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小葉同志另闢蹊徑(第2頁)
常月娥懟道:“你說得倒是輕巧,之前怎麼沒見你做一個啊?人家小吳給來芽做了,你又嘰嘰歪歪。來芽,這爐子怎麼用?咱燒壺水試試!”
葉滿枝點燃一塊蜂窩煤放在洞口的最上面,然後將水壺放上去。
正要蹲下檢查通風口時,林青梅卻敲門進來了。
“青梅來了?吃晚飯了嗎?”常月娥熱情招呼。
“嬸兒我吃過了,”林青梅回了一句,就拉著葉滿枝問,“你最近是不是得罪什麼人了?”
“沒有啊,怎麼了?”
勸返工作她沒怎麼參與,應該得罪不到什麼人。
“我媽說,最近院兒裡有人在說你跟吳團長的事。”
葉滿枝不以為意道:“說吧,我倆光明正大地來往,又沒避著人,被人看到了議論幾句是難免的。”
“如果只是這樣,我就不著急了!”林青梅小聲說,“我覺得苗頭不太對,你跟吳團長談對象應該是兩個人的事吧?我媽說,有些人在背後議論你,說你找對象只找幹部!”
她跟葉滿枝關係好,一般人不會當著她的面說葉滿枝的壞話,當著葉家人的面就更不可能沒眼色地談論這些了。
要不是被她媽聽到過兩次,她們還被矇在鼓裡呢。
葉守信皺眉說:“這不是扯淡嗎?來芽一共就談了倆,第一個周牧是娃娃親,那是長輩做主定的親,不是她自己找的。第二個吳團長是組織介紹的,也不是她自己找的,怎麼就成了她找對象只找幹部了?()?()”
葉滿枝暗道,吳崢嶸是組織介紹的沒錯,但也是她自己找的。
不過,周牧算什麼幹部啊?頂多算是幹部子弟。
她對這種傳聞其實沒什麼所謂,她本身是高中生又是女幹部,找個同樣是幹部的對象,有什麼問題嗎?
而且吳崢嶸的條件擺在那裡,她把人劃拉到碗裡了,被旁人說幾句酸話實屬正常。
“嘴長在別人身上,他們願意說就說吧,只要別嘀咕到我面前就行。()?()”
林青梅急道:“那怎麼行?要是給人留下一個攀附幹部家庭的印象,對你以後的發展多不利啊!?()_[(.)]???+?+??()?()”
文化局三不五時就要開學習會,政治學習的頻率不是街道辦能比的。
林青梅每天耳濡目染,政治敏感度比葉滿枝高多了。
“青梅說得對,現在的傳聞,很可能越傳越真,最後變成別人攻訐你的把柄!()?()”
葉守信氣哼哼道,“這事不能輕易算了。”
“我總不能逢人就解釋,我跟吳崢嶸是組織介紹認識的吧?那成什麼了?”
常月娥向及時通風報信的林青梅道了謝,然後對閨女說:“這種事本就不該由你一個姑娘親自出面解釋,你就別管了,讓我去會會那群嘴欠的!”
“媽,你可別跟人打起來啊!”
“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你就放心吧!”
葉滿枝一點也放不下心,之後的兩天一直偷偷觀察常月娥的動向。
她剛跟周牧退婚那會兒,常月娥沒少跟人吵架,成了院兒裡有名的潑婦。
最近剛把潑婦的名聲洗刷了一些,她可千萬別重蹈覆轍了。
然而,她還沒等到常月娥有所動作,就先聽說廠婦聯姚主席在昨天的生產動員大會上,批評某些同志不將心思放到生產任務上,反而整天盯著別人的東家長西家短。
姚主席以軍代表吳崢嶸同志遇到的問題舉例。
吳崢嶸同志與對象是通過組織介紹,相親認識的,某些人卻故意歪曲事實,製造謠言,在職工和家屬中產生了很惡劣的影響。
姚主席沒直接提及葉滿枝的名字,但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也就沒必要懂了。
這一舉動算是在全廠職工面前幫葉滿枝正了名。
人家小年輕是通過組織介紹認識的!
葉滿枝聽到消息後,立即跑去找了吳崢嶸。
“是你讓姚主席幫忙出面澄清的嗎?”
