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大晴天 作品

第323 章木秀於林,眾人對張之維的看法(第2頁)

 窸窸窣窣的聲音響徹個不停。

 一同離開的還有大量的仙家。

 見仙家都走光了,張守成拍了拍張之維的肩膀:

 “之維,說起來,這次的仙家的事,你做的不錯,先殺一批,又拉攏一批,打一巴掌,還讓人家感恩戴德,這些手腕,值得嘉獎,至於你搞得那什麼天通教主的堂口……”

 張守成頓了頓,繼續道:“除了天通這個名號大了點外,其他也沒什麼問題,但天通是祖師賜名,亦無大礙。”

 “你若是想要養些黃皮子之類的仙家,也可以養,這其實和養下壇的五猖兵馬是差不多的,咱們天師府開明的很,門下也有不少人弄了下壇兵馬。”

 “你張異師叔就是個例子,他的上壇天兵數量有限,為了擴充手段,就搗鼓了幾壇下壇兵馬。”

 “在他年輕的時候,沒少為了擴充兵馬,出山去抓些黃皮子之類的精靈,煉成五猖來役使,這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但猖兵桀驁難馴,稍有不慎就會傷及無辜,作為法主,你必須收束他們的一些行為,別讓它們搞出禍事。”

 “咱們畢竟是正統道門,與元皇派、梅山教這種亦正亦邪的法教不同……”

 張守成絮絮叨叨的囑咐了一大堆。

 張之維聽了,點了點頭:“我會注意的!”

 隨後,他繼續盤坐在耙犁上入定,精氣神凝聚起來,往法籙上銘刻經文。

 寒風呼嘯,路上顛簸,張守成擔心張之維受影響,就拿出了一張靜聲符籙,貼在了張之維的身旁,為他營造出了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而後在他旁邊打坐,為他護法。

 馬匹拖著眾人在官道上疾馳,拉耙犁的馬兒雖然是膘肥體壯,但畢竟不是符馬,也有消耗,所以走一會兒,便得歇一會兒。

 中途,陸瑾呂慈等人,還來找張之維嘮過幾次嗑,說用慣了張之維的符馬,現在這種普通的馬,用起來不得勁的很。

 他們還想找張之維討要幾匹符馬換上,但話還沒說出口,就被張之維給無情打發走了。

 要那麼快乾什麼,他現在不慌著回龍虎山,這就跟要開學了,作業沒做完一樣,現在當務之急,是把法籙銘刻好,著急忙慌的趕回去坐飛劍上天嗎?

 所以,他也樂得如此,一路走走停停,這期間,他全程都在打坐銘刻法籙。

 而見到張之維這麼卷,本來大戰之後,頗有些放鬆情緒的陸瑾呂慈等人,紛紛不弱於人,也開始捲了起來。

 這搞的其他的年輕一輩也有了壓力,幾個實力這麼強的,都在這麼爭分奪秒的修行,他們有什麼資格歇息?也紛紛開始捲了起來。

 這裡面,即便有些人天性慵懶,不想跟著一起卷,但看到大家都在修行,為避免被長輩責罰,也只能心裡罵罵咧咧的練起來。

 只不過他們的靜功境界不夠高,在顛簸的耙犁上很難入定,修行效率很低。

 翌日清晨,天還沒亮,在寒風中奔波了一天一夜的眾人,來到了就近的港口。

 燈塔雪白的光斑掃過,港口停著一艘小客船,原來高家早就打點好了一切,就等著眾人的到來。

 “這是要乘水路回去啊!”張之維道:“我還以為要乘火車回去呢!”

 無怪乎他有這個想法,在這個年代,火車絕對是最方便的交通。

 “不是火車,那可太好了!”

 王藹陸瑾呂慈等人見到船也頗為高興。

 他們去濱城就坐了一週多的火車,很不喜歡火車狹窄閉塞的環境,坐船就不一樣了,自在寬敞,可活動的地方也多一些。

 高家主見一路上只顧打坐,少有開口的張之維講話了,笑著解釋道:

 “如今東北這邊的幾條鐵路,北滿鐵路被毛子控制,南滿鐵路被倭寇控制,一路盡是他們的眼線,咱們人多勢眾,難免被人惦記,為避免出現什麼意外,還是走水路更為穩當一些!”

 “高家主想得周全啊!”張之維讚賞了一句。

 高家主笑道:“高某號召大家過來,自然也得安穩把大家送出去,只不過這個港口條件有限,無論是貨船還是客船,都略顯寒酸,大家忍受一下,等到了濱城港口,我們再換大型的鐵殼船,送大家前往安全場所!”

 此話一出,有部分不知情的人喧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