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第 66 章 葉來芽:推薦名額...


 第66章葉來芽:推薦名額

 葉滿枝悄咪咪地在食堂裡旁聽了好半晌,終於弄清了調幹生的情況。

 所謂的調幹生,就是被組織調派去高校學習的幹部。

 當然,調幹生不止包括在職幹部,還有工農速成中學的畢業生、復員轉業軍人,以及中小學教師。

 而今年教育部提供的這批免試名額,是針對在職幹部的。

 免試名額層層下撥,從省裡下到市裡,再從市裡下到區縣,輪到街道和鄉鎮的時候,據說每個單位可以有兩人報名。

 即便如此,區裡這些年輕幹部們也不滿意,非要把基層單位的名額調整成一個。

 葉滿枝自顧自埋頭吃飯,沒去為基層單位爭辯什麼。

 這些人都是伏天的蟈蟈,叫得歡,但說話不管用。

 否則也不會圍著梁主任鬧騰了。

 她聽著幾人的討論,而後將他們所說的選拔條件,與自己的條件一一對應。

 參加選拔的幹部要歷史清楚——她歷史挺清楚的,否則無法跟軍代表同志相親。

 還要政治上要求進步——她已經提交了入黨申請書,正在以每週兩篇的頻率,與劉金寶你爭我奪,積極提交思想彙報。

 身體健康——她身體倍兒棒啊,徐映雪那個病西施用她的體檢報告,都成功混過體檢環節了。

 高中文化程度,30歲以下的在職幹部,婚育不限。

 她每一條都完全符合呀!

 這免試推薦名額不就是為她準備的嗎?

 梁秋燕被辦公室的幾個年輕人鬧得耳朵嗡嗡的,揮手說:“這是領導定下的選拔標準,哪是隨隨便便更改的?你們還是安心工作吧,推薦名額只是推薦,所有被推薦的人選彙總到區裡以後,還得統一選拔……”

 “主任,這推薦名額就是一張入場券,好歹讓我們先入場吧?”

 “行了行了,這事我說得不算,你們找王主任商量去。”梁秋燕往葉滿枝的方向指了指,“這還有同志要找我談工作呢,你們別來搗亂。”

 見狀,已經用完餐的年輕人們只好收拾飯盒,不情不願地離開了。

 “小葉,你這會兒回來是不是工作有新進展了?”

 “……”

 葉滿枝還想再聽聽調幹生的話題呢,合作社的工作不著急,其實可以往後放一放的。

 但是領導主動問了,她只好將飄遠的思緒拉回來。

 “梁主任,第3五金社那邊還在搞動員,我們今天剛跟社長牛壯志單獨談過,具體情況要等開過社員大會以後再看。我主要是想跟您聊聊其他合作社的問題。”

 梁秋燕頷首說:“既然有想法了,那就說說吧。”

 “其他街道的情況我還不清楚,但是從光明街上的幾家合作社的情況來看,我覺得部分社員對轉成地方國營工廠,牴觸情緒還是比較大的。一方面大家捨不得每年的勞動分紅,另一方面,有些同志習慣了合作社的工作方式,不想改變。”

 這些情況梁秋燕都是有數的,她嗯了一聲沒表態。

 “除了將合作社轉成國營工廠,我尋思咱們是不是可以根據不同合作社的情況,提供多種改革方案?”

 “這些合作社都是加入了專業聯社的,像光明街上的星火鐵器、第3五金社都是五金專業聯社的成員,不但在聯社中有股金,每年還要交一筆管理費,社員們對聯社很有歸屬感。”

 “梁主任,如果遇到那種牴觸情緒特別大的合作社,咱們能不能折中一下,把合作社轉成聯社的合作廠?其實聯社能夠調配的資源也很多,如果合作社變成聯社的下屬工廠,那麼在聯社內部也可以充分調配設備、資金、人員。”

 梁秋燕笑道:“之前也有同志提過這個辦法,不過咱們改革試點還是儘量動員大家轉國營工廠,實在勸不動的再另想辦法。你接著往下說……”

 “另外,我覺得有些帶有服務性質的合作社,應該結合基層的實際情況,讓它繼續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比如我們街上的第二維修社,既能修鞋,又能修車,還能修手錶收音機什麼的,這個維修社給街道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如果把維修社轉廠了,讓那些師傅全去搞生產,那居民們需要修理日常用品時,要去哪裡維修?”

