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鉤沉(第2頁)
.
彭大在稱王后沒多久病故,其子繼位,繼續與趙三火併,其子被趙三所殺,不久後趙三遇挫,前去青州投奔舊日起事手下毛部將;此時毛部將已是大將,率其隊伍勇猛衝殺,轉戰千里,穩穩佔據住了青州,其攻勢可以說是勢如破竹,攻城略地,無堅不摧,兩次向北進軍,直打得胡人惶恐不已。
毛將軍因此成為韓劉勢力最厚實的力量,在這大好形勢之下,本欲在青州大展宏圖,這趙三來投,卻是禍患來了,當初在濠城趙三就和孫氏等人合謀,差點就殺了郭氏,這來了青州後,故技重施,設計殺了毛將軍,奪了權,趙三萬萬沒有料到此舉會惹來天大的麻煩。
毛將軍作戰有勇有謀,治軍有方,深得部下愛戴,其在徐州作戰的部下得知此事後,隨即就揮軍南下青州,殺了趙三為毛將軍報仇,此事一出,青州韓劉勢力頓時亂了,自相殘殺了起來;胡人藉機攻來,奪下了青州。胡人奪青州之時,亦同時攻打韓劉大軍本部汴梁,韓劉部眾最終不敵敗走蓼城。
.
朱興宗十分機警、格外謹慎、隱忍,對郭氏表現得極為恭順,不敢有絲毫怨言;隨後朱興宗被派往駐守和州,沒多久濠城孫氏、俞氏、魯氏、潘氏四人缺糧帶兵找朱興宗求助,朱興宗答應了,不過旬日,得知此事的郭氏就來了和州,頓時就起了風波,孫氏被郭氏擒拿住了,朱興宗也被孫氏部下擒住了,都是投鼠忌器,最終雙方互相交換人質結束。
郭氏來和州本欲殺了孫氏等人報仇雪恥,卻是空來一趟事未成,因此鬱鬱寡歡,不過兩月後就病故了,歸葬於滁州。孫氏一派知道後,趁機發兵來奪滁州,被朱興宗手下大將殺了。朱興宗也不去滁州依舊駐守和州,時間一長糧草供應成了問題,恰好有巢湖水軍前來歸附,於是接納後,渡江攻克採石,一鼓作氣,攻克太平,次年借誠王與胡人交戰之機,又拿下江寧,終掌大權,小明王封朱興宗為吳王,並用謀士之策,屯田納士,暗中積蓄力量。
漢王此時見朱興宗羽翼漸豐,勢力漸成,欲和誠王聯手東西夾擊,平分朱興宗的領地;朱興宗得知後大驚,召集謀臣應對,最後一致判斷誠王不會同意,但大多數人認為誠王勢弱,可以先打誠王,最後朱興宗認為漢王自恃兵力強大,性情強硬而多疑,若是攻打誠王,漢王必會來攻打自己,攻打漢王,則誠王會坐視;於是定下了防範誠王,主攻漢王之策。
策略定下之後,朱興宗部下有人獻計用漢王老友為餌,引誘漢王來追,雙方短兵相接,激戰於龍灣,漢王中計大敗,被朱興宗追擊到慈湖,漢王再次敗退,朱興宗大軍繼續乘勝追擊,三敗漢王於採石,漢王只能放棄太平,退守江州,朱興宗派軍趁機奪取舒州。
漢王回江州整頓之後,奪回舒舒州,朱興宗則親自帶軍再奪舒州,漢王不敵,敗退,部下紛紛獻城投降,漢王只能棄老巢江州敗退至漢陽。
在朱興宗大敗漢王后,誠王乘機派部將突襲進攻蓼城,韓劉向朱興宗求救,朱興宗不顧部下勸阻率軍趕到蓼城,救出小明王等人,並在滁州建造宮殿讓小明王等人居住。
眼見疆土日益減少的漢王,極為不甘心,製造了數百艘樓船戰艦,這些樓船戰艦均為三層,高數丈,船上船下人語之聲互不相聞,船體都用鐵皮包裹住。在誠王和朱興宗相鬥之時,認為機不可失,於是盡起兵馬,進攻豫章,圍困八十餘日而不能破城,得到朱興宗率軍來援後只能撤走。
雙方相遇於鄱陽湖,大戰三十餘日,漢王集合戰艦,以連鎖為陣;朱興宗水軍攻擊不力,連戰三日,損兵折將,漸漸支持不住了;但是隨即颳起了東北風,朱興宗和謀士謀劃後決定用火攻,下令用船攜帶易燃之物衝進漢王戰艦艦隊後點火進行焚燒,漢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此時湖上大亂,朱興宗的船雖小,卻輕便易行;漢王雖是鉅艦,卻不能進退自如,故而戰敗。
朱興宗損失也不小,另一邊還有誠王需要防範,於是寫信給漢王,希望各安一方,以待天命。漢王收到信後怒不可遏,不予回信;不料最後在突圍之時,漢王探頭出來指揮作戰,卻被飛箭射中,貫穿頭顱,當即死去;頓時,漢王大軍土崩瓦解。
此役漢軍太子被擒,漢王屍首和次子被部下救回漢陽,次子繼承王位;次年朱興宗親自率軍征討漢陽,漢王次子出降,漢王一部自此滅了。
三叔在這之後備註了一些疑問,漢王次子後被遷移去了高麗,生活清苦,漢王次子亡故後,再往後一代不知所蹤,再無消息。盧林不知道為何三叔會標記這些,想了半天也不明白,看完這些已經是子時了,後面還有幾張紙箋,想著明日再看了,躺下後再回顧了一遍才睡去。
.
八月二十一日,山間行走快不起來,天黑前,盧林在艾邑附近的建昌江畔尋了個地方歇息,也就走了昨日一半多一些的路程,盧林在江裡抓了幾條魚來烤。
艾邑是江右最西北了,翻過幕阜山就出了江右,是荊楚永安地界,路也會好走多了;艾邑離鄱陽湖有四百餘里;鄱陽湖地處江州和豫章之間,當年漢王久攻豫章不下;等到朱興宗解決完了誠王突襲蓼城的危急,回頭趕來,兩軍在鄱陽湖相遇,大戰三十餘日,最終還是朱興宗勝了。
細細想來,若是這些都是真的,漢王還真是有些氣數不及,大戰之初,本是局勢大優,沒料到起了東北風,連鎖為陣強大水師戰艦被火攻破了,損失慘重,這是其一,突圍之時漢王是從船中探出頭來指揮作戰,就被飛箭射中,好死歹死怎麼就這麼死了?盧林真有些不明白,或許意外就是這樣吧。而且這事似乎和茶館聽說書的說的火燒赤壁有些相似了。
盧林本不信什麼天命所歸,但是有些意外還真就是這樣造就出來了,漢王中箭身亡之前,朱興宗還寫信給漢王,希望各安一方,以待天命。漢王意外身亡,或許朱興宗自己也就這樣以為真的是天命所歸了。只是如果是漢王反過來呢,沒有起東北風,刮的是西南風,漢王是不是在鄱陽湖一戰擊殺了朱興宗,就沒有明月一朝了,那是不是另一種說辭了;只是沒有如果,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