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 年代文結束
拿到了兩家的股份之後,扶蘇琢磨了一下覺得還不夠。
畢竟他是要養全家的男人。
家裡有十二個人,最起碼要拿到十二家的股份吧?
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也沒閒著,在城裡到處跑。之前打聽出來的消息,到了這個時候就派上了用場,哪裡有什麼企業,他心裡門清。
秦政倒是在家待著,官方那頭不用天天去,真有需要的時候,他們會主動上門的。
比如這天。
辦公室的領導助理小林特意來了一趟。
上門拜訪不好空手過來,打聽到秦教授喜歡吃海鮮,特意帶了些比較少見的海貨過來。倒也不貴重,就是市場上不常賣,不過他有關係可以弄到一些。
秦政的目光掃過他拎來的海產。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秦政示意他坐:
“今天過來是遇到什麼困難了?()?()”
榮祿過來把東西拎走,將空間留給他們兩個談正事。
小林嘿嘿一笑:
“教授,是這樣的,您上次說的那個批發市場,我們上頭商量過後覺得確實很有必要弄一個。但是吧,這個批發市場開起來,要派上用場,就得想想法子推廣。()?()”
廈門這頭經濟才剛剛發展,說實在的領導們覺得批發市場現在就開起來有點早了。但是這種東西呢,又不能拖著不建,不然等別人先建起來了,自家就失了先機。
在現在的年代,什麼都是稀罕東西。第一個建批發市場的城市,必然能出盡風頭,把各地的個體商販都吸引過來。
廈門想當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就得卡好時間點。
小林和秦政說起目前城裡開起來的民營廠子,把剛剛才申請開始建廠房的都算上,一共也就二十來家。
畢竟能消息靈通到在政策下來之前就知道廈門是開放區的人,還是少數。大部分知道消息的,自己是沒有心思開廠的。
那麼其他人就只能等政策下不得還在糾結要不要試試呢。
廠子少,貨源就少。
批發市場需要足夠的貨源,不然小打小鬧開一個,沒意思。
除了貨源之外,還得有中間商,就是去批發市場開店的。這個好找,大不了各廠子自己安排個人過去。
小林皺眉說道:
“重點是小攤販,數量不夠。?()_[(.)]???#?#??()?()”
批發市場,走的是批發。中間商大宗批發,小攤販小額批發。
其實就是給廠子提供一箇中間人,這樣廠子可以專心管生產,不用頻繁接待那些過來只買幾十件的小散戶。
接待小散戶對於大廠子來說是性價比非常低的事情,不僅是因為他們要的量少,重點是他們要的款式都是彼此不同的。
一個廠子一般不會只生產一種產品。
剛起步的廠子還好,等以後擴大規模了,同樣都是褲子,有好多款式。
結果一會兒
來一個要甲款式五十件的,一會兒來一個要乙款式一百件的。一天下來零零碎碎,還得專門安排個人處理這些事,不划算。()?()
和批發市場合作就不一樣了。
☉想看無字驚鴻的《大秦地府日常》嗎?請記住[]的域名[(.)]☉?☉$?$?☉
()?()
雖然一開始中間商需要各種款式都進一大堆,然後計算售賣速度。但這些都是中間商需要操心的事情,廠子只管生產就行。()?()
進入正軌之後,廠子只用按照中間商訂購的大額數量來生產,省了很多麻煩。()?()
何況有些廠子全程用的機器都是同一套,生產別的款式就要在機器上調整一下。一次只生產幾十條,為了幾十條改來改去的太費勁了,但是幾百上千條就不一樣。
小林的意思是,別的東西都好解決,小攤販不夠才是最大的問題。
大部分小販剛開始擺攤都是幾十條几十條地進貨,要支撐起批發市場的客流,平均下來得有多少個小販才能顯得市場熱鬧?
