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叢中一回首 作品

第517章 契丹漢化(第2頁)

 耶律大石就是負責前來安撫這批被換回來的遼人,順便推行均田的。

 他心裡很不爽,光武帝是你家漢人有名的皇帝,你梁山居然不推行光武舊制,實在是不將祖宗放在眼裡!

 但耶律大石也無可奈何,他被王倫逼著做官,卻僅僅只是個營田副使,更多是當個吉祥物,向燕山府的契丹和奚人表明,梁山是開明的,是公正的,是沒有任何歧視的!

 耶律大石不是沒有想過逃走,想要投奔自己的皇帝,但梁山偵騎司的密探盯得太緊,他最成功的一次,都已經上馬要從易州出奔了,卻被楊林手下一名虞侯官領騎兵攔了回來。

 對此許貫忠並沒有說什麼,仍舊如往常一樣熱情,但耶律大石卻再也不敢逃跑了,他很清楚,下一次逃走,他還是逃不掉,而且大概率王倫也不會再留他性命了。

 許貫忠與王倫商議出來的“漢胡雜居”,在城市內,每一里、每一保都有契丹人,而且契丹人少,漢人多,沒有單獨的契丹人裡或者保,更不可能有坊。

 契丹人不得自己聚落為村,而是與漢人混居,一般不超過一個村莊人口的三成,且家族多被拆散,分散在臨近的多個小村莊裡。

 不會種地無所謂,允許契丹人將土地承包出去,想要養牛羊,官府也支持,稅賦也按照遼國制度,徵收實物稅。

 總之許貫忠也遵從契丹人的習俗,但是燕山府舉辦的“吏員考試”,則是用漢文,官府一應文書、律法、政令,皆用漢字。

 故而不少安穩下來的契丹人,便開始主動學漢語,習漢字,而許貫忠又搞了個獎勵,凡能書五百漢字的契丹、奚人,皆可免部分稅。

 又在各里、保、村等,組織識字的漢人,開設短期的識字學習會,不分人等,都可以來學習。

 耶律大石眼看著同族興高采烈地學習漢家的一切,而燕山府只需要支付少量錢糧,就有至少一半的契丹人主動換上了漢家的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