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六醜 作品

第736章 神話(十年後 下)

 大秦在新設立的各郡,經過近二十年的培養,大秦已經有足夠多的儲備官吏,從中挑選年富力強且對帝國忠心耿耿的官員前往各地,開始為期十年的赴任。

 這些官員猶如帝國在地方上的基石,抵達各自的轄區後,便馬不停蹄地依照統一的治理規範開展工作。在地方上迅速組建起層層嵌套、嚴密有序的機構。

 郡作為地方的高級行政單位,下設縣,縣級官員則承擔起最為具體的民生事務管理工作。戶籍管理成為他們的重要職責之一,他們需詳細記錄轄區內每一戶人家的信息,包括人口數量、年齡結構、性別比例等,以便於帝國對人口的精準掌控。

 稅收徵收工作則關乎帝國的財政根基,官員們需根據土地面積、農作物產量以及商業活動等情況,合理確定稅收額度並確保足額徵收;治安維護更是保障地方穩定的關鍵,他們組織起地方的治安力量,巡邏於大街小巷,防範盜賊與叛亂的發生。

 同時,為保障信息在帝國龐大身軀內的暢通無阻,以及政令能夠高效地傳達至每一個角落,大秦構建起了一套高效的驛站系統。這些驛站猶如帝國的神經末梢,遍佈於各地的交通要道之上。信使們如同血液中的紅細胞,揹負著帝國的指令與情報,騎著快馬在驛站之間穿梭不息。他們風雨無阻,日夜兼程,無論是烈日炎炎的酷暑,還是寒風凜冽的嚴冬,都不曾停歇,確保了帝國的中樞神經與各個肢體之間的緊密聯繫。

 對於原屬三大帝國的貴族與地方勢力,大秦採取了靈活而又強硬的策略。對於那些願意與大秦合作且確實具備一定才能的貴族與地方勢力代表,大秦給與他們進入地方治理體系的機會,授予相應的職位與權力,使其能夠繼續在地方事務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當然,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必須處於大秦的嚴格監管之下,稍有異動便會遭受嚴厲的懲處。而對於那些頑固抵抗大秦統治,妄圖憑藉自身勢力謀反作亂的反動分子,大秦則毫不留情地予以堅決鎮壓。家族財產被全部沒收充公,土地被重新分配,家族成員也往往會遭受流放或淪為奴隸的命運,以此來警示其他潛在的反抗者。

 在新徵服的地區,大秦駐紮著重兵以彰顯其軍事存在與威懾力。

 沿邊境線修築起一座座堅固無比的軍事要塞,這些要塞猶如帝國的鋼鐵獠牙,不僅配備了充足的兵力,士兵們日夜堅守在崗位上,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而且還儲存有大量的糧草與武器,足以應對長時間的戰爭消耗與圍困。

 駐軍實行輪換制,定期將駐守在邊境要塞的士兵與內地的部隊進行調換,這樣既可以讓士兵們得到適當的休整,又能防止他們在長期駐守過程中與當地勢力勾結或產生懈怠情緒,從而確保士兵的戰鬥力始終處於巔峰狀態以及對帝國的絕對忠誠度。

 同時,大秦深知“以夷制夷”的戰略意義,在當地招募士兵,將這些來自不同民族與地域的青年編入秦軍體系。

 這些本地士兵由於自幼生長在當地,對周邊的地理環境如山川河流、叢林沙漠等了如指掌,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如雨季旱季、嚴寒酷暑的變化規律也極為熟悉。經過大秦嚴格的軍事訓練,在邊境防禦作戰中,他們能夠利用對地形的熟悉,巧妙地設置陷阱、埋伏,出其不意地打擊來犯之敵;在地區維穩方面,他們可以憑藉自身的地域優勢與人脈關係,及時察覺並化解潛在的不穩定因素,確保地方的和平與安寧。

 此外,大秦的軍事學院為帝國的軍事發展培育優秀的後備人才。

 無論是出身尊貴的貴族子弟,還是出身平凡但胸懷報國之志的有志青年,只要他們展現出軍事天賦與對帝國的忠誠,均可入學接受系統而全面的軍事教育。在軍事學院中,他們深入學習戰術戰略,研究古代與當代的經典戰例,剖析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學習兵器製造技術,瞭解各種兵器的性能、優缺點以及製造工藝,以便在戰場上能夠更好地運用與維護兵器;學習軍事指揮藝術,掌握如何在複雜多變的戰場上準確判斷形勢、合理調配兵力、下達正確的作戰指令等核心技能,為日後成為帝國的軍事棟樑之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統一貨幣制度成為大秦在經濟領域的首要攻堅任務。

 原三大帝國的貨幣體系猶如一團亂麻,各種貨幣種類繁多、成色不一、兌換比率混亂,嚴重阻礙了各地的貿易往來與經濟交流。大秦果斷廢除這一混亂的貨幣體系,強力推行大秦的法定貨幣。這種法定貨幣制作工藝精良、幣值穩定,且由帝國中央統一鑄造與發行,具有極高的權威性與信譽度。隨著法定貨幣在新徵服地區的逐漸普及,各地的商業貿易活動開始逐漸復甦並走向繁榮。

 對於商業,大秦制定了一套嚴格細緻的商業法規,這些法規規範了市場秩序,明確了商人的權利與義務,對商品的質量、價格、交易方式等都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嚴厲打擊奸商與壟斷行為,對於那些以次充好、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的奸商,帝國的執法機構將依法予以嚴懲,沒收其非法所得並逐出商業領域;對於企圖壟斷市場、操縱物價的商業巨頭,大秦則採取強力手段進行拆分