秦政懂了他的言下之意:
“剛剛開放市場,大家還太保守了。”
小林一拍大腿: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前頭的局勢把大家弄怕了,就擔心會有個反覆。到時候再次算成分,這些搞小生意大生意的,給打成資本家,這誰不怕?
但是他們這些官方人員心裡是清楚的,政策反覆的概率不大。
別看目前只有四個經濟特區,實際上整個粵閩兩省都在開放的範圍內。只是沒有單獨拎出來,說省內的其他城市也是開放特區而已。
小林認識周圍城鎮的同事,那邊都說接到了通知,以後不抓擺攤賣東西的了。
也就是說,兩省都是廈門的潛在市場。要是能吸引其他城市的個體戶過來進貨,那數量一定非常可觀。
小林壓低聲音:
“這麼多人來廈門,您想想能給廈門創造多少收益?”
哪怕裡頭九成的小販都是進了貨就走,他們過來進貨得坐車吧?下了車得住招待所之類的地方吧?一個人要是拿貨不方便,得請個三輪車師傅幫忙吧?一日三餐得在當地買著吃吧?
還有很多很多方方面面。
經濟不就是這麼“活”過來的?
秦政自然也懂這個道理。
但現在問題就卡在,怎麼讓大家相信政策不會反覆,然後放心大膽地來廈門進貨。
秦政眼眸眯起:
“這是輿論造勢的範疇了。”
小林的心提了起來,擔憂秦教授不懂這方面的問題。
秦政還是懂的。
都說秦梓桑擅長經濟和輿論,經濟就不說了,屬於小太子自學成才。輿論造勢這方面,還真不是純自學。
太子殿下小的時候,他爹就在幫他營造人設了。
天下人是怎麼知道太子扶蘇仁善的?總不能是年幼的小太子自己佈局的吧?
有些手段始皇帝陛下不是不會,他就是沒對自己用,覺得沒那個必要。
秦政覺得太子仁善就夠了,秦王還是得威嚴一些,有張有弛搭配起他是暴君的事情。
這會兒小林過來求教,他很快就想到了一堆可行的操作。
清婉端著泡好的茶送過來,然後順勢在父親身邊坐下來,打算蹭個課聽聽。
秦政端起茶盞抿了一口,沒管她。
潤了嗓子之後,他反問:
“誰說必須要把批發市場建起來,才能將名號打出去的?()?()”
小林一愣,什麼意思?
清婉已經眼前一亮:
“父親是說,先宣揚廈門要建造全國首個批發市場,目前正在建設當中。把消息鬧得沸沸揚揚,讓全國都知道這件事?()?()”
秦政頷首:
“不錯,這叫宣傳預熱。()?()”
小林恍然大悟:
“我們可以說在建,什麼時候建好,當然是看什麼時候需要批發市場出現。?()_[(.)]???@?@??()?()”
清婉點頭附和:
“這種是不是就是吊人胃口?一直說在準備批發市場,一直不開張。讓大家特別期待,目光就會一直聚焦在這上頭?”
秦政擱下茶盞:
“正是如此,期間可以隔一段時間在報紙上刊登一下批發市場的建造進度,不斷地炒熱這個話題。”
一件事情如果說完就丟開了,大家只會慢慢遺忘。但是隔三差五提起來說又有進度了,胃口就會一直被吊著。
廈門這麼大張旗鼓地搞批發市場,不正是證明他們官方在背書,告訴大家政策不會反覆,放心大膽地過來進貨?
現在全國性質的報紙和廣播還是有一些的,借用他們的渠道發聲就行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報道一些私人企業的創立情況。在市內挑幾家先進企業作為典型案例,說一說他們的創業心得、創業過程,激勵其他人學習。”
這些民營企業就是積極分子,被作為正面典型得到了官方的推廣,就能帶動更多的人投入進來。
廈門的先天條件難道就比深圳差嗎?
