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p卿卿 作品
第四百八十一章:淮西浙黨(第2頁)
就這樣,接下來的幾年裡,以劉伯溫為首的一群讀書人,開始逐漸被洪武大帝網羅到了自己的麾下,開始幫洪武大帝做事了。而隨著這些讀書人的大量加入,原本很棘手的文治問題,暫時也就被解決了。
不過,還沒等洪武大帝開始鬆一口氣,一個新的情況就出現了。
隨著這些讀書人的加入,洪武大帝很快發現,這幫讀書人,和傳統的淮西老兄弟們,關係並不是太好。
經過仔細觀察之後,洪武大帝終於發現了原因。原來,新加入了這幫人,和原來的淮西老兄弟們,根本就不是一種人。
用現代話來說,這兩幫人,根本就是兩個階級。
原本出身淮西地區的那些武將,大多數都是出身底層。他們之前都是因為吃不起飯,家裡實在窮的不行了,所以才會參加起義軍。
就比如洪武大帝本人,但凡當年有其他選擇,他可能都不會參加起義軍。
而除了這些武將之外,淮西功臣這邊,少數幾個有點能力的文官,水平其實也都一般,家庭情況也一般。就比如最早追隨洪武大帝的文官李善長,雖然後來確實很厲害,但是在追隨洪武大帝之前,他只能算是一個半吊子的讀書人。他之前參加過元朝的科舉考試,但卻沒拿下任何功名。
如果放到後世來看,這樣的李善長,其實啥也不是。哪怕是和小說裡的那個范進相比,他都差著好幾個段位呢!
再比如,洪武大帝前期最重要的謀士朱升,那位提出“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牛人,他也就只是一個鄉貢進士而已。
啥叫鄉貢進士呢?按照元朝的制度,所謂鄉貢進士,其實就是通過府這一級的科舉考試,有資格去京城繼續考。但是到了京城之後,壓根就沒考上的這幫人。
所以嚴格來說,朱升其實就是一個落榜生。要是單論學術水平,他大概和後來的那個海瑞差不多。所以,淮西老兄弟這邊,真的是沒啥文化。
少數幾個有點文化的,考試水平也都很一般,而且家裡一般都很窮。要不然的話,他們也不至於來投奔洪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