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567章
在古代。
地主和士紳階級最喜歡的就是災年。
普通自耕農抵禦自然災難的能力差,需要在別人的幫助下才能度過災年。
能幫他們的首先就是地方官府。
但
很多地方官員會想辦法隱瞞不報,甚至喪事喜辦,把災年說成豐年。
因為當時的人比較迷信。
認為天災是人禍造成的。
哪裡出現了天災,就意味著那裡的地方官治理有問題,追究起來地方官要負主要責任。
其實不僅官員如此,皇帝亦是如此。
以明英宗為例,正統四年京師一帶天災不斷。
明英宗為此下了罪己詔。
實際上。
有明一朝的罪己詔共有有二十七份。
數量最多的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有六份罪己詔。
其次是明太祖朱元璋和代宗朱祁鈺,他們各有五份。
英宗,世宗和神宗各有兩份。
惠帝,宣宗,憲宗,孝宗和武宗各有一份罪己詔。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多官員不敢如實上報災情。
就算如實上報,開倉放糧也需要手續和時間。
災民根本等不及。
於是百姓們就只能求助於有存糧的地主和士紳。
面對主動找上門的災民,地主和士紳並不會像影視劇中一樣對毆打驅趕災民。
相反的是。
他們會連夜開設粥場,賑濟災民。
他們每天只會供給災民少量的稀粥,吃飽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至於餓死。
當消息傳出,附近的災民會蜂擁而至。
這時候地主和士紳才會露出真面目。
他們會勸說災民,讓他們用土地換取糧食。
災民不同意?
好!即日起停辦粥場。
災民們本就沒多少存糧,為了來這個粥場,所剩不多的糧食也在路上吃完了。
粥場一旦停辦,他們既沒有存糧果腹,也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撐他們去別的地方求生。
況且。
人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會喪失所有理智和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