“不是,”吳崢嶸臉上的神情不太好看,“你遇到這種事怎麼不跟我說?”
“你又不能替我吵架,跟你說也是徒增煩惱。”
吳崢嶸皺眉,顯然對她這種論調極不認可。
不過,不等他開口講大道理,葉滿枝就轉移話題問:“那
姚主席怎麼突然就在大會上提起咱倆的事呢?這時機也太巧了!()?()”
“是阿姨去婦聯找姚主席幫忙的。()?()”
葉滿枝反應了一會兒才明白,他所說的阿姨可能是常月娥。
“我媽去找姚主席啦?()?()”
“嗯,姚主席瞭解情況以後,?*?*??()?()”
吳崢嶸也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謠言,以防流言繼續擴散,他請姚主席出面,在公開場合幫忙闢謠。
“我媽居然學會告狀了?”葉滿枝簡直對常月娥刮目相看。
看她義憤填膺的樣子,還以為會去院兒裡幹仗呢!
“阿姨挺厲害的。”
吳崢嶸暗忖,看來老葉家真正能拿主意的,是他這位未來丈母孃。
丈母孃同志在女兒回:“你們相親的時候,是婦聯的同志幫忙牽的線,那就相當於你倆的媒人,小兩口只要沒結婚,出現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媒人解決。對於這種流言,我當然不可能挨家挨戶吵架了,還是請媒人出面澄清是最方便的。”
葉滿枝崇拜道:“媽媽,你好厲害啊!有勇有謀,智勇雙全!”
“哼,你少拍馬屁!週末不是要去黨校學習嗎?你就專心學習去吧!以後當個比小吳還大的官兒!看看還有誰敢說你!”
好吧。
葉滿枝就這樣帶著老母親的殷殷期盼,去基層幹部進修班學習了。
*
市委黨校的名頭響亮,但校舍佔地並不大,只在市中心有一棟二層磚樓。
這一期學習班的學員,被分成了兩個班。
葉滿枝所在的乙班,幾乎全是各街道和鄉鎮的基層幹部,像她這樣無官無職的佔了一半,其餘大部分是副主任、副鄉長、副鎮長,少數是正職。
在一眾中年同志之間,葉滿枝算是相當年輕的,不但資歷淺,在市裡的人脈也淺。
放眼望過去,教室裡的同學,她一個也不認識。
想找人寒暄都沒機會。
根據她的經驗判斷,想在陌生場合快速加入談話,要麼找同一個區縣的同志,要麼找同一性別的同志。
同一區縣的不好找,她直接走到第一排,坐到了一群女同志之間。
基層幹部聚在一起,最好聊的話題肯定是工作。
不過,光明街已經將工作重點放到動員剩餘勞動力回鄉了,而有些單位居然還在推銷公債。
葉滿枝把她動員中籤居民復購公債的辦法分享給大家,得到了一位女鄉長“以後都一起坐第一排”的邀請。
學員們寒暄的時間並不長,教室坐滿後,黨校的秦副校長便走上講臺,給學員們上了第一節課。
授課內容並不是葉滿枝提前準備的馬列,而是一場形勢報告。
按照秦校長的話講,基層幹部要多看報紙多聽報告,跟不上形勢,就不瞭解國內的情況。
秦校長在報告中提到了黨的八大召開,介紹了印尼總統訪問廣州的意義,粉碎敵特破壞,還有支援埃及人民正義鬥爭。
當然也著
重提及了動員剩餘勞動力回鄉生產的話題。
“事實上,勸返工作早在去年就已經在其他省市大規模開始了,咱們濱江屬於進行得比較晚的。勸返工作不好做,但基層同志先不要氣餒。城市剩餘勞動力越積越多,其實能夠反映出很多問題。()?()”
“第一,說明解放後咱們的衛生工作做得好了,出生人口多,死亡人數少,對吧?其次也能說明政府對貧苦居民的救濟得當,少有死人的情況發生。第三說明什麼?說明咱們公安機關對戶口管理還不夠嚴格吧?否則不會有那麼多農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
“處理勞動力過剩的問題,是對大家的挑戰,但也未嘗不是機遇,咱們基層同志要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問題……()?()”
葉滿枝聽得津津有味,感覺聽形勢報告,比上課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