 梁秋燕:“這個想法好!咱們之前只將目光聚焦到大社身上,對小維修社的問題沒有關注。你這個結合基層實際情況的想法很好,咱們搞改革工作終究是要為人民服務的,如果越改越讓群眾有意見,那還不如不改!”

 她掏出鋼筆,在隨身的工作簿上記了幾筆,然後指著其中一行給葉滿枝看。

 “我今天也發現一個問題,有些合作社是生產民俗手工藝品的,訂單產量基本固定,沒必要擴大規模,也不用提升技術力量。這種手工業社完全沒必要浪費精力轉廠,就應該讓它繼續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

 葉滿枝連忙點頭說:“對對對,給小合作社轉廠太耗費人力物力了,我們光明街上有個製鞋社,也是這次的動員對象之一。他們的轉廠熱情特別高,社長主動找到我要求轉廠,但他們合作社總共才7個人,還沒國營皮鞋廠一個車間的人數多呢,我尋思對於這種特別想轉成國營廠的小合作社,是否可以併入附近的大工廠,成為工廠的一個車間呢?”

 “轉成大廠車間,這算是一個全新的思路,”梁秋燕提起鋼筆,讚許道,“還是你們年輕人腦筋靈活。以後若是還有類似的想法,咱們要及時交流!”

 葉滿枝將最近的工作心得都一一彙報了。

 有的被梁主任記到了筆記本上,有的則被對方搖頭否決了。

 自己的想法能被領導採納,讓她特別有成就感。

 與梁主任在食堂門口道別後,葉滿枝並沒急著回家,她給青梅打個電話,確定對方還沒下班,便出門右轉,去了一趟區文化局。

 林青梅正準備去學習班上課,夾著兩本書等在單位門口,見她匆匆跑進院子,便迎上去問:“什麼事這麼著急啊?”

 “好事!大事!”葉滿枝將剛聽到的消息透露給她,又問,“區裡各單位都有免試推薦名額,你聽說了沒有?”

 “沒有啊,”林青梅嘟噥,“八成被人瞞下來了,這麼好的機會誰不想要啊?很可能會私下操作給關係戶。”

 葉滿枝聞言一愣,“不能吧?”

 “有什麼不能的!”林青梅嘆氣說,“我們單位30歲以下的年輕幹部有挺多呢,而且文化局的幹部學歷都不低,高中學歷的一抓一大把。你剛才說的那些選拔條件,在我們單位都不算什麼門檻,最難的一關可能是政審。領導要是在單位裡公開報名推薦,那麼多符合條件的同志,他選誰不選誰啊?”

 葉滿枝心說,大單位也有大單位的麻煩。

 街道辦雖然也是關係戶扎堆,但街道辦規模小,大家都在一個辦公室裡工作,基本上沒有秘密。

 穆主任在這方面還是講求公平的。

 “你管那麼多幹嘛?你就直接詢問領導,選拔調幹生的具體條件。哪怕他真有私下操作的想法,也不敢公然說沒有調幹生這碼事。這是區裡各單位都有的名額,領導不可能給人留下話柄。再說,你們單位那麼多領導呢,找個你能說得上話的領導還不容易?你那些交誼舞都白跳啦?”

 林青梅被她說動了心思,“要不我去試試?”

 “當然要試試啦!”葉滿枝直言不諱道,“大學多難考啊,咱們學校去年才考上兩個!你去找領導說幾句話,難道能比高考還難嗎?就咱倆這樣的,走調幹生的路子比高考更實際!”

 至於在最終選拔環節可能出現的競爭,葉滿枝覺得沒什麼所謂。

 每個單位的推薦名額是固定的,不是青梅也會有其他人,她的競爭者海了去了,與其把機會留給別人,還不如給青梅呢。

 葉滿枝將消息帶給青梅,就讓她回單位上課去了。她自己則匆匆乘車趕回大院,跟吳崢嶸宣佈她可能要上大學的好消息。

 吳崢嶸正在用砂紙打磨木床的邊角,聞言不禁無語道:“你還沒報名呢,就知道自己能上大學了?你確定你們單位能推薦你?”

