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水起 作品

第1377章 我看你會的太多了!(第2頁)

    兩名婦女身後是一片村落,表現的是《宿後陳莊偶書》這首詩的內容,注意看村落的房子,與清江小舍雖然都是民居,樣式卻發生了變化,樹幹的勾勒,也區別於南園中的樹木,這些人物線條,也不如前面的六老挺勁,除了是為了突出主要人物六老以外,如果不是畫師具備豐富的繪畫技巧,那麼就是不同畫師所畫,只不過這是自己的猜測而已。

    搗衣女身後的村落

    “最後這部分就簡單了,你們看這片山景,是典型的北方山水畫法。。”陳陽說著,將手指向畫面的盡頭,那裡層巒疊嶂,氣勢磅礴。

    畫面近處的小山雖然低矮,卻將遠處高聳的山峰襯托得更加雄偉壯觀,與畫面後方大片留白形成的虛無縹緲的山巒形成對比,一實一虛之間,相映成趣。這種巧妙的佈局,使得畫面充滿了層次感和空間感,也展現了北宋山水畫獨特的藝術風格。

    “最後這座大山,山石輪廓比較清晰,畫法上使用了短條子皴擦出,體現山石雄偉。”說著話,陳陽在最高山峰處用手點指了幾下,“這裡是最能顯示出北宋風格的地方。”

    北宋的山水畫家們,尤其注重對山石形體的描繪,他們創造性地發展了各種皴法,力求展現山石的雄偉壯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范寬的釘頭皴和豆瓣皴,以及李成的捲雲皴。他們通過在山石的脈絡凹處,巧妙地運用釘頭皴和豆瓣皴,以濃淡相宜的墨色層層渲染,彷彿給山石披上了一件質感厚重的外衣。

    而山頂處的點染,則如同畫龍點睛之筆,使整座山峰更顯立體感,彷彿觸手可及。這種獨特的畫法,不僅突出了山石的質感和紋理,更體現了北宋山水畫雄渾壯麗的風格。這其中,既飽含著畫家們對自然山水的熱愛,也蘊藏著北宋時期人們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願景。

    而到了南宋則不同,山石皴法‌則以董源的披麻皴為代表,這種皴法注重表現江南丘陵山巒的空靈透氣感,通過中鋒勾勒外輪廓線,側峰皴擦渲染,以表現江南山石的靈秀和溼潤感。

    “比如說我之前運氣好,撿漏的那幅南宋李唐的畫作,畫中那種山石風格,就是典型南宋山石的代表風格。”陳陽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回憶當時撿漏的場景,片刻之後,他輕輕拍了一下手,繼續說道:“好了,我們接著往下看,接下來的部分就比較簡單了。你們看這山下,是一片送別的場面,這部分對應的詩句,是《送丁秀才赴舉》。”

    “最後,你們看畫面角落的這個地方,屋內有一位婦女正在織布,這段描繪的是《貧女》這首詩。”陳陽將手指移到畫卷末端,指著一個角落說道,“你們仔細看,這間茅草房被周圍的山石樹木緊緊包圍,畫面的構圖,巧妙地體現出了貧女生活的困頓、閉塞,看不到出路。”

    織女

    “這幅畫以南園六老雅集開始,以貧女辛勞的生活場景結尾,可以說是當時社會現實的一種寫照。同在一江之上,一邊是歌舞昇平、逍遙自在的貴族生活,而另一邊卻是為生存苦苦掙扎的底層百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反映了當時北宋社會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現象。”

    陳陽感慨地說道,同時將目光投向了畫卷的盡頭。他一邊說著,一邊走向了畫的末端,突然被宋敏喊住了,“等會,這裡有一大片字,是什麼意思?你還沒有說呢?”

    陳陽聽到宋敏的疑問,停下腳步,轉身走到畫卷前,摸著下巴,俯下身子仔細看了看,“哦,你說的是這段文字啊,這是孫覺為張先寫的序文。”

    孫覺寫的序

    陳陽抬起頭,指著那段文字解釋著,雖然年代久遠,字跡有些模糊不清了,但從僅存的隻言片語中,還是可以看出,這段序文主要是在讚揚張先富貴而長壽,令人羨慕,同時也闡明張先創作這幅畫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