當然不是。
所以,只要廈門足夠努力,以後的發展肯定不至於被甩開太遠。
深圳佔了珠三角的便宜,廈門沒有個廈三角。但是不要忘了,和廈門隔海相望的還有大家心心念唸的島嶼,這也是個戰略要地呢。
雖然現在距離島嶼迴歸可能還有很久,但這是遲早的事情。到時候跨海大橋建立,哪怕不是直通廈門,也在廈門附近,會形成新的三角區。
這就是閩省發展的又一契機。
小林聽得振奮:
“秦教授,你太厲害了!”
他是廈門本地人,當然希望家鄉能發展得更好。誰不想當龍頭老大呢,不拼一把就太遺憾了。
秦政又轉頭提起了另一件事:
“旅遊業也可以搞起來了。過來次數多的外地人,哪怕之前一直忙著賺錢進貨,來了這麼多次,也總有想四處逛見識一下廈門風采的時候。”
“你們不是擔心有些民眾膽子小,不敢之間就過來進貨嗎?那就給他們有一個新的藉口,讓他們來廈門旅遊。”
這樣如果來了之後還是不敢進貨回
去賣,好歹遊玩了一圈,也不算是白來一趟。
而有些專門衝著旅遊不定就能勾得一些人起了做生意的心思。
廈門本地的景點暫時不夠怎麼辦?
這也好辦,就看海嘛。
即便是閩省,也不是所有城市都臨海的。常年不出遠門的那些人,大概率也沒看過海,還是很樂意去逛逛的。
這種景區就不要花什麼錢去建設,對於現在還有點窮的官方來說非常合適。
何況廈門本地還有一些其他的天然景區,都是可以逛的。
小林手都寫酸了:
“好好好,這個主意不錯!?()?[(.)]★??╬?╬?()?()”
小林在秦政這裡取了經之後,回去跟領導彙報了今天的談話。
領導笑呵呵地說:
“既然要挑選合適的案例作為典型,不如就先選富強服裝廠和百貨商場這幾個吧。()?()”
投桃報李,秦教授給了他們這麼多幫助,他們當然要回饋一二。聽說小秦教授持有他們的股份,一直在指導他們怎麼經營,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不僅是因為教授這層關係,還因為父子倆很有本事。兩個企業在他們的指導下肯定不會開到一半破產倒閉,以後事業一定蒸蒸日上。
找案例不就得找這種順利經營前景大好的?不然找個半路破產的,這場佈局就成為笑話了,反而打擊大家的自信心。
做生意到底是有風險的,但宣傳口肯定不能逮著風險宣傳。
現在市場還沒熱起來,就先潑涼水,那不行。至少得等湧入的人多了,再報導一些失敗案例,讓沒有這方面天賦的人別進來栽跟頭。
領導讓宣傳部的下屬去聯絡媒體。
扶蘇這天恰好在富強服裝廠進行指導,宣傳口的人過來採訪時,他也在場。
對方了些什麼“沒想到您也在這裡()?()”
的場面話,很快就把氣氛熱起來了。
廠長若有所思。
他是沒想到扶蘇還認得經濟開發部門的人,而且看樣子還挺熟。頓時把對教授的重視程度又提高了一個檔次,畢竟他自己也只是在這個部門有個還算熟悉的朋友罷了。
能讓對方態度這麼友善,教授這頭的關係一定不簡單。
來人說起了這次過來的目的。
廠長一聽,更加確信了。
廈門這麼多私營企業,怎麼偏偏第一個挑中了他?裡頭肯定有別的關係在,比如看在教授的份上。
於是接下在教授的指導下他們廠子欣欣向榮一片大好,未來準備開拓哪些新產品。
他也無師自通學會了畫大餅,把以後打算生產的文化衫之類的都拿出來說。
多好的機會,據說要上全國報紙呢,這還不趕緊打廣告?
