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起肉肉 作品

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第2頁)

 搞快點。

 李明之前所要求的金屬、人口等資源,加速到位。

 第一批工匠已經從幽州趕到了。

 此外,朝廷對遼東的稅收優惠也加大力度。

 什麼三年兩減半,太小兒科了。

 朝廷直接免收遼東的地方稅,自籌自支,賦予李明幾乎獨立的財政之權。

 真的有點“節度”地方的意思了。

 更重要的是,對李明提出的地方職官人選,李世民照單全收。

 字面意義的照單,一個人都沒換。

 此外,李明的禁臠——與高句麗的和談條款,李世民居然也照單全收了。

 同意不打高句麗,今年咱大唐換個倒黴蛋欺負。

 在家書的最後,李世民傲嬌地提了一嘴:

 李明達想他了,問他什麼時候從遼東回來,提前通知一下,這樣內侍省也可以給他阿孃的冊封典禮排個黃道吉日。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李明輕飄飄放下信紙,微笑著對群賢道:

 “看來房相的計策起作用了啊,打消了父皇與朝廷對我們的懷疑。”

 幾人會心一笑。

 薛萬徹傻笑著撓撓頭:“懷疑?什麼懷疑?”

 “懷疑你亂搞良家婦女。”侯君集敲了敲又差點稀裡糊塗被捲入謀反的老薛。

 韋待價微笑著問道:

 “那殿下打算何時回長安?”

 李明一愣:

 “啊?現在嗎?”

 韋待價:“啊?”

 不是殿下……

 陛下都快把“朕想死你了”寫在腦門上了。

 甚至還要照顧你的日程,專門安排冊封的日期!

 一般來說,都是皇帝決定一個日期,你們皇子就算有天大的大事,也特麼從外地飛回來好吧!

 如果陛下把這封信寄給其他幾位在外地的藩王。

 他們大概會高興得當場昏過去,醒來就直接上路,連夜飛回長

安好吧!

 您還擺起架子挑上了?

 “回去是肯定要回的,我當初不當親王,就是為了能有藉口隨時回長安。”李明說道。

 而且現在想來,這個口子是絕對有必要的。

 他才離開長安幾個月,京中就謠言四起,各種造謠汙衊他謀反。

 要是他在封地一呆呆幾年,只怕哪一天醒來,天兵已經上門來查水錶了。

 “只是,遼東百廢待興,我一時也走不開呀。”

 侯君集和韋待價有些無語。

 能如此揮霍皇恩的,全天下大概也就只有這麼一位殿下了。

 “殿下,夜長夢多。遼東可以以後再來,但若讓陛下久等,被宵小趁虛而入,只怕又生了嫌隙……”

 兩人苦口婆心地勸著。

 李明抱著胳膊,陷入了思考:

 “確實……嗯,將遼東的一些事情掃尾,我便回去。”

 老光棍薛萬徹什麼也沒想,只是羨慕當皇帝真爽啊,老婆都得按資排輩才數得過來。

 他日若遂凌雲志,他也要開後宮。

 這時傳令來報:

 “殿下,人來了。”“哎呀,快快有請!”

 在侯君集等三人疑惑的目光中,一個邋邋遢遢、渾身臭烘烘的老道,一邊揉著屁股,一邊一瘸一拐地走了進來。

 袁天罡當時正在長安的破道觀觀想河圖,即將有所悟。

 忽然衝進來一群官差,把他綁上快馬,一路顛了幾千裡顛到這鬼地方。

 大屁股都裂了,氣死偶類。

 “哎呀,袁天罡袁大師,您可總算來啦!”李明蹭地就從座位上蹦了下來。

 韋待價十分疑惑:“殿下,這是……”

 “這就是我向長孫延他們保證過的,能幫助我們選拔合格官吏的奇才啊!”

 李明難掩激動,握住了袁天罡的手:

 “道長,我託您所做的數學題……不,天地大道的推演問題,您都帶來了嗎?”

 袁天罡本來還在嘟噥抱怨,一聽小貴人如此誠心求大道,心情立刻美麗起來:

 “有有有!”

 他還記著李明開出的空頭支票,要在遼東這片處女地上開宗立派呢!

 從臭烘烘的衣服裡,掏出一疊臭烘烘的草紙。

 李明瞟了一眼,題目的畫風大致是這樣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試問:三個數字共有幾種排列法?”

 不算難,給沒接觸過行測的預備公務員們當做邏輯試題,難度剛剛好。

 “不錯,很不錯。”李明如獲至寶。

 袁天罡不無得意,同時提醒道:

 “小施主,這開宗立派、廣納信徒的事……”

 “沒問題,我第一時間就讓我手下的官吏們研習道長的精髓!”李明信誓旦旦道。

 袁天罡嘴角咧開。

 韋待價疑惑地湊了過來:

 “殿下,這真的能用來……選拔官吏?”

 李明肯定地點頭:

 “只要把裡面的玄學內容全部去掉,就可以作為題目給吏員們考了,像科舉那樣。”

 袁天罡剛咧開的嘴角僵在了半途。

 把最精華的玄學去掉?

 那他的道家法門還剩個啥?

 …………

 全遼東第一場行政能力測驗,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考試每年一次,面對營州和平州的所有人。

 十六歲以上,性別不限,只要認字都能參加,擇優錄取。

 這種以考試選拔人才的方式,形式上與科舉幾乎無異,所以大家很快就接受了。

 加之李明在鄉間大力推廣教育,農民們在農忙的間隙,爭分奪秒地學習。

 所以兩州的識字率穩步提高,有志青中老年們踴躍報名

 同時,營州新納入“體制”的舊吏員們,也都要參加這次考試。

 考試被刷下來的吏員,並不簡單地“向社會輸送人才”。

 而是綜合工作實績,由新設立的“人力資源委員會”逐一談話。

 以去留自願為原則,想走的,分給田地耕種。想留的,下班後統一組織學習參加培訓。

 以這種溫和的方式,遼東逐步建立完善一套成熟穩定的官僚體系,避免了極端亭長、郵遞員和圖書管理員的誕生。

 “讓我看看那不靠譜的

道士出了啥科舉題目。”

 韋待價拿到試卷,好奇地看了一眼,第一道題就不會了:

 圖形推理,以下四幅圖中,請找出與其他三幅不同的圖案:

 甲、w

 乙、(_)

 丙、

 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