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流 作品
第243章 父子對話
“對,不要太單一,有些人吃不慣凌波魚,有些人吃不慣清江魚,每個人的喜好有差異,你提供的食材也應該讓顧客有選擇性。”李先進點點頭說道。
“口味呢?”李先進又問道。
“以青花椒烤魚為主,再加上醬香味,蒜香味,剁椒,黑胡椒,酸菜,合計六種口味。”李東手上動作不停。
“六種口味不少了,既考慮了喜歡吃辣的客戶,也考慮到了不能吃辣的客戶。做烤魚,食材的好賴決定了你能不能做成功的關鍵。你打算用冷凍魚還是鮮活魚?”李先進問道。
冷凍魚成本低,保存時間長,運輸也容易,但是口感肯定差。
鮮活魚成本高,保存時間短,運輸相對難,但是口感肯定好。
二者皆有利弊,就看經營者怎麼取捨了。
只不過大多數人吃不出來這二者之間的區別,特別是在重油重鹽的烹飪後,顧客就更吃不出來這裡面的區別了。
“我打算用活魚,哪怕就是少賺點呢,我不想把東琪這個招牌砸了。”李東思考之後鄭重的說道。
“嗯,各有利弊,你自己權衡吧。”李先進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他幹了一輩子廚師了,食材的新鮮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餐館的生死存亡。
食材新鮮,做出來的飯菜味道肯定要好一些,但是相應的成本就會提高,如果客流量較多的情況下還好,飯店說不定能以此為噱頭,大賺一筆。
但是也有極大可能收不回本錢,經營一段時間後就關門了。
東西好未必就有人買賬,因為售價很有可能超出大多數顧客的消費水平。
比如某明星開的麵館,一碗牛肉麵八十八,不管是在哪個城市,這個價位都已經超出大多數顧客的消費水平了,面臨關門是早晚的事兒。
李東把醃製好的魚放在烤箱裡開始烤制。
“你們那裡吃一頓烤魚多少錢?”李先進問道。
“一般都是幾十塊錢,一百多塊錢,兩百多塊錢。”李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