宣傳口的工作人員也很滿意。
一是廠長說的內容很有可寫性,文章刊登出來絕對能因為
新奇有趣吸引一大批人的注意力,
說不定還能在全國引起轟動。
二是他們剛剛特意和扶蘇打了個招呼,
就是想讓廠長知道這次的機會是怎麼來的。要是廠長沒領悟到,
反而叫人糟心。
示好不就得這麼示麼?
幹了好事不留名的是傻子,
所以工作人員選擇當著扶蘇的面暗示廠長,這代表著他們在給秦家做臉。
同時,他們也是在替秦家邀功。
不然回頭總不能叫秦家的教授親自去和廠長說,你有這個機會都是靠的我們,這不跟挾恩圖報一樣尷尬了?
那樣辦事就太不妥帖了,所以不如宣傳口自己把事情攬過去,幫忙辦得漂漂亮亮,皆大歡喜。
官場上的人啊,心眼都多,會來事。
扶蘇似笑非笑地看了他們一眼,心道難怪能在這麼關鍵的時刻被調入經濟開發部門工作。
沒點能耐和關係,哪裡能搭上這趟順風車呢?肉眼可見的,以後他們這個部門會越來越吃香,受到同事的羨慕。
採訪結束之後,工作人員特意邀請小秦教授去聊聊天,說有些問題想要請教。
扶蘇也沒拿喬,答應下來。
廠長糾結了一下沒走,想聽聽聊什麼。畢竟這可是開發部門,說不得有什麼內幕消息呢。
幸運的是工作人員也沒攔著他。
對方問扶蘇:
“是這樣的,我們這邊宣傳口接下來會隔一段時間報道一些先進分子。您對這些企業比較瞭解,希望您能推薦一些人選。”
扶蘇聞絃歌而知雅意:
“廈門的先進同志確實還是少了些,不過你放心,這都是暫時的。我這些天也在指導一些同志,以後廈門會越來越好。”
工作人員眉開眼笑:
“那就麻煩您了。”
像這樣厲害的教授專家,能多指點幾個本地企業家那是再好不過。
沒辦法,誰讓大家都是頭一次搞這種大生意,都在摸索階段。廈門這頭也希望大家少走點彎路,要是個個都能做大做強,那是再好不過。
宣傳口就更希望全是正面案例了。
畢竟領導的意思是,每週至少挑一個企業出來宣傳。又不能宣傳重複的,這不就顯得目標不足了嗎?
小秦教授能懂他的意思真是太好了!
工作人員暢想著以後不缺宣傳案例的美好未來,而後追著問了點細枝末節的問題。最後提到過幾天他們還要去一趟百貨商場,這是下一個先進案例。
扶蘇點了點頭,稍稍提點了兩句。
雖然不能直接在文章裡宣揚失敗案例,打擊大家的積極性。不過文章裡還是可以夾帶私貨的,增加一些細節,委婉地告訴大家怎麼樣的操作是不可行會虧本的。
既然上頭不希望大家創業失敗,那該給的提醒還是要給。
扶蘇幫忙把採訪稿改了改,增加一些內容。譬如說廠長提起要找百貨商場鋪貨的這一段,就可以增加一些警示語。
工作人員奮筆疾書:
“那我這麼寫,您
看怎麼樣?”
扶蘇接過去一看,
只見紙上寫著——
「記者同志問道張廠長為什麼會想到要和百貨商場合作,
張廠長笑了笑,
說道:
“這個社會是發展的,
新事物有他存在的必要性。我一直覺得未來百貨商場會越做越大,所以廠子遲早都會將貨鋪過去。”
“但是一開始,我覺得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緊急,想的是拖一拖,以後再做也不遲。可是秦教授點醒了我,讓我意識到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有的時候拖一拖就會錯過最佳時機,以後追悔莫及。”」
一段話不僅提醒了讀者要勇於抓住機會,別拖延、別糾結。還提醒了一部分準備開場的企業家,千萬不要放過百貨商場這個渠道,覺得人家沒有發展前景。
順便拍了秦教授的馬屁。
相信肯定會有很多意動了的人拿著這篇文章反覆研讀,逐字逐句的解讀研究,把文章想要傳達出的消息都一一吃透。
工作人員心滿意足地走了。
廠長有些激動:
“我剛剛的回答沒什麼問題吧?”
