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章 國子學(第2頁)
如此少年英銳,得天子看重,那還不恃寵而驕,飛揚跋扈?
在宋訥猜想中,這陸羽至少是個眼高於頂的驕橫人物,可現在看來,他非但不驕不躁,反而謙恭有禮,如此以後的相處可就好得多了。
宋訥心下驚喜,忙招呼著陸羽進入學府,一一遊覽引薦。
……
國子學後院,密密麻麻蓋有一排排學舍。
這裡是生員學子們居住之地,也是整個國子學佔地面積最廣之處。
學舍鱗次櫛比,依《千字文》序諸次排列。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想也知道,排名第一的“天”字號學舍中住的,俱是這國子學中的精英翹楚。
此刻,天字學舍裡,幾名學子正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陸司業今日已到了學院,連祭酒大人都親自出迎呢!如此陣勢,足可見外面的傳言不虛!”
坐於上首的方孝孺口若懸河,率先將話題引向陸羽。
他身旁的楊寓立馬附和道:“早聽過這陸司業曾救過天子性命,為天子仰為腹心,如此人物,可不叫祭酒大人冷眼相待嘛!”
在這二人身旁,另還有個手捧書卷的年輕人,此刻也湊過頭來:“聽聞陸司業年不及弱冠,便已被魏公相中,將掌上明珠嫁入門中,如此朝中新貴,竟也能來咱國子學,真不知陛下是做何想法?”
這年輕人名叫黃觀,素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可架不住陸羽名頭太響,連他都聽到風聞。
三人中,方孝孺最是激進雄辯,常有別出心裁、震驚四座之語。
此刻方孝孺嘖嘖搖頭,思索道:“看來……此人來我國子學,怕不光是來教書授業的,說不得,是陛下對我國子學有所意見,派這人前來整治咱們的!”
另外二人稍一沉吟,立馬連連點頭,附和起來:“方兄所言極是!”
陸羽初來乍到,只能在宋訥的引領下,粗略遊覽國子學,他自然沒機會深入學舍,聽到此刻天字學舍中的議論。
若叫他見了這三名學霸,聽得他們名號,定會大吃一驚。
三人中,方孝孺自不必說,建文三傻中唯一一個稍微有點作用的,後被朱棣斬殺,作為史上唯一被誅十族之人,方孝孺可算名垂青史。
而那楊寓,在從政履歷上更為風光,乍聽這姓名或不起眼,可這楊寓另還有個名字,叫楊士奇。
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三楊”之首,作為輔政大臣,歷經四朝,為大明的國力強盛立下汗馬功勞。
這方孝孺和楊士奇,無論哪一個報上名號,都足叫陸羽驚掉下巴。
而另一位“只讀聖賢書”的黃觀,同樣名頭不小,有明一朝,就兩人連中三元,其中一人是英宗時期的商輅,官至內閣首輔,而另外一個,便是這黃觀。
由此可見,這黃觀在修書治學上的本事,可謂歷史罕見。
有這樣三位仕壇翹楚,這國子學天字學舍,無愧之天下第一名頭。
眼下,三人正聊得起勁,舍門卻被人推開。
一個身形高瘦,生了副馬臉的年輕人走了進來,此人乃是天字學舍的舍長馬君則。
馬君則在後世官場,倒沒太大成就,但既能與另外三人同舍而住,還能擔當舍長,其本事也不低。
後世語文課本上必背的,宋濂所作的那篇《送東陽馬生序》,其中的“馬生”,就是當下這位天字學舍舍長,馬君則。
一進門,聽到三人所議之事,馬君則立即咳嗽兩聲,制止道:“新司業來了,你們可得安分些,莫再亂嚼舌根,小心被人聽了去,到時候免不了去那繩愆廳走一遭!”
此話一出,方孝孺三人登時閉了嘴,面露懼色。
繩愆廳,那可不是什麼好去處。
所謂“繩愆”,即是以準繩衡量過失之意。
這繩愆廳,便是國子學中,專門糾正過失,處罰違規學子之處。
若有學子德行有失,或違背規章制度,便會被扭送至那裡,遭受竹條抽打的刑罰。
讀書人都好面子,若被人綁至繩愆廳,趴在紅板凳上,挨那竹條抽打後腚,可想而知有多斯文掃地,顏面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