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的養龜人 作品

第273章 童年

走出家門,顧時站在單元樓下面,一時間失去了行動的方向。

 除了自己一直以來居住的房子外,還有什麼地方值得自己去回顧的呢?

 倒不如說,連家都沒能讓顧時有什麼明確的感覺,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引起他的反應?

 顧時用握成拳頭的右手抵著口鼻,試圖從自己的回憶裡探查出一些線索來。

 其實,他現在的情況根本不是剛成為半神時的那種情感淡漠狀態。他對別的事情都擁有足夠的動力與興趣,但唯獨來到了有關自己的事情,尤其是關於自己過去的事情上,他便失去了對此的一切反饋。

 他不是沒有感覺,而是根本無法意識到任何東西。就像一塊被放置在熄燈房間內的麵包,他雖看不見它,但在靠近後既可以聞到麵包的香氣,也可以觸碰到它鬆軟的形體。可是如今,在他的視角里,這個房間根本就不存在著一個名為過去的麵包。

 “我的記憶從上初中一直到現在都能算得上清晰,而且我也能回味當時一些事件殘留的情緒韻味……如此說來,問題可能發生在初中與初中之前的往事?”

 顧時認為自己或許找到了方向,過去的一些記憶雖然已經模糊了,但幸好他還記得自己以前上的小學,甚至連幼兒園都記得一清二楚。

 “看來得往更久遠的時候進行追溯了……”

 顧時拿出手機在地圖上定位了小學的位置,給自己叫了一輛車。

 幾分鐘後,車牌正確的網約車便停在了小區外面,顧時扶了一下單片眼鏡,安然地打開車門,坐進了車裡。

 和司機師傅報了一下手機號碼,確認登車無誤後,司機師傅便踩下油門,找了個地方掉頭,一路朝著目的地駛去。

 顧時在上車時特地欺詐了司機師傅的認知,誤導了他對臉的標識能力。現在在司機師傅眼裡,自己不過就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路人。

 畢竟他現在的身份有些敏感,在大眾對於他非凡力量的爭論浪潮停止下來前,他最好還是不要隨隨便便拋頭露面為好。

 而且聽王偉傑說,許多人都在向中央請願,想要讓他出來和大家見一面,回答一下人們關切的幾個問題。

 顧時甚至都能猜到會有哪些問題,無非就是想讓他坦白獲得非凡能力的一切真相。問完了具體的能力就會問如何獲得,問完了獲得方式就會要求他公開,問完了他的目的就會要求他證明。人民的確能夠通過歷史與現實最終證明他的初心,但在這之前,大眾總是以愚昧為多數的,這同樣也是歷史的證明。

 因而顧時決定還是先暫且地避不見人為妙。至於成為序列三後能夠開始接收的信仰之錨,顧時暫且也並不擔心這個。

 需要信仰的前提是非凡者需要他人的信仰來鞏固自己的人性,當一個非凡者的人性足夠穩固,對自身的正確認知足夠堅挺時,他也就並不急缺信仰之錨。

 顧時在經過對腦內非凡知識的整理後得出,錨和錨點其實是兩種東西。

 錨點可以是一些具象的東西,也可以是某種抽象的存在。可以是顧時對一件事情的回憶,可以是顧時身上的某樣東西,只要它能夠幫助顧時穩定對自己的認知,那麼它就可以作為顧時的錨點。

 如果說錨點是顧時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是他正確認識自己,藉以將自己的狀態穩定在人性的水面之上的定位器。那麼錨實際上就是連接著錨點的,用來給錨點增加配重的輔助工具。

 人們的認知想要對他造成影響,那麼首先就得形成足以和他的錨點進行掛鉤的信仰之錨。而要把信仰作為錨的前提,就是信徒至少得知道他的尊名,信仰也得信仰對了地方,否則就沒有辦法與他自身的錨點進行連接。

 而且,顧時總覺得他並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在這件事情上。他的時間似乎不允許他去做過多的繁瑣事項。

 車子行駛得很快,顧時稍稍發散了一會兒思緒,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便已經到了終點。

 “給你停這裡成不?”

 由於行車方向的不同,車子現在所在的地方其實是小學校門口的對街。而在中間的馬路上有很長一段距離都用欄杆隔開著,一直直到這條道路前後兩側的紅綠燈路口,只有中間正對著校門開了一條印著“學校通行,禮讓行人”的五彩斑斕的斑馬線過道。

 如果顧時要求司機師傅開到另一邊去的話,那就得去繞一個大圈。

 顧時也並不打算給人家添麻煩。

 “行,就這裡好了。”

 顧時打開靠人行道一側的車門,隨手偷了點距離就把自己弄下了車。

 “謝謝你啊師傅,路上小心。”

 顧時關上了車門,司機則在感嘆著現在的年輕人還真有禮貌的話語中駕車遠去。

 現在並不是上學或放學的時間,因此中間的小斑馬線上並沒有放置著臨時紅綠燈。

 顧時左右看了看有無來車,確認道路安全暢通後便快速地來到了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