面對記者提問,他超緊張的。
不過他自認為自己發揮得還不錯,說了很多正能量的話,還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文采和風度,形象塑造得極好。
扶蘇隨口安慰道:
“放心吧,等文章刊登出來,大家肯定都覺得你是個特別有智慧的廠長。”
文章沒幾天就登報了。
全國上下都知道了張廠長這位人物,還對他口中頻繁出現的秦教授產生了興趣。好些人就起了心思,想著能不能也來廈門請教一下這位有本事的教授。
最快找來的是本地的企業家。
這回不需要扶蘇主動上門推銷了,那些人一個兩個都帶著重禮登門求教。如果扶蘇願意也去自家廠子做個特邀指導,那就再好不過。
願意給出好幾成乾股的人當然沒那麼多,但是肯稍稍給一些股份的大有人在。
扶蘇這個人就很現實。
你給我多少股份,我就給你提供價值多少股份的指導。所以到目前為止,百貨公司還是在他這邊得到指導最多的企業。
宣傳口的工作人員前往百貨公司採訪的時候,對方負責人已經看過報導了。
他其實早就聽說自己會是第二個被採訪的,當時就有點期待。但那會兒的他並不知道原來文章會寫得這麼好,好到出乎他的預料。
工作人員來後,得到了他的熱情接待。
這位負責人倒是沒有在採訪中大肆誇讚秦教授,因為他覺得要是頻繁提及秦教授,對教授來說不一定是件好事。
廈門這邊要是每個先進企業都打著秦教授的名號吹噓,難免會引起首都那頭的注意。目前還不清楚首都的態度如何,還是不要給教授添麻煩比較好。
所以負責人只是稍微提了一下有位教授對他們進行了全方位指導,具體是誰,沒有細說。
反正有心人來了廈門會自己打探的,教授的光芒不會被掩蓋。他點到為止即可,全廈門再沒有
比他更貼心的人了。
?無字驚鴻的作品《大秦地府日常》??,域名[(.)]?ㄨ??????
()?()
負責人有些得意。()?()
隨著廈門幾個先進分子的事蹟刊登一併傳得沸沸揚揚的,還有廈門要建造全國首個批發市場的消息。()?()
據說廈門準備先打造一個綜合性的批發市場,在這裡可以批發到各式各樣的產品。()?()
——同類的廠子不夠,那就只能不同類的擺在一起了。這樣還能加快開張的速度,畢竟不能長期吊人胃口,吊到一定程度就得落到實處。
好在,現階段很多做生意的小販其實也不太清楚自己應該去進點什麼售賣。去綜合性市場逛一逛也好,說不定過去一家家看完,腦海裡就有思路了。
而且綜合性的批發市場,聽著就很高大上的樣子。就像百貨商店,品類那麼多,一聽讓人覺得能把這麼多商品集合在一起是一個很厲害的事情。
樸素的人民群眾果然被“綜合性”這樣的新詞給唬住了,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秦政提醒小林:
“等以後市場擴大了,可以再宣傳自己打造了第一家專門為某某類型商品建造的批發市場。這樣是在宣傳自己的專業性,也是在宣傳自己這裡這類商品賣得好、質量佳、非常受歡迎。”
比如全國首家專門的服裝批發市場,一聽就知道想進服裝最好來這裡。
一整個批發市場的服裝,那肯定又多又全,什麼款式都能找到,走在全國最前沿。
而且能開起明來拿貨的多。大家都來這裡拿貨,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跟著學絕對沒錯。
小林瘋狂記筆記:
“嗯嗯嗯!”
