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198/198282/124739597.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shusha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江湖十三之風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燉湯(第3頁),舞昺十三么,殊沙中文
舞昺十三么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七章 燉湯(第3頁)

 盧林說道:“李兄,你這是笑話我麼?以前我只是從一些長輩口中得知一些商賈之事,後來是看過你給我的那些書才有些明白的,見解我是沒有的,說來【商覽】一書中有句話我認為很不錯:【於己有利而於人無利者,小商也;於己有利而於人亦有利者,大商也。】”

 李兄聞言一愣,上首其父卻是眼睛一亮,說道:“盧林,你很不錯,【於己有利而於人無利者,小商也;於己有利而於人亦有利者,大商也。】這話說的很好。”

 盧林慌忙說道:“伯父,這話不是我說的,是【商覽】一書中說的,我引用的。”

 李老爺子說道:“這書我也看過,還有許多人看過,但能記住而且說出這話來的不多。許多人看的都是那些商賈之道。盧林,你學了數算為何不去科舉?”

 盧林尷尬道:“回伯父話,我這數算還是朋友輔導我才勉強考過院試的,這些小侄實在是不堪。”

 姜星冉說道:“李老爺,是女狀元輔導的。”

 李老爺子說道:“是咯,王狀元是廬陵城的,如今去了何處了?”

 李兄趕緊說道:“當年三甲,王文英已經去了龍城一年了,李晟去了西北,鄭元瀚去了江寧。”

 李老爺子感嘆了一聲道:“去了龍城啊,她的策論我看過的,我以為她會去西北的。盧林,這本朝第一女狀元教你了,你對她如何看的?”

 盧林老老實實說道:“若說鑄造舞槍弄棒,她不如我,其餘我皆不如文英狀元的,文英狀元不愧是狀元,是個罕見的大才。”

 姜星冉這時補充道:“李老爺,王文英在龍城還跟著鏢隊去了東南小國看了看。”

 盧林聞言一愣,姜星冉怎麼說這些出來。伸手在桌子底下扯了扯姜星冉的衣服。

 李老爺子聽了有些訝異道:“還有這事!你們把這女狀元的事說與我聽聽。”

 姜星冉這時握住盧林的手,用手指在他手心寫了個【說】字。

 盧林不明所以,說道:“伯父,當初打算建立林戴裡時,林老闆和戴老闆一眾人都束手無策,是找到文英狀元出謀劃策的,那會她還不是狀元,還沒去鄉試,正輔導我們數算……”簡要的說了下王文英當時的謀劃。

 姜星冉是聽盧林說過的,其餘三人聞言都是頗為驚訝,李兄想了想,說道:“那王文英當時才十六歲吧,就有這般過人的見識,當真是不凡,這狀元確實當之無愧,怕是本朝的狀元沒幾個及得上她的。”

 盧林接著說道:“李兄說的是,也只有這般大才才想得出來,後來她就以此做為自己策論方向,先是去了鄉試然後會試,記得當時鄉試還有爭執來著,後來是工部錢侍郎定的解元,次年就去參加會試了,當時林戴裡初建,我們這邊一些用度詳實情況沒有來得及寄送給她,不然的話,會元不是問題的,當時文英狀元回信說,會試是有些倉促,有了這些詳實用度資料,後面廷試都用得上的。”

 李兄聽後感嘆道:“確實啊,當初傳言廷試有爭議,說狀元策論不詳實,誰想得到竟然是最詳實不過的了。”

 李老爺子問道:“這女狀元怎麼沒去西北而去了龍城了?”

 盧林尷尬道:“前年我們少掌櫃成親,文英狀元也回來了一趟,聽我說及走鏢之事,就問過我許多東南小國之事,我也沒想到她會跟著鏢隊去了一趟。當初她是和我們說過的,最早能夠為林戴裡出謀劃策,因為她看出朝廷有在西北恢復城池之意,說朝廷會更注重實才了,以前過於看重經史子集,會慢慢改變的;她選這策論也是取巧;她告訴學長學姐不要一味在書院苦讀,都出去看看。之前這些人也都跟著她才學了數算。”

 李老爺子聞言驚訝道:“女狀元十六歲就有這見識?”

 盧林說道:“嗯,應該是這樣的。她決定去龍城前曾經和我說過,最初她是想去西北一帶,是將策論檢驗一番的;只是她在內閣呆過一些時日,覺得東關會起戰事,然後上書過,人微言輕,回來聽我說起走鏢之事,就說去那邊看看,不管是戰事起了還是恢復城池都需要大量的銀子,朝廷會在五到十年內清理海患開海運,她先去了就可以提前做些事情。”盧林沒去說王文英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躲避李晟、鄭元瀚。

 李皇極聽了半天,這時問道:“阿林,你說女狀元說東關會起戰事?”

 盧林說道:“李前輩,當時是這麼說的,我也奇怪,不應該是西關麼?當時我還和她說說東關起了戰事,她去西關恢復城池是再好不過了。她說朝廷有點輕視了東胡人,我也不懂這些,就是聽她這麼一說。”

 李老爺子聽了沒有說話,用手指渾不在意的輕輕敲著桌面。

 李兄半晌後說道:“這女狀元當真不凡,都有些小覷她了,今日聽得盧大匠一番話,撥雲見日啊。”

 盧林正待開口,這時夥計送菜來了,眾人都停了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