 “確定啊!雖然調幹生的消息還停留在區裡,街道辦這邊暫時沒什麼動靜,但是以我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符合三十歲以下,高中學歷條件的幹部,只有我和莊婷。劉金寶是初中學歷,趙二賀是高小,其他人年齡不符合。”

 如果街道辦能拿到兩個推薦名額,那就是她和莊婷的。

 她倆甚至都不用競爭。

 葉具體的報名條件,咱們一起參詳參詳。”

 葉滿枝正在興頭上,說上十遍八遍也不嫌煩,於是又仔仔細細跟他講了一遍。

 吳崢嶸與林青梅的想法差不多,覺得這些條件都不算什麼門檻,他沉吟一陣說:“免試調幹生一般都是定向培養的,學校和專業是固定的,知道會推薦你們去哪個學校學什麼專業嗎?”

 如果從事過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在最終選拔時會更有優勢。

 “不知道啊,我還沒來得及問呢。”

 吳崢嶸又問:“對幹部的工作年限有什麼要求?”

 “據說是一年,但區裡那些小幹部說,工作年限可以靈活變通,工作成績突出的,能放寬要求。我跟莊婷的工齡都不滿一年,如果不推薦我倆,那街道辦就沒有其他人選了……”

 葉滿枝很想好好跟他說話,但她的目光總是不自覺往那張半成品大床上飄移。

 之前這些木頭板被堆在院子裡,沒有組裝成型,她還沒覺出吳崢嶸打木床有什麼不對。

 可是這兩天吳崢嶸把木床組裝起來,擺到房間裡了,寬度目測比她現在睡的那張火炕還寬三分之一。

 她的火炕是老葉特意給女兒們砌的,大姐二姐回孃家留宿的時候,可以跟她睡在一張炕上。

 兩個人睡在上面綽綽有餘。

 然而,吳崢嶸打的這張床,比她的火炕還寬敞,打那麼大的床,多浪費木頭啊!

 見她說著話的功夫,臉蛋就變紅了,吳崢嶸以為是屋子裡太熱的緣故,起身去壓煤爐裡的火,結果發現爐子裡的蜂窩煤早就熄滅了。

 他用手背在她額頭上貼了貼,問:“這屋裡不熱吧,你臉上怎麼這麼紅?有哪裡不舒服嗎?”

 葉滿枝揮開他的手說:“可能是下午在外面凍著了,我喝點熱水就好了。”

 吳崢嶸沒有任何懷疑,起身給她倒熱水去了。

 “……”

 見他屋裡屋外地忙碌,葉滿枝心裡有點高興,還有點尷尬,她掩飾性地拿起桌上的書翻了翻。

 看封面介紹似乎是一本蘇聯小說。

 吳崢嶸看書口味挺雜,書架上有不少外國小說,她早就知道。

 “這本《日戈瓦醫生》好看嗎?”

 “還行。”

 吳崢嶸說還行的,基本都能看完,葉滿枝隨手翻到他書籤夾住的那一頁。

 【我同你就像最初的兩個人,亞當和夏娃,在世界創建的時候沒有任何可遮掩的,我們現在在它的末日同樣一絲|不掛,無家可歸。】

 葉滿枝:“……”

 這啥玩意?

 “你看的都是什麼書啊?”葉滿枝接過茶缸,將小說遞給他,“高級知識分子怎麼還看這種書呢?”

 吳崢嶸往她快要熟透的側臉上瞄了一眼,反問:“那高級知識分子應該看哪種書?”

 葉滿枝也說不清高知應該看什麼書,反正不是這種。

 “其實這書裡沒什麼特別內容,這句話要聯繫上下文理解。”吳崢嶸解釋到一半,又放棄似的說,“算了,我要是不從這些書裡汲取點靈感,怎麼跟你求婚?”

 葉滿枝忍不住笑道:“我以前對‘博覽群書’這個詞的認識還是太狹隘了。”

 吳崢嶸並不覺得自己看點雜書有什麼不對,只當這是她的誇獎,面不改色地轉移了話題。

 “還是接著說你那個調幹生的名額吧。街道辦的推薦只是第一步,關鍵還是區裡的選拔。你工作年限不滿一年,要有被刷掉的心理準備。”

 聞言,葉滿枝果然收回了心思。

 “不是說工作成績突出,可以放寬要求嗎?去年就有好幾個工齡不滿一年的,被推薦上大學了。”

 吳崢嶸實話實說:“這種情況通常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幫關係戶放寬的要求,第二種是確實有工作成績特別突出的幹部,被破格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