今天扶蘇也在家,還幫忙補充了一些細節。
什麼之前的宣傳全是企業案例,是時候加一點個人案例了。採訪幾個個人攤販,這樣的人才是普羅大眾,才能激勵大量群眾效仿。
畢竟也不是誰都開得起廠子、敢搞這麼大攤子的。
關鍵在於,目前其他城市不一定能批下來建廠的許可證,所以那些廠子都扎堆跑來廈門等經濟特區申請。
這就讓一些人選擇觀望了,不少人都不願意長期待在外地拼事業,更希望在家鄉發展。
小林一想也是。
當小攤販的成本不高,哪怕你只去批發個二十件,批發市場也是給批的,頂多是進貨價格沒辦法壓得足夠低。
何況現在擺攤堪稱沒有難度,只要找一條人流量多的街道,吆喝吆喝。東西物美價廉的話,不愁賣。
民營廠子捨得壓縮自己的利潤,但凡來批發進貨的,拿回去售賣都能賺個差價。定價和供銷社一樣但不要票,或者比供銷社低一些,都是絕對可以賣出去的。
很多群眾生活觀念還是非常樸素的,買衣服不追求好看,只追求性價比。
這種堪稱穩賺不賠的買賣,願意入行的就多。正好如今許多城裡都在煩惱工作問題,這就創造就業崗位了。
上頭搞知青下鄉,就是為了解決就業,把沒工作的知識青年送去鄉下幹活。但沒工作的可不僅僅只有知識青年,城裡沒
工作的中老年人也多得很。
擺攤這事又不規定年齡,有拼勁的老人家也能來幹。
小林繼續瘋狂做筆記:
“我懂了,可以挑一些典型群眾進行宣傳,是這個意思吧?()?()”
他盤算著第一期就出沒找到工作的高中畢業生的故事。
正好他認識一個,那是家裡獨生女,所以不用下鄉。但畢業之後無所事事也不好,就想著去做點小買賣補貼家用。
對方倒是不做倒賣生意,而是開了家早點攤子。聽說手藝不錯,生意也很紅火。
沒工作的知識青年的故事有了。
下一期就可以出拉扯孫輩的孤寡老人,說他靠著擺攤日子有盼頭了。
再下一期還能說說因為種種原因失業的中年人,靠著做小生意養家餬口。
扶蘇點頭:
“就是這樣,最好挑一些比較有話題度的人物,能引起群眾共鳴和熱議的。()?()”
要麼是能讓讀者代入自己或者周圍親友的,要麼就是能讓讀者心生憐憫、改善輿論導向的。
看多了鰥寡孤獨靠雙手勤勞致富,日子從飢一頓飽一頓變成頓頓能吃飽。除非是冷心冷情,不然誰說得出“擺攤丟人7()_[(.)]7?7*?*?7()?()”
這樣的話呢?
日子能過下去就行,吃不飽飯的人哪裡能管丟不丟人,何況這可是國家政策!
