員大會以後再看。我主要是想跟您聊聊其他合作社的問題。”

 梁秋燕頷首說:“既然有想法了,那就說說吧。”

 “其他街道的情況我還不清楚,但是從光明街上的幾家合作社的情況來看,我覺得部分社員對轉成地方國營工廠,牴觸情緒還是比較大的。一方面大家捨不得每年的勞動分紅,另一方面,有些同志習慣了合作社的工作方式,不想改變。”

 這些情況梁秋燕都是有數的,她嗯了一聲沒表態。

 “除了將合作社轉成國營工廠,我尋思咱們是不是可以根據不同合作社的情況,提供多種改革方案?”

 “這些合作社都是加入了專業聯社的,像光明街上的星火鐵器、第3五金社都是五金專業聯社的成員,不但在聯社中有股金,每年還要交一筆管理費,社員們對聯社很有歸屬感。”

 “梁主任,如果遇到那種牴觸情緒特別大的合作社,咱們能不能折中一下,把合作社轉成聯社的合作廠?其實聯社能夠調配的資源也很多,如果合作社變成聯社的下屬工廠,那麼在聯社內部也可以充分調配設備、資金、人員。”

 梁秋燕笑道:“之前也有同志提過這個辦法,不過咱們改革試點還是儘量動員大家轉國營工廠,實在勸不動的再另想辦法。你接著往下說……”

 “另外,我覺得有些帶有服務性質的合作社,應該結合基層的實際情況,讓它繼續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比如我們街上的第二維修社,既能修鞋,又能修車,還能修手錶收音機什麼的,這個維修社給街道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如果把維修社轉廠了,讓那些師傅全去搞生產,那居民們需要修理日常用品時,要去哪裡維修?”

 梁秋燕:“這個想法好!咱們之前只將目光聚焦到大社身上,對小維修社的問題沒有關注。你這個結合基層實際情況的想法很好,咱們搞改革工作終究是要為人民服務的,如果越改越讓群眾有意見,那還不如不改!”

 她掏出鋼筆,在隨身的工作簿上記了幾筆,然後指著其中一行給葉滿枝看。

 “我今天也發現一個問題,有些合作社是生產民俗手工藝品的,訂單產量基本固定,沒必要擴大規模,也不用提升技術力量。這種手工業社完全沒必要浪費精力轉廠,就應該讓它繼續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

 葉滿枝連忙點頭說:“對對對,給小合作社轉廠太耗費人力物力了,我們光明街上有個製鞋社,也是這次的動員對象之一。他們的轉廠熱情特別高,社長主動找到我要求轉廠,但他們合作社總共才7個人,還沒國營皮鞋廠一個車間的人數多呢,我尋思對於這種特別想轉成國營廠的小合作社,是否可以併入附近的大工廠,成為工廠的一個車間呢?”

 “轉成大廠車間,這算是一個全新的思路,”梁秋燕提起鋼筆,讚許道,“還是你們年輕人腦筋靈活。以後若是還有類似的想法,咱們要及時交流!”

 葉滿枝將最近的工作心得都一一彙報了。

 有的被梁主任記到了筆記本上,有的則被對方搖頭否決了。

 自己的想法能被領導採納,讓她特別有成就感。

 與梁主任在食堂門口道別後,葉滿枝並沒急著回家,她給青梅打個電話,確定對方還沒下班,便出門右轉,去了一趟區文化局。

 林青梅正準備去學習班上課,夾著兩本書等在單位門口,見她匆匆跑進院子,便迎上去問:“什麼事這麼著急啊?”

 “好事!大事!”葉滿枝將剛聽到的消息透露給她,又問,“區裡各單位都有免試推薦名額,你聽說了沒有?”

 “沒有啊,”林青梅嘟噥,“八成被人瞞下來了,這麼好的機會誰不想要啊?很可能會私下操作給關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