這幾份報導刊登之後,反響更熱烈。
最醒目的改變,就是廈門很快湧來了大量面帶愁苦卻眼神明亮的粵閩兩地群眾,他們都是看了報紙後想來拼一把改善生活的。
廈門特意增加了從火車站到各廠的公交線路,也增加了公交班次。還有很多本地人騎著三輪車自行車,在車站口攬客。
開發部門對這件事很重視,特意聯絡了火車站和附近公安,維持這一片的秩序。免得大家生意還沒做起來,先鬧出什麼踩踏事故來。
結果踩踏事故沒發生,公安倒是抓到了一些開小黑旅館的人。
這種黑店一般是用低價吸引大家過去居住,說是比招待所便宜。但黑店就是黑店,套路多得很。
比方說偷偷趁著顧客不在進屋偷東西,顧客鬧出來要旅店負責,旅店就出來幾個彪形大漢。顧客人生地不熟的,不敢得罪他們地頭蛇,也不敢去報公安,就不了了之了。
還有那種搞仙人跳的,用特殊服務吸引人過去居住,結果是個騙子。因為大家都不乾淨,所以沒法報公安,只能私了。
這年頭是有流氓罪的,嚴重了會槍斃。
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公安同志起初也沒發現這是黑店,最近湧現出的小生意人太多了。但是便衣公安路過時偶然聽到拉客的說辭很曖昧,意識到這家居然做那種生意。
所以他們立刻派人去抓了,本以為會抓個涉-黃,結果抓了個仙人跳。
事情報上去之後,車站附近就進行了整頓。
這種老鼠屎只會壞了本地的名聲,萬一嚇得人家不敢再來怎麼辦?可不能因為這些小細節,讓本地人都背上壞名聲,再牽連到城市發展。
擅長完善制度規則的秦政在蒐羅了一些這段日子城中出現的亂象之後,寫了一整套的改善方案送去了辦公室。
包括各種經營資格證的獲取、登記、監管等等,還有就是經營過程中有些必要的要求,譬如消防、衛生、健康。
小黑旅館肯定是沒有經營資格的。
很多行業的資格證都是後頭一些年漸漸完善起來的,最初只有大廠子才需要辦理資格證,一些小攤販是沒有的。
領導思索過後,最後決定嚴抓這一塊。
要做大做強,就得規範起來。
不能為了發展就放任,這樣市場看起來是百花齊放了,可也壞了名聲、壞了風氣、壞了治安。
各地紅袖箍和公安開始配合打擊那些沒有資格證的私人作坊,一開始不嚴,就是查到之後警告一番,提醒他們趕緊去辦-證。
“下次要是再沒證,就得按照投機倒把算了啊!?()_[(.)]???+?+??()?()”
投機倒把罪可是97年才取消的。
如今還沒有非法經營,立法上頭他們插手不了,但是可以迂迴一下嘛。
就像供銷社沒人抓他們投機倒把,因為他們有官方的許可,其他私人攤販也可以通過獲得官方許可證來規避這方面的風險。
絕大多數生意人還是很配合的。
雖然麻煩了一點,但仔細想想這也是對自己的保證。回頭萬一政策真有反覆,跑來計較他們之前做小生意的事情,拿出這個官方開具的證明,也能爭辯一二。
至少證明這是得到官方准許的行為,沒道理被秋後算賬,對吧?
倒是一些臨時起意想來進貨的外地人,有些進貨少而且不確定自己會不會一直做下去,就不太樂意辦這個證明了。
嫌麻煩,而且害怕去找公家辦-證。
這個時代好多人連遇到問題都不敢去找公安尋求幫助,何況是去辦-證的。
不過這也不難。
扶蘇給支了個招。
他教了本地人一些話術,主要是在三輪車師傅、中間商裡頭教授,通過他們的口忽悠外地來的辦-證。
吳小妹是一個鄉下姑娘,頭一回來廈門這樣的大城市。她在家鄉其實是個敢想敢拼的利落姑娘,但是出門在外難免生出一些膽怯來。
從火車站出來之後,她就拘謹得不知道手腳該往哪裡放,直到一個熱心的大娘湊過來問她是不是來進貨的。
大娘騎了個自行車,說去一趟批發市場只要五分錢。看你沒帶什麼行李,便宜點收你四分錢。
大娘強調道:
“這是去的價格哈,等你到了,如果帶了大包小包的出來,要按照重量加錢的。你要是捨不得呢,就去坐公交,公交過去站點不多,來回也就兩毛錢。()?()”
吳小妹算了一下,那肯定是坐自行車划算一些,果斷掏錢。
路上,大娘一邊騎車一邊跟她閒聊。
大娘就說到她這幾個月見識過不少像吳小妹這樣過來進貨的,幾乎天天都能拉到十好幾個客人。
在大娘嘴裡,她知道很多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